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为什么中小企业面目总是不够清晰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为什么中小企业面目总是不够清晰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利用资本经济时代多样化的金融创新拓宽融资渠道,国有银行不行则找外资银行、信贷不通就转向创投、风投等,这也是为实现“混合发展”作结构上的准备

尽管中小企业“贡献了50%以上的GDP、60%以上的工业生产总值、40%以上的税收以及75%的就业岗位”,但是总体上却是处于一个面目不清的状态:定义宽泛,涵盖了实际上业务已经比较成熟的中型企业;方向不清,企业家总是纠缠于做事业还是做利润的困惑之中;政策模糊,支持中小企业的政策基本上是“信心”多于“黄金”;正因为如此,中小企业在形势好的时候还能随大流,形势不好的时候便无所适从了。

中小企业何以面目模糊

首先,政策方面的不清晰。一方面目前我国对中小企业的范围界定过于宽泛,以工业为例,凡职工人数2000以下,或销售额3亿元以下或资产总额为4亿元以下的皆为中小企业,实际上最需要政策扶持的是小企业,因为定义笼统使得政策针对性不强,从而效果也大打折扣;另一方面扶持政策务虚多于务实,最近国务院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六大利好扶持措施就有些面目不清:除第五条“支持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参与家电、农机、汽车摩托车下乡”较有实际针对意义之外,其余要么是延续方向性的意见陈述,要么是早已公布实行的举措“炒冷饭”。国家统计局上海调查总队专项调查显示,近七成小型企业反映未享受到国家和本市的扶持政策。

如此“口惠实不至”也并非政策故意为之,其中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决定中小企业政策面的社会压力也尚未清晰:一是中小企业的实际经营状况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糟糕,百度最近的《中国中小企业生存现状调查报告》显示,50.5%的受访中小企业基本上不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二是中小企业对于一地、一国的经济状况来说尚无决定性的影响力,在产业依然偏“重”的时代,重工业仍然是国企和外企的天下;其三,尽管中小企业是就业主渠道,但是只要失业率还在可控范围内,那么就业压力也不过就是止于口头忧虑而已。

其次,国企的真实面貌不清晰,连带出中小民企“不干不净”。国企热衷资本化以及做大做强的表现,已经偏离了体现国家战略和补市场不足的国企本质,管理层说要把央企“培养成乔丹那样的巨星”,“巨星是不会让大家失望的,就像乔丹那样,最后一个球,队友们总是交给他”。言下之意再明显不过,广大中小企业的地位估计也就只是“陪太子读书”了。

正是如此,才有学者提出如此质疑,“国企的存在是否会影响国家经济政策制定和施行时的公平与公正呢”?在这样的市场夹缝中生存下来的中小企业或多或少带有市场原罪,而原罪的制度根源就是行政权力对市场的干预,由于要素归权力之手调度,民营小企业在相关产业中立足空间甚小,不得不在要素市场以及资本市场上“带着镣铐跳舞”,于是、铤而走险进行非法占地、非法集资、贷款和合同诈骗等等也就屡见不鲜了。

再者,中小企业自身在产业方向、企业宗旨、利润去留、商业模式等方面也没有一个清晰的范式。在产业投资方面,做纺织的投入能源化工业,做小家电的投身汽车业,而那些“炒矿”的温商绝大多数原先都从事传统制造业,其中大约有70%的人最终都以失败告终。至于商业模式,是做机会还是做能力,是求速度还是求稳健,做产业还是去投资,大多数中小企业都是浑浑噩噩,随波逐流,有位中小企业的老板甚至直截了当说“我就是商业模式,我走了企业就无法运转,我就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混合发展”是一种趋势

要使围绕中小企业的方方面面逐步清晰化,关键在于明确所有制的未来趋势,对企业格局从“三分天下”向“三国归晋”演变的趋势有所预判与准备。只有对中国未来的所有制结构认识清晰,中小企业的定位、和国企的关系,政策的态度才会明朗化、清晰化。

为什么企业所有制结构的趋势是混合所有?从理论上来说,混合所有制能调动不同所有制经济的生产要素,实现要素合理流动和优化组合,从而促进经济效益的提高,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在实践中,国企改革的“开放性重组”必然要求吸纳各种外来资本和民间资金,引入技术、管理、经验、市场份额等要素。最重要的是,资本经济时代已经开启,随着资本日益活跃,越来越多的名目繁多的股权基金、投资基金会加入产业并购和企业重组,企业股权结构也将随之日益社会化、杂交化,资本的活跃客观上也将推动企业实现混合所有制。

就商业模式而言,未来的中小企业与大企业将越来越多实现交集,表现为模块化与系统集成的统一。大企业不可能单独完成企业每个环节的工作,而中小企业就作为一个个独立的模块,承担不同的业务角色,比如供应商、生产商、分销商、服务商等等,这些业务彼此关联,大企业则扮演系统集成者的角色,对这些充分解构的业务活动进行整合,纳入一张企业生态网络。这就好比IBM采用的“组件化的商业模式”。在一个企业生态价值网络中,这些“组件”就是各司其职的中小企业。

中小企业当下生存之道

目前,中小企业需要寻找适用的生存之道以作过渡。

一是充分挖掘小企业经营灵活、市场适应性强的竞争优势。从一定意义上讲,以软件、互联网、信息化为代表的新经济是赐给中小企业的,因为中小企业灵活、适应性强、个性化的特征借助信息科技有了更大的发挥空间。从这个角度讲,民企“重型化”的梦想绝大多数都可能落空,因为这和中小企业优势与新经济特征不符,把自己尽快“模块化”才是决战未来的关键。

二是利用资本经济时代多样化的金融创新拓宽融资渠道,国有银行不行则找外资银行、信贷不通就转向创投、风投等,这也是为“混合发展”作结构上的准备。目前渣打、花旗、汇丰等外资银行已经在深耕中小企业市场。

三是坐待政策转向与落实的良机。就业形势日益严峻以及政府主导投资的不可持续性,都将迫使政策聚焦中小企业,更有针对性更务实地扶持中小企业,这客观上也是为企业所有制结构的顺利演变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