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亟需拯救的白岩古驿站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亟需拯救的白岩古驿站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百来户人家,团聚在山崖下,都是石墙青瓦,木楼房屋,掩映在一片稀疏的古树丛中。在贵州,还有多少像白岩村这样被淹没在历史烟尘中的古老村落……

许多年来我把自己放逐于故乡的自然山水间,常常总能有意外的发现。这次暑期的黄平之行也一样。我先是按照当地朋友的指点,去了几处他们自己认为是神奇所在的风光宝地。比如野洞河、飞云崖、太平洞、重安十里古峡之类。

我不能说这些地方不美,只是感到似乎还是有所欠缺。虽然也说不清到底欠缺什么,但我明白自己的心性是不会太在意那些纯粹的所谓风景的,不过太过人文化和旅游化的地方我也很厌倦。

说不清我到底喜欢什么,但对于诸多的历史旧迹,我是有浓厚兴趣的。比如湘西的苗长城,黔东南镇远的古城墙之类,或者烟火重新兴旺起来的凤凰和青岩古镇之类,都是值得我流连忘返的,倘若再有一些差不多已经被历史彻底遗忘的古镇或小村侥幸被我看见,那就使我感觉意外和幸运了。

这一次在黄平,我就意外地发现了一处古驿站,叫白岩寨,在黄平的上塘乡附近。事先没有人给我介绍这个村,事后也没有在黄平的任何文字资料上看到有半点对这个村的记载和说明。我先是被乡里的干部带到一处古驿道遗址参观,沿着驿道到达一座古桥,叫翁湄桥,是旧时黄平通往平越(今福泉)上贵阳的必经之道。然后我问:“那么,还有古驿站遗址吧?”他们说:“有。”于是他们把我带到了那个叫白岩村的古老驿站。

从翁湄桥出发,汽车行走不到20分钟,我们就看到一块巨大的白岩石下有一个小小的村子,百来户人家,团聚在山崖下,都是石墙青瓦,木楼房屋,掩映在二片稀疏的古树丛中。村前一条小河,清澈见底。河岸两面是绵延的稻田,在明亮的阳光照射下,稻秧青翠欲滴……不用说,这样的一处古村落的景致,是足以叫所有的外乡人陶醉的。

走进寨子深处,只见村内道路纵横交错,小巷幽深曲折,犹如走进一个八卦阵。白岩村的曾支书说,这村子以前共有三层城墙,现在看不到完整的城墙了,但可以看到城墙的墙根。果然,在他的指引下,我们找到了全部三层城墙的墙基。

村内人家建筑均为四合院结构,每个院子都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说实话,此地虽然是苗汉杂居,但在黔东南范围内,我还是很少看到那么完整的四合院结构的房子――苗民的建筑向来是习惯于一种开放式的空间结构的,一般都选择吊脚木楼,相邻而居,就即便是当地的汉族居民,因为受环境影响,多半也是选择的开放式房屋结构。

“寨子有多少人?”我问。

“这个寨子叫白岩大寨,有145户,548人,苗汉杂居,人口各一半。”年轻的王燕副乡长说。

当我们来到村中一个老宅前,看到其大门口立有两座巨大的石头。石头中凿有两个大方孔,我问这是干什么用的?他们都说不知道,并说许多专家来看过,都说不知道是干什么用的――这时候,我感觉历史离我们真的太遥远了。

我们参观了十余户人家,均为深宅大院,其中大多数都还保存完整,只有少数几家已经开始修建起了新的砖瓦房,我很痛心地对他们说,你们知道吗?你们这些房子都是金子做的呀,你们在砸自己的金饭碗啊!

王燕副乡长说,不是他们不想保护,而是没钱保护,维修这些房屋是很需要资金的,但上面不重视,也没有人来呼吁,所以只能顺其自然了。

我们最后来到河边,参观一条完整的花街石板路,村支书说,这就是当年的古驿道。夕阳照在光洁的路面上,金光闪闪,耀眼明亮。我心想,这或许是历史最后的回光返照?但我不知道,在贵州,还有多少像白岩村这样被淹没在历史烟尘中的古老村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