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直肠癌Dixon手术患者围术期的护理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直肠癌Dixon手术患者围术期的护理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目的:探讨围手术期护理在直肠癌dixon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直肠癌行Dixon手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行常规护理,观察组30例在围手术期其行舒适护理干预,回顾性分析两组临床资料。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均成功,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

关键词:直肠癌 Dixon术 围术期 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08-0112-01

临床消化道恶性肿瘤中,直肠癌具有较高发病率,手术切除是主要的治疗手段,围手术期实施舒适护理干预是改善预后的关键[1]。本次研究选择我院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直肠癌行Dixon手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行常规护理,观察组30例在围手术期其行舒适护理干预,回顾性分析两组临床资料,并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患者60例,男34例,女26例,年龄23-82岁,平均(54.4±3.5)岁。中高位直肠癌41例,中低位直肠癌29例;伴冠心病12例,糖尿病5例,高血压1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在一般资料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2.1 术前护理干预。心理护理:因疾病迁延不愈,加之对手术效果的担心,给患者身心均造成一定痛苦,存在焦虑、烦躁、不安等负性情绪。护理人员需主动和患者沟通,就疾病的相关知识和手术的必要性、方法、预后效果、注意事项向患者讲解,并介绍同类型成功的病例,树立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消除焦虑心理,提高治疗依从性,积极主动配合手术全程。人性化肠道准备:指导患者于术前3d进食流质食物,行抑制肠道内细菌,减少粪便在肠道内残留量干预。手术前1d饮食改为无渣流食,还可通过清洁灌肠的方法对有梗阻的患者将肠内容物排出。行清洁灌肠,至无粪渣残留为止。故术前3d需进行扩肠,以避免括约肌撕裂发生。

1.2.2 术后护理干预。①密切心电监护:对患者生命体征密切观察,平卧6h后改为半卧,加强心电监护,至病情稳定状态。低流量氧持续吸入,呼吸道需保持通畅,可缓慢于术后第3d下床行走,以促进肠道功能恢复。②引流管护理及观察:各种引流管妥善固定,避免折叠、堵塞、扭曲、受压等情况发生,详细记录引流物的量、色泽、性质。术后留置7-8d导尿管,期间需行膀胱冲洗,预防尿路感染。③中心静脉置管护理:直肠癌患者一期愈合的情况下,肠外静脉营养是提供能量的主要方式。需严格无菌操作,避免感染病发症的发生。扩肛及肛周皮肤护理:Dixon直肠癌手术括约肌痉挛较重,使近端的肠道内容物不断积聚,增加吻合口张力和吻合口污染的机会,提高吻合口瘘发生率,故需有效降低肠腔内压力,在术后第1d充分扩肛,促进吻合口愈合。同时需做好皲裂、皮肤腐蚀的预防。

1.2.3 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①吻合口瘘:密切观察术后患者生命体征,包括有无间歇性发热、腹痛等,一旦发生吻合口瘘,需在应用抗生素的同时,保障骶前引流管通畅,给予肠外静脉营养,增强机体抵抗力。②尿潴留:一旦发生尿潴留,可再次留置导尿管,并行夹闭,以有效治疗尿潴留。③穿刺口感染:患者常有穿刺点疼痛、发热等,需及时对症处理。④腹泻:为常见并发症,避免食高蛋白饮食,做大便细菌培养,及时调整抗生素。

1.3 观察指标。焦虑度、抑郁度评价: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患者心理状态,SAS和SDS评分>40分焦虑,反之无,总分在20-80分。满意度:要用自制调查问卷对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

1.4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行X2检验,P

2 结果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6.7%,对照组为80%,观察组焦虑和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表1 两组抑郁、焦虑评分比较

3 讨论

经腹直肠癌切除术(Dixon手术)为经典的手术方式。已在临床广泛开展应用。提供整体的、有效的、创造性的、个性化的围术期优质护理是提高预后的保障。加强术前心理护理,行针对性的健康宣教,对合并症对症治疗,行充分的术前准备,术后生命体征监测,引流管护理,并发症的观察及预防[2]。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抑郁和焦虑评分、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参考文献

[1] 李辉.手术患者舒适需求调查与个性化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06,12(7):1355

[2] 林明俐.直肠癌围手术期健康教育[J].中国医药指南,2009,7(3):138-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