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影响局部晚期及转移性前列腺癌放射治疗近期疗效的相关因素的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影响局部晚期及转移性前列腺癌放射治疗近期疗效的相关因素的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目的:对我科行放射治疗的32例前列腺癌患者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初步观察治疗的近期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9月~2011年3月在我科行放射治疗的32例连续病例资料,根据放疗后PSA的变化情况进行疗效评价。所有患者随访时间1~18个月,中位时间6个月。对年龄、放疗剂量、有无骨转移、是否行切除、分期等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分析,观察这些因素对放疗后PSA下降率的影响。结果:32例前列腺癌患者放疗后1个月PSA下降率为62.5%。单因素分析显示:分期、放疗剂量和骨转移是影响放疗后PSA下降的因素,年龄差异、是否有切除对患者放疗后PSA下降无明显影响。结论:分期越晚的前列腺癌患者放疗后PSA下降率越低,出现骨转移后再放疗PSA下降率明显降低。因此符合放射治疗原则的前列腺癌患者应尽早放疗。

【关键词】 前列腺癌;放射治疗;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前列腺癌是欧美国家男性患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近年来在我国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1]。放射治疗在前列腺癌的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三维适形放射治疗( three-dimensional conformal radiotherapy, 3D-CRT)可提高靶区剂量,对周围组织给予较好的保护,因而得到广泛应用。为了观察放射治疗对局部晚期转移性前列腺癌的疗效,我们对2006年9月~2011年3月在我科行3D-CRT的资料完整的32例前列腺癌患者病历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观察相关因素对放疗后PSA下降率的影响。1 材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32例前列腺癌患者。年龄50~85岁,中位年龄71岁。主要症状为进行性排尿困难,夜尿增多,尿频,尿急,血尿,部分病例有骨痛。诊断主要依靠症状、直肠指诊(DRE)、PSA检测、经直肠B超和盆腔CT、MRI(直肠内线圈)。骨转移的诊断依据X线检查及骨扫描(ECT)。所有病例经前列腺穿剌病理诊断均为腺癌。按Whitmore-Jewett标准临床分期:C(T3N0M0,AJCC,2002)期15例,D(T4N0M0、任何TN1M0、任何T任何N M1,AJCC,2002)期17例。骨转移9例,无其它脏器转移患者。所有患者均为高危病例,Gleason评分(GS)6~10,中位值8。放疗前PSA0.002~756.1ng/ml,中位值66.09 ng/ml 。32例患者均接受了内分泌治疗,其中切除术后5例,前列腺癌根治术后4例。有1例曾行粒子植入治疗后生化失败。1.2 治疗方法1.2.1 CT定位 患者双手抱头仰卧位,负压成形垫固定,体表激光标记。CT定位扫描前1小时嘱患者排空膀胱及直肠,饮水500ml后30分钟采用GE Highspeed CT定位机进行螺旋扫描,扫描层厚0.5cm,将CT扫描所得图像资料传入CMS三维治疗计划系统进行图像重建。1.2.2 靶区 大体靶区(Gross Tumor Volume, GTV),是指通过临床检查、CT或其它影像学检查发现的大体肿瘤。前列腺癌为多灶性,靶区包括整个前列腺及包膜,因此不勾画GTV而直接勾画临床靶区(Clinical Target Volume, CTV)。CTV包括前列腺及两侧精囊,本组病例均为高危病例因此还进行了包括两侧髂总、髂内淋巴引流区、前列腺区、精囊区及闭孔淋巴结引流区的盆腔淋巴引流区的照射。计划靶区(Plan Target Volume, PTV)是在CTV周围外放1 cm,以PTV几何中心为射野等中心。1.2.3 计划设计 盆腔淋巴结引流区采用四野盒式照射,危及器官(Organ At Risk, OAR)为直肠及膀胱,直肠受量≥70 Gy的照射体积百分比<25%、≥60Gy为<40%、≥50Gy为<50%,膀胱受≥70Gy剂量照射的体积百分比<25%、≥60Gy为<40%、≥50Gy为<50%。计算等剂量曲线,射野影像系统进行位置验证, 90%处方等剂量曲线包括PTV。1.2.4 放疗参数 31例放疗区域给予6MV-X射线,设计计划盆腔50Gy/25次,前列腺区追击剂量22Gy/11次,总量72Gy,部分D2期患者计划剂量68~70Gy。放疗范围包括盆腔淋巴引流区、前列腺、精囊腺,1例粒子植入后生化失败的患者,给予外照射补量50~61.2Gy。有症状的骨转移患者还接受了30~40Gy骨转移部位的放疗。1.3 随访、评价指标及统计学方法 随访时间1~18个月,中位随访时间6个月。评价指标为放疗后1月、3月及6个月PSA下降率。因达到3个月及6个月的随访病例数较少仅对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的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应用spss19.0统计软件,对年龄、放疗剂量、有无骨转移、是否行切除、分期等影响因素进行了统计分析,采用Long-rank法进行单因素分析。2 结果2.1 疗效观察 32例前列腺癌患者放疗后1个月PSA下降率为62.5%(20/32),放疗后3个月及6个月PSA下降率分别为44.4%(4/9)及37.5%(3/8),治疗前PSA中位值为66.09ng/mL,而治疗后1个月PSA中位值为0.2 ng/mL。单因素分析显示:分期、放疗剂量(以72GY为界)和有无骨转移是影响放疗后1个月PSA下降的因素,是否有切除、年龄对放疗后1个月PSA下降无明显影响。C期患者放疗后1个月PSA下降率为85.7%,而D期仅为41.2%,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放疗剂量≥72Gy的前列腺癌患者放疗后1个月PSA下降率为80.0%,放疗量<72Gy为33.3%,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无骨转移患者放疗后1个月PSA下降率为78.3%,有骨转移的为22.2%,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1)。

