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信息技术文化视野下的信息技术课程内容改革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信息技术文化视野下的信息技术课程内容改革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通过对信息文化和信息技术文化概念的区别,明确了信息技术课程中文化内化目标的内涵和定位。为促进信息技术文化的内化,基于对信息技术文化结构的认识,提出“四元”课程内容框架,并依据此框架对信息技术课程内容进行选择和组织。

关键词 信息技术课程;文化内化;技术文化;课程内容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3)24-0084-03

1 引言

从“技术工具”到“技术文化”,依据对信息技术本身不同的价值取向,信息技术课程目标由“工具论”进化为“文化论”。“工具论”兴于信息技术盛行之初,侧重于信息技术的工具性和目的性,是信息技术课程发展的第一阶段。“文化论”产生于信息技术开始改变人类社会的生存方式和思维方式之后,是信息技术课程发展的第二阶段。人们对信息技术本身的观念逐渐也由技术工具论转向技术生存论[1]。从工具视野到文化视野,信息技术教育需要对自身的目标、内容、实现手段等方面不断进行探索和调整。

2 信息技术文化视野下的信息技术教育目标

2.1 信息文化和信息技术文化

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和渗透的过程中,人们逐渐认识到信息技术并非工具那样简单。于是,研究者从不同的领域出发,深入探析。1991年,美国的Heather E.Bellows在其博士论文中首先使用了“信息文化”的概念,用以指称信息社会的文化形态。之后,“信息文化”逐渐成为信息社会研究的问题之一。在信息产业迅猛发展的推动下,信息文化研究不断深入和扩展。虽然信息文化研究逐渐形成体系,视角更加全面、深入,但是总体来说对信息文化的定义是从宏观角度出发,将信息文化视为文化在信息社会独有的形态[2],与农业文化和工业文化的概念相并列。信息文化关注社会,主要从社会的角度对文化进行研究,试图揭示社会信息化的发展历程以及信息化社会的发展规律与趋势。信息文化涵盖的范围更加广泛,包括人类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

信息技术文化的概念源于技术文化。技术文化是技术哲学领域从文化的角度对技术进行的分析和思考,通过分析技术和文化的关系来考证技术,着重强调技术在文化形成中的决定性作用。一种技术,当它在社会中普遍得到认可和运用,并且这种运用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行为方式,就会衍生为一种文化[3]。当前,信息技术渗透到人们的生产生活中,影响了人类的生存方式、思维方式,可以说已经形成一种全新的技术文化。

2.2 信息技术文化目标定位

信息技术文化源于技术文化,信息文化是文化在信息时代的表现形态。两者的研究主体都是文化,所以它们有主体文化所具有的一般结构和特征。但是二者的目的却不同,信息文化是通过对文化的研究达到对社会现象的解释和社会发展的理解,技术文化则是通过对技术的直接分析或联系文化的某些方面来解释技术的文化功能。信息文化要比信息技术文化所涵盖的“域”更加广泛。信息技术教育的目标定位也必须对这两种文化进行区别,不能过于拔高和泛化。信息技术教育必须围绕信息技术本身,而不能泛化为社会学。所以,信息技术教育中的文化目标定位应该是信息技术文化,而不是信息文化。

信息技术文化定义源于技术哲学中的技术文化。技术哲学视域中的技术文化是为了揭示技术的文化功能,而不能片面理解为技术环境中的文化形态,是过程而不是结果。李艺教授认为:“信息技术教育的目的,外在表现上,要使学生掌握信息技术,认识和把握信息技术文化;内在意义上,要使信息技术文化内化为学生的自然意识和自然需求。”[4]所以,信息技术教育中的技术文化内化目标不仅仅是使学习者接受现有技术环境中成形的文化,而且要了解信息技术对文化形成的作用和规律,更重要的是培养学习者在不断变化的技术文化环境中的适应性和自我发展的能力。

3 促进文化内化的信息技术课程内容改革

利用信息技术教育促进信息技术文化内化,需要教育系统各个影响因素的共同作用。课程内容是教育目的最直接体现,也是有效实现教学目标的最直接手段,所以课程内容的改革是课程改革的第一步。

当前的信息技术教材中,大多仍以工具操作为主要内容,即使包含信息技术文化内容,添加和组织也是生硬的,与技术操作缺乏内在的联系和统一。内容的生硬拼接限制了信息素养培养目标的有效实现,徒增信息技术教师的压力和疑惑。在“文化内化”价值取向的教学目标导引下,教学内容应得到相应的扩展。在此,基于信息技术文化的三元结构和技术与文化相互作用过程,提出“四元”课程内容框架,如图1所示。

3.1 教学内容的选择

信息技术文化源于技术文化,技术文化可以分为3个层次:器物层、制度层、观念层。三个层次由外至内,相互统一,相互影响。基于信息技术文化的结构,器物层是指物质化的技术设备。当前信息技术中的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移动通信、人工智能等技术属于信息技术文化的器物层,是信息技术文化的显性表现。技术器物的了解、认识和基本操作应该是信息技术课程内容必不可少的基础。信息技术中新技术的出现也要及时纳入信息技术课程内容中。

信息技术文化中的制度层是指技术实践中形成的制度、规范和方法等,是为了保证技术有效发挥其效应,而形成的对人与技术、人与人之间行为方式的规定。这些规定包括对技术操作、信息、信息传播、信息获得与使用等的具体规范和方法,是有效使用信息技术的知识基础。所以,信息技术教育课程内容不能缺少此项。

