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女儿回国不认爹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女儿回国不认爹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笔者曾发表过一篇《妻子要出国》,据说,那份“平淡中的真情”真的打动了不少读者。可谁料想此后我的小家解体了,一个连锁的后果是,孩子无辜受害。大人的故事已然落幕,然而孩子呢?

女儿才3岁的时候,“孩儿她娘”就去小日本自费留学了。3年多后我和她竟劳燕分飞,是我冲出了感情的“篱笆墙”。我是有过错的一方,“谈判”时我自然是“分”不到女儿的。孩子跟娘总好些,“当皇上的爹不如当乞丐的娘”――我在小时候就听我的娘这样说过。何况在世俗眼里,女儿跟她娘到日本要比她在国内强。

女儿7岁出的国,今年11岁了。4年后的今天我才见上她一面,不料,女儿竟不认她亲爹。我的内心深处除了对女儿的牵挂,又更多了一些思绪和感慨。

女儿7岁以后

没叫过我一声“爸爸”

我跟她娘属于“和平演变”,跟她娘那个家族并没有“撕破脸皮”,这使我有可能再去看望老人,尽管是硬着头皮,尽管是出于客套。从别处听说她外公病了,在病房里,他扬扬手叫我不要来,但我断言我去了对他们而言无疑是一种慰藉。我有一个可以言说的自私目的,那就是从他们那儿打听些我女儿的状况,哪怕是一鳞半爪。

女儿出国不久就不会说汉语了,都是上日本人的学校闹的,这算是另一种意义上的“失语”。头一两年,逢女儿生日、她娘的生日,我都打个“越海电话”,女儿好像没跟我说上一句话。我打电话有啥用呢?何况“不要去打搅他们的平静”;何况女儿恨我,“他不要我妈就是不要我”,据说女儿这样说过我。

为了打搅她们家的事儿尽可能轻一点,我只有写信给女儿的外公外婆,说只要女儿回国,我就要见她。我还在她那边的亲戚中“安插”了“内线”。

果然,“内线”来电话说:女儿回国了。我激动得手都有点哆嗦。过几天就是女儿11岁的生日,我拿什么去见女儿呢?她在日本啥都有,就是没有亲爹。我找出两张我的近照,到照相馆去过了塑,在名片上写好我的所有联系电话,我就是想给她这两样东西。现任妻子执意要我带水果去,还上街挑了些好点儿的水果,塞到我手上让我快去。我穿啥衣裳?是不是要刮脸?想想还是平常咋样今天就咋样。还有就是背上照相机,要是能带上女儿出来玩一天,能合个影多好啊!

踏进她外婆家,并不见人,我叫了“妈”,外婆从里间迎出。我瞟见一个女孩――是我的女儿无疑了――从床上咕噜钻到床底下,手上拿了一本书。外婆喝道:“你爸爸看你来了,王八蛋,快出来了!”女儿慢慢爬出来。女儿长高了。我们对视了几秒钟,我叫着女儿,搂她抱她,她却拼命拒绝、挣扎,把脸埋在被子上,双手抓牢了床沿,任凭我怎样拍她拉她挠她的脚丫,她再也没抬起头来,也没有跟我说上一个音符一个字儿。

据说她娘还教过她:“要是你爹来看你,你要有礼貌。”女儿没有“认爹”,我并不怪她,我又能怪她吗?或者说女儿是认了爹的,她看似平静却是这样的激动,我一挨上她,她就把床沿抓得更牢,手臂上的肌肉运动让我看出她在使劲儿。她对别人不会这样的。外婆说她听得懂普通话,只是不会说。想必女儿是听到了我对她的呼唤。

我只有在外婆的指引下翻翻女儿看的书、做的作业和画的画。除了看图画,我就基本上看不懂其它了,写的都是日文假名。我想要走这些作业,外婆说不知道孩子要不要把这些交给她的老师。看来我是要不到女儿的物品作纪念了。女儿一直扒在床上,我既没法拉她去照相,也没能送给她照片。听说几天前女儿和她的舅舅们在街上看见了我,我却没有发现他们。

相隔4年才见面,父女俩就这样看了两眼。我时常憧憬这一刻,“设计”了很多重逢“方案”,只是最没有预料到今天这样的场景。

将来总有一天

女儿又会叫我“爸爸”

女儿跟娘出了国,是要定居当小华侨了,对此她娘已不再犹豫。我差不多算是要“失去”女儿了,她外婆还说是我让她“失去”了她的女儿和外孙女。是啊,本来她们将来是会生活在咱中国的。

我对女儿的了解总嫌太少。我还不知道她是不是被改了日本名儿,我对此并不太介意。这几年我所能做的就是思念和期待。时常像过电影,都是些宝贝女儿的宝贝事儿,那些根植在我的脑海里的美丽的回忆。我挑选出好几张女儿原先的照片,过好塑,随身带上经常看看,半是欢喜半惆怅,有适当的场合就向朋友展示,赢来几句赞美。有了电脑后就将照片扫描,用作电脑背景图片,三两天更换另一张。在外面看见相仿的小女孩就常幻化成我的女儿:女儿也该是这么大这么高了……

也许我还有一件事儿要做,那就是学说英文,我可不愿念那片假名平假名。他年相见,我们父女恐怕要用“第三种语言”交流了,否则只能“相对无语”。

女儿还处在感性胜过理智的年龄。小时候跟爹的感情她忘了或已模糊,这几年能记事儿了却又感受不到我一丁点儿的父爱,现在对我兴许只剩下不解或仇恨。但我仍然坚信,我一定能再听到女儿叫爹的,早晚的事儿。女儿会买酒给爹喝寄钱嘱爹过个好年的;会“找点儿空闲,找点儿时间,领着孩子,常回家看看”的;会带着爹去小日本转一圈的――当年她娘手上没办成的事儿她倒办成了。只待她成人,只待她有理性思想和独立人格,只待她懂得人的是非不是用“好人”与“坏人”就能判别。16岁?18岁?30岁?她成了家的时候?她为人母的时候?我不知道,我期待这一天早日到来。或许命运注定我和女儿只能“隔海相望”。我要去积蓄我全部的生命能量,靠自己的实力漂洋过海看女儿。希望有一天,我们去那边和她们来这边同样方便。

补记:待女儿成人后,我将设法用她看得懂的语种让她阅读本文。我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