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运用脊柱手法治疗颈性眩晕15例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运用脊柱手法治疗颈性眩晕15例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黑龙江省大庆市南区第一职工医院(163414)

关键词眩晕,颈性手法治疗脊柱整复

眩晕症在临床上常见,多见于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成因较复杂,许多眩晕是由于颈椎病变引起,药物治疗效果不明显,应用脊柱手法在颈椎部位治疗,疗效较满意,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15例病例,其中男性10例,女性5例;年龄50~65岁之间,病程1~10年。15例病例均有头晕头痛,眼花,耳鸣,有时会有复视,记忆力减退或神经衰弱症状,特别是有发作性头晕伴恶心、呕吐,休息数小时或数日可恢复;多数患者有转头的因素,偶一转头引起发作,伴有颈部酸胀不适、板滞感。X线颈椎片上看到钩椎关节增生,颈2、3棘突多有旋转,张口位片上可见两侧侧块不对称。

2治疗方法

患者取坐位,嘱患者微屈颈以放松颈部后伸肌群,以上颈段为主;术者站于其身后,一手托住患者下颌,另一手拇指定位在第二颈椎棘突与横突之间结节状物上,嘱患者头前倾,先在患者颈部无抵抗状态下缓慢引导其向患侧旋转至紧张限制位;然后可轻轻活动其颈部,乘患者思想不备,突发有控制地作一快速、短促的加力推扳动作,加大颈椎运动幅度3°~5°,随即迅速将颈部放松,恢复中高位。若加力推扳后,患者颈部症状与体征有显著的改善,即是手法成功的标志。

3治疗结果

15例病例,其中8例病人1次治疗后眩晕症状消失,其余7例病人经过5~10次的治疗均明显改善,随访1年,8例病人中4例复发。

4典型病例

刘某,男,57岁。就诊日期1997年4月15日。因反复发作眩晕1年多,加重3天,前来就诊;发作时天旋地转,恶心,呕吐,耳鸣,转头时明显加重,多方治疗疗效不明显,查体:颈两侧肌张力明显增高,左颈2棘突旁压痛(+)。X线示:颈椎生理曲度变直,颈3、4钩突关节变尖,张口位示:齿状突向左偏移。诊断:颈椎病(椎动脉型)。运用脊柱推拿手法治疗,1次后眩晕症状消失,前后共治疗10次,症状完全消失,随诊1年,无复发。

5体会

椎动脉自锁骨下动脉分出进入第六颈椎横突孔,此为第一段;沿椎体旁穿过第六椎的横突孔到第一颈椎横突孔此为第二段;向上穿出入颅前为第三段。此三段出孔后向后弯,绕颈,侧块和后弓上方切迹而进入枕大孔,再左右连合起来成基底动脉。颈椎退行性变后,颈长度缩短,则椎动脉相对增长,动脉硬化收缩力减弱,又使椎动脉相对变长,相对增长的椎动脉在颈后仰等下容易受曲,或受邻近骨赘压迫,引起症状,如眩晕,耳鸣,眼花,恶心,呕吐等等;呈间歇发作性,尤其头转向健侧时,症状容易发作,第二段椎动脉在椎旁行走,受横突孔限制,当椎间盘变性狭窄时,钩椎关节向外突出,刺激、压迫椎动脉,使椎动脉产生扭曲、痉挛或受压,使血液不足,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出现颅脑缺血的各种症状,正常情况下,头旋转时寰枢椎间移动较大,挤压椎动脉,颈性眩晕病因多为寰枢关节移位,挤压椎动脉引起,及钩突关节向外突出刺激压迫椎动脉引起。运用脊柱推拿手法可整复寰枢关节的移位,改善椎动脉的挤压,放松手法,可促进颈部的血液循环,可改善钩突关节向外突出刺激椎动脉,从而减轻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