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析发展与自由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析发展与自由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在人类历史长河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中,发展与人文关怀相分离,衡量人类发展进步的视角被单纯地放在社会财富和经济增长上,认为只要财富增长了,国家就富强了,人民的生活就提高了。在这种观念的指导下,人类危机不断凸现,且已具有全人类的性质,所有国家、民族和地区都共同面临着人口、资源、环境危机等。面对危机,人们开始意识到,发展问题最终是人的问题,发展必须依托人的自由本性来解读。

关键词:自由,发展

自由是人的基本存在状态,不仅是人们对完满性状态目标的追求,更是作为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相融合的存在状态。作为人的基本存在状态,自由是生命的自然本性和“类生命”本质的统一;作为人对完满性状态目标的追求,自由又是人的需要不断满足、自身能力不断拓展的全面发展过程;而作为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融合,自由则体现着必然性与价值性的统一,这种统一构成了人类发展的至高境界。

人的完满性的生存状态只能体现在追求的过程中,它是随着人类发展而不断后退的地平线。自由只有通过实现他的自我,使他成为他自己,并占有自己的本质才能获得。自由生成了人的全面发展,自由的性质规定了全面发展的范围和状态,人的全面发展是自由的表现。马斯洛曾把人的需求从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依次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人们总是优先满足生理需求,当每一种需求得到满足后,人们又会提出更高的需求。人类发展史表明,以生命为基础才有可能去创造和实现具有永恒价值的更高的类生命。只有通过人的生命活动,发挥内在蕴涵的生命潜能,才能赋予自然存在以生活意义。人是在自由本性的基础上实现人的潜能、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的。

马克思认为人的真正发展是人的本质和特征能够真正得到充分发挥和发展,这种发展并非出于生存的逼迫或社会关系的强制,而足以人自由地占有和享受自己全面本质为出发点和归宿。由此,主张人按照自身所固有的内在本性的要求去支配自身的发展,而不是被动地从属于某种外在的强制,对发展的评价集中于人的全面自由的获得,而不是单一的经济增长或单一社会指标的变化。其真正的作用在于使发展关注人,关注人性。由于人的现实的个体存在形式决定了人的内在本性要通过个性的形式具体地体现出来,所以以自由看发展又具体地表现为关注每一个人的个性自由。由于将自由作为发展的目的,所以我们认为:为了实现这种作为目的存在的人的自由,人们就必须发挥自觉能动性、拓展能力。这就是说,人能够通过自己的意识把自己的内在本性的需要反映出来,形成意志,并在自己的活动中将这一意志加以贯彻和实现,以此实现人的个性的彰显。

自由从人的内在本性出发,应集中关注人的两方面的要求。首先是人自由地实现或满足自身各方面的需要。一般来说,包括各种物质生活需要,如衣、食、住、行等方面;精神生活需要,包括思想、文化、情感等方面,以及作为两者统一的综合需要,如生存、享受、发展等方面。而不论何种需要,都是人们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不断产生不断满足,从而不断变化的。要实现人的自由发展,就必须了解人的需要的多层次、多方面的具体构成,并在社会实践中不断地加以满足。正如人的需要具有个性多样化的情况一样,人们在自身能力的拓展方面也会由于个体状况的差异而表现出各种不同的要求和趋向,以自由看发展在将这种能力的不断开拓和发展,看成人的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的同时,还尊重人们在自身能力的拓展方面由于个体状况的差异而表现出各种不同的要求和趋向,关注不同个体能力的拓展。

发展为了人,人的本性在于自由,所以发展要以人的自由为尺度,注重人文关怀。人文关怀本身就是对人的生存和发展的关注,而在发展中注入人文关怀的合理内核就是对人的尊严和符合人性的生活条件的重视,对人的解放、自由和幸福的追求。关注人的自由、倡导人文关怀是当代社会的进步要求体,它现了对人的价值的肯定、对人的权利的尊重这样一个近代以来社会进步的主题,其实质在于,人是发展的目的,只有一切为了人才能实现发展,人类一切经济社会活动和社会发展都是为了人,发展的目的是人的素质的提高、人际关系的升华、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人的物质和精神需求的满足。推动发展的过程中,任何指标的制定,必须以人的实际需要和现实承受力为前提。人是科学发展的根本动力,只有一切依靠人才能实现科学发展,发展的目的是人,发展的动力也是人。在发展中关注人的自由,倡导人文关怀最基本的着眼点,首先,发展要关注改善人的生存状况,因为在人的所有欲望中,生存的欲望最为强烈,而生存权又是最基本的人权,保障人们的生存权是实施人文关怀的首要目标。其次,要提高人们的生存质量,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存的要求也相应提高。现在,人们不仅要能活命,能够吃得好穿得好,物资富足,而且还要生活得很愉快,精神富有,幸福指数高。实现由“解决温饱”到“更加富裕”,由“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的转变,这既是人性的要求,也是社会进步的要求。因此,我们在改善人们物质生活条件的同时,必须不断提高精神文化生产的水平,认真做好先进文化的发展、教育和普及工作,帮助人们在潜移默化中达到心理和谐,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心态,使人们不仅在物质上安宁,而且在精神上安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