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我所见到的一位小提琴大师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我所见到的一位小提琴大师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那是在1969年。我是原林建二师二团二营九连的军垦战士。这一年,团里搞文艺调演,所有基层的文艺宣传队都到团部集中,我所在的二营宣传队就住在团部招待所那几排简陋的平房里。

一天,我们正在院子里排练,忽然听到对面团机关宿舍里传来悠扬的小提琴声,是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的插曲。琴声流畅、纯正,似收音机里传出的,又像一个人拉的……在这偏僻的山区,谁能演奏出这样动听的乐曲呢?怀着好奇,我们循声来到了那间简陋的办公兼卧室的小屋内。

拉琴者是一位三十多岁的男子,上海人,身材瘦高,衣着简朴,举止优雅,神态谦和。他的小提琴显得有些破旧,漆面已经剥落,琴弓的马尾也有些稀疏,而琴声还是那样饱满清晰。啊,这就是老夏,早就听说这位闻名全师乃至全兵团的小提琴大师,五十年代中期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和大名鼎鼎的小提琴家俞丽拿,作曲家陈钢、何占豪是校友。他原是新疆军政文工团首席小提琴手,不知什么原因来到了这山大沟深的林建二师……

寒暄过后,我们请老夏拉琴。他先拉了一首《天大地大不如党的恩情大》,这是那年邢台地震后在全国广泛传唱的革命歌曲,旋律很简单,而老夏却拉得荡气回肠。双音、和弦、拨奏、变奏,忽而抒情如歌,忽而疾如风雨,一首简单的歌曲被演奏得华丽多彩,美妙绝伦。显然,这是他自己创编的,把能用的小提琴演奏技巧都用上了。我们听不够,点了一首又一首,《新春乐》《新疆之春》《梦幻曲》《流浪者之歌》……优美的旋律流入我们的心田,仿佛灌注了一点灵犀,使我们感受到那不大的音量是那样的辉煌,那简陋宁静的小屋骤然充满了高贵的气氛。

“夏老师,给我们拉一下《梁祝》吧!”我们不约而同地提出了这样的请求。“这个……不好拉的……”老夏犹豫着,想拉而又拒绝着。是啊,那时《梁祝》被蛮横地定为“封资修的大毒草”,在报刊上被批得一无是处,像老夏这样的知识分子,饱经了政治风雨,很可能会因为演奏“禁曲”而招来横祸,心有余悸也是难免的。而我们知青却不在乎这些,《梁祝》的旋律实在是太美了,我们都喜欢这首乐曲,尤其是那段小提琴独奏,凄美、柔婉,令我们陶醉不已。

在我们执拗而诚恳的要求下,老夏终于答应演奏了。他站起身来,重新校对了琴弦,调整了琴弓的松紧,像所有的音乐大师在舞台上一样,神情庄重地演奏起来。

没有长笛、双簧管、竖琴这些豪华的乐器伴奏,仅凭一把破旧的小提琴,夏老师给我们演绎着那动人的爱情故事。小提琴从A弦开始“述说”,四个乐句构成一个完整的乐段,就是那堪称经典的爱情主题;接着,又在G弦和D弦上重复这个乐段,形成音色的对比,或者说是梁祝之间亲切的“对答”。他们是那样的情投意合,那样的缠绵温婉。草桥结拜,同窗共读,游玩嬉戏,楼台相会,英台抗婚……随着乐曲的发展,小提琴时而柔情似水,时而活泼跳跃,时而悲愤激昂,时而呜咽嘶鸣……娴熟的演奏技巧,不同形象的对比冲突,同一主题的发展变化不断冲击我们的视觉和听觉,拓展我们的思维空间和情感空间,使这个家喻户晓的传奇故事以无比强烈的震撼在心中重现。

乐曲终止了,颤动的音符融入静谧之中。我们泪流满面,如同经受一次心灵的洗礼。老夏也很激动,讲了很多拉琴的体会。他告诉我们,他之所以能够保持较高的演奏水平,是和他从未放弃自己的专业分不开的。无论在什么样的艰苦环境下,再忙再累他每天也要保证两个小时的练琴时间。他的乐观、坚韧,他那特有的艺术家的气质,深深地感染着在场的每一个人。

那是我迄今为止听到的最美妙的音乐,或者说是第一次这样近距离地听一位大师级的小提琴家演奏《梁祝》。二十年后,我在电视里曾多次看过俞丽拿、西崎崇子、盛中国、吕思清等中外名家演奏《梁祝》的情景,我以为,比起他们来,夏老师的演奏一点也不逊色。在那个知识贬值、读书无用、妍媸莫辨的荒谬年代里,这样的演奏真可谓是“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它给予我精神的慰藉和心灵的启迪是难以用语言描述的。从夏老师身上我看到,一个受过良好高等教育的人,他的精神世界是多么丰富多彩,他的人格魅力是多么鲜明突出,他所学的专长是多么精湛深邃。他那时其实并不得志,可以说是怀才不遇,但他没有丝毫沮丧和颓唐,始终如一地钟爱着自己所从事的事业,不向环境和命运低头,保持一个艺术家的清醒、自信和自尊。从那以后,我真正懂得了艺术的魅力、人格的魅力和专业技术的魅力,极大地提升了精神文化的品位。一有时间我就拼命看书学习,充实自己,当然,也包括练琴。几年以后,我以一个初中生的学历,凭着自学的一点“成效”,被抽调到某大型企业中学当音乐教师,并且进一步获得进修学习的机会,从而最终改变了自身的命运。应该说,这都和在夏老师的小屋内聆听音乐后所产生的精神动力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如今,夏老师如果还健在的话,应该是年逾古稀的老人了。我想,他大概早已回到了上海,和妻儿共享天伦之乐,或许他正带着一批学生,为音乐,为小提琴事业贡献自己的才华和余热。

夏老师,你在哪里?愿你健康长寿!

在人生的道路上,每个人都有说不完的音乐故事,道不清的音乐心情,如果你愿意与我们分享,请投稿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