表1 前列腺癌放疗后1个月PSA下降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结果3 讨论

前列腺癌是欧美国家男性患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在我国的发病率虽呈上升趋势,但总体发病率仍相对较低。因此,国内对于前列腺癌放射治疗的研究报道较少。多数前列腺癌患者就诊时已失去手术根治的机会,所以放射治疗成为主要治疗方法之一。以往前列腺癌的常规放射治疗因直肠、膀胱等脏器的剂量限制难以达到满意的控制剂量。Granfors等[2]研究证明,靶区剂量与局部控制率明显相关。3D-CRT可提高靶区剂量并减少直肠与膀胱受量,减少放疗毒副反应的发生率,并有利于局部控制率的提高[3],因此得到广泛应用。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检测值治疗前后的变化是疗效评价指标之一[4]。

研究结果显示:D期患者17/32(53.1%),均为手术和/或内分泌治疗失败病例,但放射治疗后1个月PSA下降率41.2%,仍取得了一定的治疗效果,且部分病例3个月及6个月随访PSA呈下降趋势, 治疗前PSA中位值为66.09ng/mL,而治疗后1个月PSA中位值为0.2 ng/mL,较放射治疗前有明显下降。单因素分析表明,分期、放疗剂量及是否有骨转移为影响治疗后近期PSA下降的因素,放疗量≥72Gy与<72Gy放疗后PSA下降率分别为80.0%和 33.3%,与文献报道相符[6]。考虑到D期患者主要为骨转移的患者,因此骨转移与否对于放疗后PSA下降极为重要。放疗作为局部治疗手段,当患者出现骨转移时,建议对符合放射治疗标准的前列腺癌患者应尽早进行根治性放射治疗,以取得较为理想的局部控制结果。

由于此次研究病例数较少,随访时间较短,因此尚需扩大样本量进行长期随访观察。参考文献[1]申文江.前列腺癌放射治疗进展[J].肿瘤学杂志,2002;8(4): 226-229[2]Granfors T, Modig H, Damber JE,et al. Combined orchiectomy and external radiation therapy alone for nonmetastatic prostate cancer with or without pelvic lymph node involvement: a prospective randomized study. [J].J Urol.1998; 159(6): 2030-4[3]Schwarz R. Curative radiotherapy of localized prostate cancer. Treatment methods and results.[J].Urologe A, 2003; 42(9): 1212-1220.[4]赵献光、于素娟、于金明等.三维适形放疗加内分泌治疗中晚期前列腺癌32例临床分析[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06;27(1):49-51[5]Buyyounouski MK, Hanlon AL, Eisenberg DF, et al. Defining biochemical failure after radiotherapy with and without androgen deprivation for prostate cancer. Int. J. Radiat Oncol Biol Phys, 2005; 63(5):1455-1462[6]Morgan PB, Hanlon AL, Horwitz EM, et al, Radiation Dose and Late Failures in Prostate Cancer. Int. J. Radiat Oncol Biol Phys,2007; 67(4) :1074-1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