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论农村社区成人教育组织的发展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论农村社区成人教育组织的发展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农村社区成人教育组织对我国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而目前我国农村社区成人教育组织的发展却不尽人意,严重制约了农村成人教育活动的开展,从组织理论的视角出发,农村社区成人教育组织未来应建立结构化目标体系,构建以正式结构为主的灵活开放的结构网络,形成弹性的组织评价机制,建立规范的组织运行机制。

关键词 农村社区;成人教育;组织理论

中图分类号 G7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2)13-0060-05

农村社区成人教育组织作为农村地区以成人为对象的教育实体,其效率对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实施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由于农村社区成人教育属于新兴事业,在理论与实践研究方面都还不完善,严重影响了农村社区成人教育活动的开展,同时也造成了农村社区教育资源的浪费。鉴于此,从组织理论的视角对农村社区成人教育组织进行深入剖析,并探讨我国农村社区成人教育组织的未来发展方向是本研究的主要目的。

一、理性组织理论的视角

探讨理性组织理论,首先要明确其核心词汇“理性”的含义,在组织社会学中,理性也叫“技术理性或功能理性,指的是一系列有组织的行动以最高效率达到既定目标的程度”[1]。理性是理性组织的基本特征,以理性为特征的组织是“组织的设计者对如何才能取得预期结果的构想的‘镜像’”[2]。理性组织建立的假设是:在不超出人的忍受力之前,人是具有理性的,按照设计者所设计的一套理性系统运行,预期目标就会达成。一般而言,理性组织主要包括四方面内容:第一,组织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具有特定的具体化目标,目标是组织结构设计的出发点也是终点。组织结构是一套稳定的、科学的程序。第二,组织具有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两种形式,理性组织通常指正式组织。正式组织中的人具有两面性,在组织外扮演的通常是另外的角色,而在组织结构中扮演的是组织规定的角色,并且组织中的角色并不随着扮演角色的人的变化而改变。第三,组织成员之间以协作、命令与服从的方式发生关系,这种关系建立在合法性权威的基础之上,个人在组织中行使的是组织的权威而非个人权威。组织内成员之间的关系紧密,其中任何一个人的工作失误都将影响整个组织运行的效率。第四,组织是以经济学理论为显在或潜在背景的,研究者都强调通过组织的设计与运行实现效率的最大化。

从理性组织的视角探讨农村社区成人教育组织的理性化程度对厘定农村社区成人教育组织的内涵具有重要意义。首先,从理论基础来看,理性组织研究的是经济或政治组织,农村社区成人教育组织既非经济组织也非政治组织,而是具有福利性质的教育组织,其主要功能是为农村社区发展提供智力支持,经济与政治功能只是其附属功能。其次,农村社区成人教育组织与理性组织一样都属于正式组织。因为非正式组织的成人教育属于一种广义上的生活交流活动,尽管具有一定的教育功能,但不能担负起农村社区成人教育发展的重任。第三,从团体成员的关系来看,理性组织内人与人之间都是以工作或职务关系发生联系,他们无需为成员个人负责,而只需为个体所在的职务负责,这种关系是机械的关系。这样的机械关系在教育中是不适用的,因为教育是一种社会活动而非机械活动。

二、自然组织理论的视角

理性组织理论过分强调组织的目标和效率而忽视个体的需要,这引起了人们对该理论的质疑。在批判传统理性组织理论的基础上,人际关系理论学者提出了自然组织理论。该理论把组织分为技术组织与人的组织两种类型,人的组织又分为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两种形式。传统的理性组织理论只关注技术组织与正式组织的结合,而忽视非正式组织在组织中所发挥的作用,因此,研究者认为,“组织管理者要对自然形成的非正式组织给予重视,了解组织个体成员的需要,对其合理的社会需要予以满足”[3]。这也是自然组织理论的核心所在。自然组织理论主要包括以下内容:首先,就目标而言,理性组织理论假定组织目标与组织成员的个体目标是一致的,因此按照组织设定的程序就能实现组织效率的最大化。自然组织理论认为组织中的个体成员还有与组织目标不同的“真实”目标,“真实”目标可能是个人的,也可能是非正式组织的。一般而言,正是非正式的“真实”目标维持着组织的存在。“真实”的目标通常指“参与者可以从组织中获得权力、资源、声望以及快乐,因此他们希望组织存续,会把保护与尽力强化组织纳入自己的目标”[4] 。“真实”目标的存在及其对组织的价值是自然组织研究者对其展开研究的重要动因。其次,就组织结构来看,在人际关系理论的基础上,自然组织理论认为正式结构并没有理性组织理论所强调的那么重要,因为组织成员有自己的兴趣、爱好、追求以及抱负,以此为基础而形成在正式结构之外的非正式组织结构。与非正式目标一样,非正式结构是影响组织存续的真正结构,而正式结构通常只是外在的一种形式。正是基于这种假设,自然组织理论认为要调动正式组织中非正式组织及个人工作的积极性,以此提高组织的效率,把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相结合,使组织产生比单纯的理性组织更高的效率,因而有学者认为“这不是一种适合于个人的描述,而是一种适合于‘奶牛’的社会学描述”[5]。尽管这种理论受到了部分研究者的批评,但由于其能对生产效率的提升有所帮助,因此在现实中仍得到推崇。

尽管自然组织理论在生产组织中的运用遭到了怀疑与批评,但就农村社区成人教育组织的发展来看,其仍有所启迪。首先,就目标而言,农村社区教育组织内部同样具有正式目标与“真实”目标之分。由于农村社区成人教育组织既非行政组织亦非经济组织,“真实”目标包含权力与经济利益的成分较少,因此这种目标多以兴趣、自我满足以及寻求归宿为主。真实目标通常不会在组织内产生破坏性的冲突,允许其存在对农村社区成人教育组织的存在与发展利大于弊。其次,就非正式结构来看,农村社区成人教育组织因为非正式目标的存在,相应的非正式结构也是存在的。但就教育活动本身来看,非正式教育结构与正式教育结构之间没有产生行政管理组织内的正式结构与非正式结构之间那么明显的差别,所以正式结构与非正式结构调和的可能性与可行性较大。在生产与行政管理组织中发挥非正式组织的重要性受到了批评,但在社区成人教育组织中,调动非正式组织的学习积极性是值得褒扬与倡导的,因为教育的效率在于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与技能,能在世界观、人生观上发生相应变化,这对学生是有益的。在此意义上,充分调动组织内非正式组织的积极性对农村社区成人教育组织是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