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熟谙朗读教学 提高教学效益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熟谙朗读教学 提高教学效益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要对由来已久的“读”下一个确切的定义是不容易的,再加上汉语言本身的模糊性与涵盖力强的特点,对“读”的内涵与外延作界定就一直是学术界伤脑筋的事。我们一般意义上谈论的“读”大多是指朗读。朗读是一种眼、口、耳、脑并用的思维和语言的综合活动,它是把无声文字变成有声语言的一种阅读方法,也是用来表现情感、陶冶情操的一种艺术技巧。朗读是我们传统语文教学的瑰宝,而现在的处境却令人尴尬。下文拟对朗读本身和朗读教学加以探讨,以求赢得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一席之地。

一、复杂高能的内部机理

朗读是眼、口、耳、脑并用的一种智力活动。它是言语视觉分析器的活动、言语运动分析器的活动、言语听觉分析器的活动和大脑中枢协同活动。

朗读必须具备下列心理条件:1.感知。朗读时要调动学生眼、耳、喉等各种感觉器官参与,使之从不同角度感受文章的妙处。2.想象。诗文是通过想象来创作,朗读也要通过想象,方能领悟作者寄寓的深情。3.思维。朗读是为了更好地理解文章,如果缺乏思维活动,朗读活动则是苍白的。4.情感。朗读时就应“披文人情”,认真领悟作者倾注在艺术形象上的感情,以求达到以情带声、以声传情、声情并茂的境界。

二、独特多能的功效地位

当前的语文朗读教学现状并不理想,尤其是中学语文教学。一些考入大学的学生,有的读文件、念报纸的语句不连贯,口齿也不清楚。当然,有些为师者本身的朗读也不尽如人意。因此,我们必须把朗读训练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上。

从美学意义上来说,朗读也是语文教学突显光彩的“良方”。朱光潜指出:“读有读的道理,就是从字句抓住声音节奏,从声音节奏中抓住作者的情趣、气势或神韵。”理解作品,尤其是文学作品,朗读不可或缺。清人姚鼐说过:“大抵学故文者,必要放声疾读又缓读,久而自悟,若但能默看,即终身作外行也是。”同样,在真正领会了作者的思想感情之后,要再现作者的全部思想感情,也必须通过朗读,“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三、丰富多变的方法技巧

1.领会思想内容,把握情感基调

准确领会作品的思想感情、把握基调,是朗读的前提。如果对作品思想内容分析错了,那么朗读也就一点价值也没有了。把握基调对理解作品的思想感情具有很重要的作用,要想读出文章的文心情韵,就必须把握文章的朗读基调。有的文章感情直白、容易把握,例如,《一双手》一文洋溢着赞扬与敬佩之情;而有的文章感情含蓄,就不容易把握,例如《背影》,由平凡劳碌的父亲的背影触动了“我”的愧疚、感恩与思念。当然,更多的文章感情富于变化,这就必须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变化语气语调,像《最后一课》一文中,上学途中、上课前的教师氛围、教师不同寻常的教学、课堂结束时的悲壮等不同阶段的朗读就必须变换语气语调。

2.保持良好状态,读出深切感受

朗读吋要保持一个良好的状态,以求做到全身松弛、用声自如,使朗读者在朗读的过程中保持一种弹性状态,以自身最大的优势表情达意。弹性状态是一种运动状态,不但能积极推进语流,还能自觉地调节语流。确定了正确的基调,有一个正确的状态,并仔细揣摩作者的思想情感,进而去朗读,便会对文章有更深刻的理解。任何一篇文章,它的语言背后总包含着丰富的形象,在朗读过程中,把文章的文字转化为自己想象中的画面,画面越清晰,感受就越深刻;感受越深刻,朗读就更精彩到位。

3.用好语音技巧,练就朗读技艺

(1)准确处理停顿连接

停顿连接,指的是朗读语流中声音的中断和延续。在朗读中,文章的层次之间、段落之间、小层次之间、语句之间、短语之间,甚至词与词之间都可能出现声音的中断和延续,那声音的中断处就是停顿,那声音的延续处就是连接。停顿和连接都是为了更好地表达作品。