观念层是信息技术文化的最内层,包含了达到社会共识的技术精神、价值观念、道德标准、思维习惯、意识需求等。信息技术文化体现出许多全新的、有价值的文化特征,如理性、公平、高效、批判、创新、探索、自主、协作等。同时,信息技术的虚拟性也衍生出许多道德问题。信息技术文化观念和意识对技术和社会发展有着更加决定性的力量。信息技术文化观念的内化促进学习者了解信息社会发展规律,掌握信息技术方法,顺应社会变革,实现自我成长和实现。所以,将信息技术文化观念纳入教学内容也至关重要。

信息技术对文化形成作用是一个慢慢积淀的过程。信息技术对文化产生变革力往往以某种具有颠覆性力量的技术实体的产生为开端。技术对文化的影响也是两者相互作用的过程,制度、文化对于技术的发展和创新也有选择和制约的作用。这种相互作用的过程和规律是信息技术文化的内涵之一,也是技术发明和创新必须考虑的影响因素之一。所以,这一过程也应该在信息技术课程内容中体现出来。

3.2 教学内容的组织

信息技术课程内容组织是目标实现的关键,也是信息技术课程实施讨论最多的问题。当前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内容的组织形式主要有以知识点和活动任务为线索两种形式。钟柏昌、李艺提出以“工作”为主线的课程内容组织思路。朱宁波构建了由生活逻辑、心理逻辑和学科逻辑构成的多元逻辑体系[5]。本文提出的课程内容组织方式将“四元”内容框架作为学科逻辑,此“四元”内容框架也是各阶段信息技术课程内容组织的线索。在内容组织过程中,能够揭示信息技术文化内涵和形成过程的技术工具作为内容载体,以技术功能和操作为主,解决是什么、怎么做的问题。制度层则是技术知识的体现,包括相应技术使用的社会规范和不同情境中的有效方法。观念层反应了信息技术的本质,是技术思想、技术价值的体现,也是人与技术关系的体现,能够使学习者合理处理人与技术的关系,有效适应技术变革。信息技术与文化的作用过程能够将这三者统合,技术器物、技术制度、技术观念形成的背景和条件能够充分揭示信息技术的本质。同时,内容组织以符合学习者心理逻辑为第一原则,充分贴近学习者生活经验,以期在宏观上形成对信息技术课程的整体把握,充分体现信息技术的技术和文化内涵,全面提高学习者信息素养和能力。

学习者心理发展状态和认知水平、信息技术文化结构抽象性、信息技术文化结构中的每一个层次所包含内容的难易度和复杂性都存在差异。这些差异性决定了不同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程不可能全面包含“四元”内容框架下的所有内容,也不适宜将所有内容按照单一顺序呈现。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的心理发展状态以动作思维和形象思维为主。由于制度和观念层具有较高的抽象性,所以此阶段的教学内容以计算机基本操作为主,同时高新技术体验必不可少,如虚拟技术、人工智能、机器人等。内容呈现适宜采用直线式,循序渐进。学习方式应该以动手操作和亲身体验为主,以了解、熟悉和兴趣激发为目标。在技术体验过程中,使用规范作为信息社会制度形成的外在表现,也应结合学习者的生活经验和心理水平进行组织整合,如网络各种账号的申请和注册过程等。

小学高年级和初中阶段,学习者抽象思维能力进一步发展,但是思维中的具象成分还会起到重要作用,创造性和批判性日益明显,探索性和求知欲最强。此阶段学习者在生活中会有较多的信息技术应用实践,是学习者思维和行为塑造的关键期。“四元”内容框架器物层的教学内容应以生活、学习常用技术手段为主,如网络、多媒体等。尤其重要的是学习者对网络的认识和应用。当前,网络不仅仅是一种技术,更是一种社会现象,包含着伦理、立法、文化等多个方面,是信息技术文化最集中的体现。

进入高中阶段,学习者心智和思维更加成熟,与社会有更多的交互行为,也即将展开他们的专业化学习过程。技术器物层中的基本软件应用已经没有必要再重复出现,而应该选择具有更高抽象性和专业化的技术内容,如媒体技术、网络技术、人工智能、软件工程等,适宜采用专题式呈现。每一技术专题涉及道德制度规范应该更加系统化。同时,技术观念的形成过程要比技术观念本身更加重要,技术文化发展过程和技术文化现象的呈现能够引导学习者独立思考和发现,比单纯灌输观念更加有效。

信息技术文化观念意识的形成过程是人类在长期的实践中积淀而成的。依据学科逻辑、生活逻辑和心理逻辑有效组织的学科内容体系,是人类信息技术实践过程的重新组织和再现。学习者对这一内容体系的学习实践过程也就是价值观念、群体心理的形成过程。

4 结语

信息技术教育的最终极目标是培养适应信息社会发展要求的人才,并非培养专业化的信息技术人才。信息技术教育中的文化内化对于信息化的人才培养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信息技术文化内化有效性的实现需从信息技术课程的内容、实施、评价等各个环节进行改革和完善。课程内容只是其中一个基础性的环节,本文所提出的只是内容改革的大体框架,具体内容的分析、选择、组织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实践。

参考文献

[1]陈维维.信息技术文化及其内化[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0(Z1):7-8.

[2]董焱.深化对信息社会主流文化的研究---信息文化和信息文化学初探[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1(4):3-7.

[3]沈阳.论信息技术文化[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1).

[4]李艺,殷雅竹.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文化内化问题[J].中国电化教育,2002(5).

[5]朱宁波,齐冰.学科课程内容组织的逻辑体系及其处理原则探析[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61-63.

[6]林众.对信息技术教材编写的思考[J].中国电化教育,2008(8):82-84.

[7]樊旭,刘刚,杨志刚.技术文化观中的中国教育技术发展研究[C]//第八届教育技术国际论坛论文集,2009.

[8]钟柏昌,李艺.信息技术课程内容组织的三层架构[J].电化教育研究,2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