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一项特殊的作业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一项特殊的作业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学生对语文课本里的插图很感兴趣,上课时,我经常发现有的同学忙着给插图重新用有色笔勾边,有的同学还在给插图中的人物画胡子或者戴眼镜。当他们察觉到我的出现时,总是警觉又有些不好意思地停了下来。我想起了鲁迅小时候也喜欢描绣像,既然学生对插图兴趣浓厚,那么就让他们好好看看这些插图吧,看看他们能否有新的发现。

于是在学期将近结束的一堂语文课上,我布置了一项特殊的作业,给插图找错误并撰写错误报告。几天后我收到了学生的作业。

错误报告汇编

(1)《芦花荡》一课,从第三段可以看出小船是一只尖尖的小船,而插图中却画成了方方的小船。第三段还写道“老头子只穿一条蓝色的破旧短裤”,而书上却还画了一件汗襟。

(梁嘉怡)

(2)《背影》的插图有三处错误。

第一处:文中写道“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而插图中却多出一条围巾挂在脖子上。

第二处:文中写道“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而插图中却是父亲两手撑着,只有右脚抬起。

第三处:文中写道“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而图中却没有了栅栏。

(王佳宇)

(3)《老王》文中写老王直着脚往里走,插图中的老王脚是弯的。文中写老王拿着一块灰不灰、蓝不蓝的破布,图中老王拿的不是破布。

(胡晓薇)

(4)《观潮》一文,从第三段“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可知,健儿都披散着头发,而插图中上只有一个人披发,其他人头发都是扎着的。

(杨天明)

(5)《桥之美》的插图中桥下没有水,文中写道“桥下多半是急流,人们到此总要驻足欣赏飞瀑流泉……”

(王雨婷)

(6)《桃花源记》的插图中出现了桃花源中的农人。其中在画面中最突出的那位使用单辕犁的农人穿的是读书人穿的长袍,而远处的一位农人却是穿着短衣。两个同样身份的人穿着却不一致。

(倪敬峰)

错误所反映的问题

首先,插图作者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不足。前四条错误根据课文的内容仔细推敲,课本的插图的确出现了偏差。课本应该具有权威性,其中的插图有辅助学生理解文本的作用,所以插图应该为文本服务。插图的绘制者应该尊重文本,在研读文本的基础上根据文本中的相关信息进行创作。这些与文本内容有出入的插图会误导学生认知,不能有效帮助学生理解文本。

其次,对文本涉及的人物身份没有准确的定位,处理随意。对于第六条错误,课堂上,我带领同学们再次仔细观察了画面,这幅画中的人物多为农人,可是有的穿长袍,有的穿短衣。在同一时期、同一地点出现的同一身份的人穿着却如此不同显然是不合理的。于是对历史感兴趣的同学们又和我一起收集了大量资料,查找秦代和晋代服饰的特点,但让我们失望的是《中国古代服饰史》《中国古代服饰研究》等相关资料关注的多是女子或者当时的官员、士大夫、战士的衣着,而对农民的衣着研究甚少,虽然我们并没有在书中找到秦代、晋代农人具体的服饰图片,但我们发现不同阶层、不同地位的人穿着是不同的,人们在不同场合的穿着也是不同的。我们认为这里耕地的农人考虑到劳动的需要还是都穿短衣比较合理。而这些问题插图作者显然也是没有考虑和顾及到的,于是插图中出现了一位穿着长袍赤着脚的农人在桃花源里耕地的可笑错误。

最后,学生审美能力的欠缺。对于第五条错误,同学们认为王雨婷的意见是不正确的。因为桥下的空白在绘画中是一种技法,叫做留白。桥下虽然没有直接画水,却给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这正是这幅插图的妙处。可见有些同学不理解这幅插图的表现手法,从而误解了绘图者的意思。这反映了一些学生审美能力的欠缺,艺术鉴赏能力还要提升。