停顿是指说话时的语音间歇,是调节语气的一种方式,这里要强调的是逻辑停顿和感情停顿。逻辑停顿是为了把一个句子断开,或突出句子中个别的词语,以便更好地理解句子的意思;感情停顿则是根据感情或心理的需要而作的停顿处理,它完全受感情的支配,常用于心情处在回忆、思索、疑虑、沉吟或激动的情况下,它的特点是声断而情不断;连接是指在有标点符号的地方,为了表达感情的需要而相对缩短了停顿的时间的一种处理技巧。

(2)准确处理重音语调

重音是指对那些在表情达意上起重要作用的字词或短语加以强调的技巧。它是通过加强声音的响度来突出意义的。重音一般分为逻辑重音和感情重音。逻辑重音虽然受语法的影响,却不受语法的限制,它是根据语句所要表达的重点决定的,它受朗读者、说话者的意愿制约。感情重音是为了表达需要,使一组音节加强音量,它往往用来表达兴奋、激昂、愤怒、欣喜时的情感,这样朗读会使语言增添生气和色彩,有较强的感染力。表达重音的方法包括加强音量、拖长音节、一字一顿、重音轻读。

语调是指语句声音的高低升降。它主要有高升调、降抑调、平直调和曲折调。一般说来,表示鼓励、号召、设问、反问、申斥等感情吋用高升调,表示坚决、自信、赞扬、祝愿、心情沉重等感情时用降抑调,表示庄重、严肃、冷漠等感情时用平直调,表示惊讶、怀疑、讽刺等比较复杂或特殊的思想感情时用曲折调。同样一句话,语调不同,表达的效果各异。汉语言表意的丰富性和模糊性就体现在这里。

(3)准确处理语速节奏

语速是朗读、说话时声音长短的不同表现,是构成节奏的重要因素。语速的快慢是文章的具体内容决定的。要恰当地运用语速,首先要深刻理解作品,并对语言文字具有较高的理解和感受力,才能使语速的快慢与作品的内容无间地融为一体。

节奏是音乐术语。音响的轻重缓急形成节奏。朗读的节奏与音乐的节奏原理是一样的。由于内心的感受强烈而在声音上表现出来的抑扬顿挫、轻重缓急的语言运动形式就是语言节奏。其实,语言的节奏感本身就包含着语速的快慢、语音的强弱和语调的抑扬等。当然,语言的速度和节奏都是为表达文章的思想感情服务的。

四、灵活广泛的实践运用

朗读虽然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法,但在现代语文教学中,朗读无疑是必不可少的。朗读训练的方法,有教师范读、朗读、学生试读、跟读、分角色读、表情朗读等。不管怎么样,都要根据不同的作品和教学目的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决定。一般说来,内容较深的作品可以范读,篇幅较短的作品可以全读,较长的则可以读章节,对话较多的可以分角色读;有的可以集体读,有的可以个别读。

朗读训练还可以采用“用两条腿走路”的办法,一是集体训练,即培养整体朗读水平;二是训练尖子,即有意识地培养一部分学生,以此来带动其他学生。大凡注重朗读教学的教师,每届都有一批能说会道的学生,他们有很高的朗读水准。

其实,人们对朗读训练的实践范围还是相当广泛的。目前,人们关注的“出声思考法”即源出于此。“出声思考”的方法是德国心理学家Dunck-cr1945年首先提出的。随后有许多研究者选择了“出声思考法”作为阅读理解认知研究的工具。他们认为,人的思维活动总是默默进行的,可说是借助于不出声的内部言语进行的。克服这种困难的一个有效方法是利用外部言语进行思考,即出声思考,使人的思维过程言语化,这样就可以直接观察人的思维过程。“出声思考法”已在阅读教学中具有新的作用,并已成为阅读理解教学的一个重要模式,它将是今后一个时期内人们研究的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