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例谈古代诗词名句的妙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例谈古代诗词名句的妙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中国古典诗词名言,博大精深,内涵深刻,意存高远,也包含很多哲理。在教学中,如能恰当、巧妙地引用,效果必佳。

关键词:古代诗词名句妙用

中国古代诗词名句,博大精深,内涵深刻,意存高远,也包含很多哲理。在教学中,如能恰当、巧妙地引用,效果将如何呢?前日,我上了一节公开课,课题为《范进中举》,这堂课的学习重点是走进范进,感受封建社会的科举制度。课堂上,我注意了诗词名言的引用,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现以此为例浅说。

一、“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现代社会,有些人靠买彩票一夜暴富,改写命运而在封建社会,人们要想一夜之间由不名一文,摇身一变为身价百倍,实现飞黄腾达的梦想,中的当然不是彩票,而是“中举”。在“学而优则仕”的扯会里,读书是知识分子唯一通达“黄金屋”“干钟粟”“颜如玉”的独木桥!真是“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引用这句名言导-新课,揭开“范进中举”的幕布,很能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

二、“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唐代诗人孟郊两次落第,46岁那年进士及第,仿佛一下子从苦海中超度出来,登上了欢乐的顶峰。他按捺不住内心的狂喜,写下了“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登科后》)的诗句。这登科后的欣喜得意,怎能不令人心动?怎能不让读书人万般羡慕?又怎能不让五十多岁的老童生范进痴心向往?清朝初年,长达千年的科考发展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全社会几乎沉浸在“科考热”中,中举的毒瘤漫及各个阶层,成为不治顽症。难怪范进将自己最宝贵的青春押在了科举这座独木桥上!虽说只是两句诗,可学生透过这两句诗,能初步了解范进一心向功名,如痴如醉,死不改悔的心理。

三、“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封建科举制度诱使读书人一心追求功名利禄,科举就是横在古代读书人面前的一条鸿沟,越过了这道鸿沟,则顷刻风光无限,终生荣华富贵。中举带来的天壤之别着实令人神往,无怪乎有些人要用一生做赌资。“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穷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这几句话写得多么现实呀!人的高贵,只是因为身份、地位、还有权势发生了改变。学生诵读了这样的诗句之后,眼前一定哙出现一个穷困潦倒、懦弱无能而又醉心科举的腐儒形象,范进简直就是“科场的乞丐”。有了这样一个认识做基础,学生对范进这个人物形象的探讨自然就会走向深入,对他神魂颠倒、亦痴亦狂、喜极而疯的理解也就更为深刻,范进发疯的原因也就显山露水了。通过进一步的思考,学生还会发现:在封建社会中,汲汲于名利富贵的,又何止范进一个?热衷功名利禄,人格扭曲变形的比比皆是。在科举制度的压迫下,他们已经失去了读书人最本质最崇高的灵魂。范进只不过是科举制度的一个“殉道者”。封建科举制度毒化的是整个社会!那么,吴敬梓先生借助文字无情鞭挞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戕害的情感也就浮出了水面。至此,学生对科举制度的罪恶的认识,不再停留在抽象的毫无感觉的冷冰冰的文字上,而是有了一个具体的形象的深刻的理解。这个理解,不是老师生搬硬套的说教所能企及的,而是内蕴丰富的古诗名言传达出来的。

四、“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

三十多年的痴心追求,范进终于叩开了功名富贵的大门,社会地位陡然上升,进入了特权阶层,拥有了荣华富贵。正所谓“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中举就意味着做官,做官就有权,有权就可以发财。范进中举后,房子,田产,金钱,奴仆,不招自来。但可悲的是,范进一生的努力,换来的却是僵化的思想,肮脏的举止,泯灭的人格。他的心已经破窝蚀,他不再是一个人,而只是一个“吃人”的工具。诗词名言向我们传递了这样一个信息:在封建社会中,人人争着“攀登”科举的阶梯,一旦爬上去,就不断地中饱私囊,各为己利。整个封建社会制度的腐朽暴露无疑。

以上虽然只是一个案例,却能引发我们诸多的思考。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在课堂上,教师适时适度地引用古诗名言,不仅丰富了我们的教学语言,也是语文教师专业素养的一个体现。诗词名言本身内涵丰富,意蕴深刻,恰到好处地引用能省去我们许多繁琐的讲解,精练我们的教学语言,提高课堂语言的有效性。或许有些只可意会,难以言传的东西,一句诗词,一句名言便能把我们心中涌动的情感传达出来,与读者,与学生形成情感上的共鸣。以引代讲,讲中有引,教师灵动的语言,飞扬的激情,能引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启迪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思考,由此及彼,连环生发。教师的旁征博引,不仅拓展了课堂的广度,学生视野的宽度,还拓展了教学内容的深度。学生在被教师的文学修养深深吸引的同时,也潜移默化地受到了熏染和影响。如果要求我们每个语文教师的教学语言都必须做到准确性、规范陛、生动性、启迪性、情感性、审美性,可能有很大的困难;而每一节课引用三两句名言诗词配合教学内容,并非难事,就像此课。它将或为我们语文课堂的一个特色,一大亮点。

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努力提高语文课堂的文化品位。让我们的课堂像诗一样意境优美,像诗一样情感丰富,像诗一样底蕴深厚。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因诗词名言而“亮”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