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血常规检查不合格标本因素及质控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血常规检查不合格标本因素及质控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目的探讨血常规检查不合格标本因素及提高质量控制措施。方法随机选取1500份血常规检验结果及复检率,分析影响血常规检查不合格标本因素,寻求提高质量控制措施。结果1500份血常规样本中65份为不合格标本,不合格率4.33%,不合格标本因素有采血不规范等技术因素、仪器校准因素及测定固有因素。结论遵循血常规采集规则,注重技术和仪器等质量控制,降低不合格标本送检率是提高血常规检查结果准确率的有效保证措施。

【关键词】血常规;检测;不合格标本;质控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1.690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1-0570-02

血常规检查是指对血液中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及相关数据的计数检测分析,临床诊断治疗中最基本,最广泛的检验项目之一[1]。是诊断血液性疾病的主要依据,同时又是其他系统疾病诊断和鉴别诊断最常规的检验项目。但在实际检查中,常因血常规不合格标本严重影响其检验质量,导致临床诊疗出现误诊误治。本文就目前血常规检查不合格标本因素及质控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随机选取2012年6月至2012年12月检验科1500份血常规样本结果及复检率。其中男748例,女752例,年龄(12-68)岁,平均年龄42.68岁;均为住院标本:妇产科462例(30.80%),内科431例(28.73%),外科338例(22.53%),儿科269例(17.94%)。

1.2方法所选血常规检查结果样本均采用真空静脉采血管(含EDTA-K2抗凝剂)采集患者的血常规标本,颠倒混匀8次,2小时内检测。对需要复检样本重新采集标本,同时采取薄血膜推片瑞氏染色法,利用奥林巴斯显微镜人工复检方法与重复仪器检测相结合[2]。仪器选用本次所选血常规检查结果与临床疾病诊断无相关性,只分析其准确度与不合格标本原因,并分析如何提高采集合格标本的质量控制措施。

1.3试剂与仪器仪器选用Sysmex XE-2100五分类血球分析仪及配套溶血素、稀释液、清洗液等相关配套试剂。试剂均在有效期内。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2.0统计软件对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各种不合格标本因素构成比采用χ2检验比较分析,以P

2结果

1500份血常规检查结果显示,不合格标本65份(4.33%),其中不合格标本来自不同科室,基本资料中各科室不合格标本无统计学差异性(P>0.05);65份不合格标本分析因素,结果显示主要有①标本核对错误、采集方法不规范及采集、运送人员责任不强等技术因素;②校准不规范和操作失误等仪器因素;③血常规检查时仪器等具有固定误差因素。不合格标本因素分析,见表1。

3讨论

3.1不合格因素分析本组1500份血常规检查结果显示,不合格标本65份(4.33%),从来源分类显示在本院各科室均存在不合格标本,并且比较分析无统计学差异性(P>0.05)。但从不合格标本因素构成分类显示具有技术类因素、仪器类因素和固定因素。尤其是技术类因素中溶血标本15份(23.08%),占首位,最少的是仪器固定因素只有3份(4.62%),因素分类具有统计学差异性(P

3.2质量控制由于血常规是疾病诊疗中最基本的检查项目,而且血常规检查结果容易受各种各样的因素影响,所以,为保证血常规检查结果准确性、可靠性,必须提高采集血液人员及检验技术人员的技能水平、加强培训、规范操作、标准化采集标本和基本素质,同时维护和保养好仪器,降低仪器固有因素,消除人为因素带来的误差,提高血常规检验质量。

参考文献

[1]马双双,王红艳,杨俊.提高血常规检验质量的方法和策略[J].临床误诊误治,2006,19(11):79.

[2]栾雪静,迟京凤.检验血液标本采集工作的探讨[J].中国工业医学杂志,2008,20(1):29-30.

[3]高丽娟.血液常规检查的诸多影响因素[J].哈尔滨医药,2011,31(4):275.

[4]丛玉隆.临床实验室分析前质量管理及对策[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4,27(8):483-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