给插图找错误在语文教学中的意义

一、 引导学生对照插图对课文内容进行进一步的研读

插图设计的目的之一就是促使学生能对照插图更好地理解文本。由于作业的任务明确指向找出插图和文本内容不相符合的地方,学生自然要在课本中广泛浏览,筛选出有效的信息,找出“可疑”的篇目。然后对相关的文本反复研读,对与插图有关的内容仔细推敲,带着鸡蛋里挑骨头的心理审视文本和插图。这一过程促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运用了泛读、速读、浏览、精读、研读等阅读方法熟悉了文本,锻炼了他们筛选信息、理解词义、品味语言等多方面的阅读能力以及分析、比较、鉴别等思维能力。比如胡晓薇同学提出,《老王》一课文中写老王拿着一块灰不灰、蓝不蓝的破布,图中老王拿的不是破布。胡晓薇同学在作业中写道:“我查了《现代汉语词典》,词典中‘破布’的‘破’字有两种解释,一是完整的东西受到损伤变得不完整;二是讥讽东西或人不好(含厌恶意)。课文中,老王在临终前拿着一块灰不灰、蓝不蓝的破布包裹着鸡蛋来看望杨绛,杨绛是怀着无比的愧疚之情写这件事的,所以不能把‘破’理解为讽刺东西的不好,应该理解为这块布已经破损了,不完整了,这才更符合文意。”通过对“破”字在语境中语义的推敲,这位学生提出在《老王》这一个课的插图中,老王手上拿的布是完整的不符合文意。这个过程就有效地锻炼了学生在语境中理解词义的能力。而王佳宇同学提出,《背影》一文中写道“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而插图中却是父亲两手撑着,只有右脚抬起。在同学们看来插图中的月台有些矮了,且插图只表现了一个父亲抬起右脚的瞬间,没有注意表现双腿吃力向上缩的瞬间。这又促使学生品味了“攀”和“缩”这两个动词的妙处。“攀”是因为月台高,表现父亲过月台时的吃力,“缩”也同样表现了父亲已经老了,过月台很费力。通过给插图找错误,学生品味语言的能力在无形中得到了锻炼。二、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审美力

插图所表现的画面是静态的,对于一个连续的过程,以及画面之外的内容,要靠学生的联想、想象来补充。教材的每幅插图都有想象的空间,读者应充分利用具体的视觉形象,图文结合,展开想象。文中写了而插图没有画的内容,要在看图的过程中想象,补充画面,从而加深对文字的理解与感受,拓展想象力。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教育在培养和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同时,……培养创新精神,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可见,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是语文教学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王雨婷同学指出《桥之美》的插图中桥下没有水,而文中写“桥下多半是急流,人们到此总要驻足欣赏飞瀑流泉……”这位同学在读图过程中没有发挥想象,看到什么就是什么,同时又缺乏一定的审美能力和艺术鉴赏知识,才会犯这样的错误,而对错误的修正过程无疑提升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审美力。

三、 引导学生查找相关资料,将课内延伸到课外

当学生在读图中遇到疑难需要解决的时候,当他们为了支撑自己的观点说服对方的时候,他们必须占有更多的资料。只要一翻开资料,研究就从这里开始了。比如倪敬峰同学为了弄清楚秦汉、魏晋时期农具、服饰的不同查阅了大量的资料。这个过程本身就是源于课本的课外阅读,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收集、检索、加工利用信息的能力、筛选信息的能力、理解能力、比较分析的思维能力等多方面的能力都能到了提升,更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提升了学生对于这个问题的认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四、 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和探究意识

古人云:“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学生在学习书本知识的过程中不应该只是一个单纯而被动的接受者。面对书本上前人得出的种种结论和见解,学生如果全盘接受就成了人云亦云的应声虫。知识只有经过思考和判断才是有生命的。教科书是权威,但只是相对的权威,因为人都会犯错误,权威也不例外。如果因为是权威就不敢质疑,那就使学生失去了求真的勇气。指出插图中的错误,就是提倡学生不畏权威,大胆质疑。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一标准对新时期中学语文教学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知识有时很有必要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研究、体验、经验、经历,感受知识的形成与发展。在这一探究过程中,学生获得的就不仅仅是知识。因为探究知识意味着每个学生都是知识学习的主角,都可能形成独到的思维,提出新颖的见解。质疑与探究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逻辑思维能力,并在解决问题时领悟成功的艰难和喜悦。

当学生拿着自己找到的关于教科书中插图错误的报告时,那种喜悦感是难以言说的,因为他们挑战了“权威”,享受了读图、研读文本、查找错误,查找资料、论证自己观点的过程。当然他们的观点并不一定都是对的,但是他们履践了这个过程,获得了最有意义的质疑与探究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