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刺结合推拿治疗儿童抽动症伴环枢关节半脱位32例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刺结合推拿治疗儿童抽动症伴环枢关节半脱位32例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儿童抽动症主要特点是经常出现日间不自主、难自控的快速抽动表现和不协调动作,常有瞬目,作怪相,摇头,缩颈,耸肩;上下肢局限性抽动。重者还有发声抽动,如犬吠声,出气声,清嗓声,秽语等。环枢关节半脱位是枢椎齿状突与环椎两侧块结构出现异常的一种疾病。典型的临床表现为突发性斜颈,颈部疼痛和僵直,枕大神经痛,向枕部、耳部放射,颈部活动受限等。虽然目前尚无权威资料显示二者之间存在联系,但在临床治疗中,发现约有70%的抽动症患儿伴有环枢关节半脱位。2009年1月~2011年3月使用针刺与推拿相结合的方法治疗此类患儿,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本组患儿32例,男28例,女4例;年龄4~13岁,平均6.8岁;病程5个月~6年。就诊时的主要症状:头部晃动伴眨眼、扭嘴的25例,伴上肢抽动、躯干扭动7例。其中颈部反复出现突然扭动6例,喉部偶发“鸟叫”声3例。全部患儿均无明显外伤史,就诊时均行脑电图检查排除癫痫发作,并排除中枢神经系统器质性病变,每位患儿在症状诊断后,查儿童Conners多动指数量表,排除儿童多动症;查儿童行为量表,排除儿童情绪障碍,儿童品行障碍,儿童多动障碍。均行颈椎开口位片检查,确诊环枢关节半脱位。

治疗方法:①针刺:穴取风池、风府、天柱、百劳、印堂、合谷、太冲,均为双侧,大椎、百会、印堂。眨眼症状重加太阳,耸鼻症状重加迎香。操作:患儿取侧卧位,尽量暴露后颈部。穴位皮肤常规消毒,选直径0.25mm,长度25mm不锈钢针,快速进针,得气后留针30分钟。其中百会、印堂、迎香斜刺,其余穴位直刺。合谷、太冲用泻法,余穴均施平补平泻手法。②推拿:用揉法、滚法、弹拨等放松颈肩部肌肉,然后根据环椎和枢椎偏移情况,用旋转复位法进行定点复位[1]。一般每周复位1~2次。每次治疗均先推拿,后针刺。每周5次,10次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1周,连续治疗2疗程,3个月后观察疗效。

疗效判断标准:①治愈:临床症状消失,日常生活和学习正常,随访3个月未复发,复查开口位片结果正常。②显效:临床症状大部分消失,部分症状表现轻微,日常生活及学习不受影响。③好转:临床症状部分消失或减轻,发作频率减少。④无效:临床症状改善不明显或者治疗前后无变化。

结 果

32例患儿中,治愈15例(46.9%);显效14例(43.8%);好转2例(6.2%);无效1例(3.1%),总有效率96.9%。

例1:患者,男,8岁,2010年9月就诊。主诉:头部不自主快速抽动2年余。病史:2年前无诱因出现头部不自主抽动,逐渐加重,睡眠时消失。1年前出现频繁眨眼,扭鼻,喉间偶发“鸟叫”声,不能正常上课。触诊发现左侧后颈部肌肉紧张、饱满。查脑电图无异常,颈椎开口位片提示环枢关节半脱位,并行检查排除多动症、儿童情绪障碍等疾病。经上法治疗1疗程后,抽动症状明显减少,能正常上课,2疗程后症状消失,复查颈椎开口位片,结果提示正常。停止治疗3个月后回访,未出现抽动症状。

讨 论

抽动症的病因尚不明确,可能是由于遗传因素、神经生化因素及环境因素所致。有学者认为抽动症与颈椎功能不良有关[2]。中医学认为“诸风掉眩,皆属于肝”,小儿的生理特点“肝常有余”,因此,小儿容易肝风内动,出现抽动症状。风池穴是少阳与阳维脉交会之处,善治一切风疾,毫针刺之以镇静安神,祛风通络。百会穴位于巅顶,又名三阳五会,为清阳之会,足厥阴汇聚之地,与风池相配,增强熄风安神醒脑之效。因“肝常有余”,故取合谷、太冲以开四关,针用泻法能调和气血、熄风安神。印堂可镇静安神,同时又能治疗眼部及鼻部疾病。“督脉起于下极之输,并于脊里,上至风府,上巅,循额,至鼻柱”,因此,针刺风府穴熄风醒脑,开窍醒神。大椎同为督脉穴,与百劳、天柱穴相配可治疗颈椎疾病。以上所取穴位,标本兼治,共奏息风止痉之功效。同时,所取穴位以颈部穴位为主,从颈部解剖来说,当环枢关节出现半脱位,会引起颈部软组织功能障碍,有可能影响椎动脉及颈丛神经功能,导致抽动症状出现。通过针刺和推拿治疗,可促进软组织功能恢复以及环枢关节的复位,从而达到治疗抽动症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姚乃捷,许巧玲,赵晓.旋转复位法治疗环枢关节紊乱症的临床研究[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30(2):54-55.

2 龚树辉,李忠权,张国平,等.儿童颈椎功能不良与儿童异动征[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3,18(9):555-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