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临床观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临床观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中图分类号:R74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816X(2007)02-0125-02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ertebrobasilar insufficiency,VBI)指椎基底动脉系统因各种原因引起的形态与机能的异常,产生相应的灌流区供血的不足,引起可逆性神经功能障碍,出现眩晕、复视、共济失调、交叉偏瘫等症候群[1],本文介绍使用依达拉奉(edaravone,MCI-186江苏先声药业生产)注射液及血栓通注射液治疗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的患者,观察临床疗效及头颅TCD的变化,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择2005年1月至2006年7月在我院急诊中符合VBI诊断标准的患者62例,并随机分成治疗组、对照组,其中治疗组32例,女21例,男11例,平均年龄51.8±3.2岁;对照组30例,女21例,男9例,平均年龄52.1±3.1岁,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临床症状、体征、伴随疾病及治疗前后血常规、血生化检查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诊断标准:所有入选者均符合1989年WHO的诊断标准[2],入选者至少包括眩晕和其它两项临床症状:①眩晕为旋转感或视物晃动感或不稳感,多因头位和改变而诱发;②眩晕为阵发性,间歇期有头晕,24小时内不缓解;③眩晕至少伴有一种椎基底动脉缺血发作的其它症状,即枕叶、脑干、小脑的损害症状,如视力或视野障碍、复视、一侧性耳鸣和耳聋、构音、吞咽障碍、一侧或双侧共济失调、肢体麻木无力、摔倒、昏厥等;④TCD提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⑤头颅CT或MRI排除椎基底动脉供血区新的梗死或出血灶;⑥病因明确如:颈椎病、颈椎外伤、脑动脉硬化、糖尿病、心脏病、低血压等;⑦排除眼、耳、颅内其它疾病所致的眩晕。

1.3治疗方法:对照组予常规治疗方案,胞二磷胆碱500mg+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血栓通注射液300mg+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每日一次;治疗组予依达拉奉30mg+生理盐水50ml微泵静脉推注,血栓通注射液300mg+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每日一次,各组都连续用药7天。

1.4疗效标准:根据眩晕缓解程度疗效分为:痊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能正常生活、工作;显效:阵发性眩晕,恶心呕吐及其它神经系统症状、体征消失,但时有不同程度的头晕,正常生活、工作基本不受影响;有效:眩晕等临床症状明显减少,但未完全消失,生活、工作部分受影响;无效:症状无改善或加重。

1.5指标检测:所有患者用药前、用药后均进行头颅TCD检查[3]。使用Rimed公司生产的INTRA―VIEW型经头颅多普勒仪,经颞窗和枕窗分别探测基底动脉(BA)、椎动脉(VA)。左右两侧分别测量、记录其收缩峰血流速度(vp)、平均血流速度(VIn)。

1.6统计方法:数据资料用SPSSl0.0统计软件包,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用t检验,进行方差分析,P

2 结果

2.1两组临床疗效:见表1。

3 讨论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主要表现为眩晕,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运动障碍,严重者甚至发生摔倒,昏厥,大大危害人类健康,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剧,本病的发病率逐年提高,为急诊及院前急救常见多发病。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系一临床综合征,最常见的病因为椎基底动脉供血区缺血,脑血流量减低,脑组织发生急性缺血后,通过一系列病理生理机制损伤神经细胞[4],主要由于NO合成酶被激活,从而产生大量自由基,同时缺血后再灌注,使黄嘌呤氧化形成增多,从而产生大量超氧阴离子,并进一步生成大量的自由基。依达拉奉是新型自由基清除剂,可抑制脂质过氧化,抑制脑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神经细胞氧化损伤[5]。本文观察到,两组治疗方法虽然均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有效,但依达拉奉治疗组在总有效率、症状缓解速度及头颅TED血流变化上均优于对照组,提示依达拉奉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疗效肯定,值得推广。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