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以文为舟,拓展为帆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以文为舟,拓展为帆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文言文是中华民族悠久文化的传承,很多情文并茂的佳作名篇千百年来滋养着一代又一代读书人的精神家园。因此,文言文教学绝不能也不应该仅停留在“字词句”的解释上,应在引领学生了解和掌握文言基础知识的同时,扩大学生的视野,开拓学生的思维,让他们不仅能够学到文言基础知识,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更能够得到传统文化精华的滋养,感知文学艺术的魅力,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在教学文言文时,我们既不能走陈旧落后单一的老式套路,又不能轻视课本;既要立足课本,又不能拘泥课本。应以课本为基础,适度拓展延伸。

一、以文为舟,夯实基础

文言文内容距离现在实在太遥远了,况且初中生多为十五岁左右的青少年,要让他们对上千年前的“之乎者也”产生兴趣谈何容易?教师若没有灵活应变的方法是难以奏效的。为了更好地落实课本内容,在文言文的教学中,我时刻把新课标“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其能力为主”的理念贯穿于每个环节。首先,抓住一个“读”字,范读、听读;个读、齐读、分组读;男生读、女生读;默读、朗读、诵读……采用各种各样的方式让学生读得顺畅,读得透彻。其次,抓住一个“赛”字疏通课文内容,鼓励学生自己对照注释,查阅资料,主动思考,质疑解疑。各学习小组之间展开竞赛,看谁提的问题多,看谁解答的问题既快又准。第三,对语法知识不能不讲,但又不能讲得过多过深,更不能包揽。新课标的评价尺度为:“重点考察学生记诵积累的过程,不应考察词法、句法等知识的掌握程度”。据此,语法方面的知识也应立足于积累,让学生知道学习文言文也有规律可循。可把一些常见的语法现象分条列出,然后鼓励学生自己动手,解决问题。如分成:1、通假字;2、古今异义;3、词类活用;4、一词多义;5、特殊句式;6、出自文本的成语、典故等。久而久之,学生不仅能养成善于归纳的好习惯,而且熟悉了上述这些文言现象,以便更好地学习文言文。第四,把对课文内容的分析设计成问题,以问题探究的形式促使学生动脑动嘴,展开讨论,促使其感悟能力的提高。最后一步是课文内容的拓展迁移。当然这里的拓展也可以于课前进行。如果我们把课文内容看成“舟”的话,拓展迁移就是“帆”。“舟”有了“帆”,才能更好地起航,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二、拓展迁移,扬帆起航

㈠课前拓展,激发兴趣

1、从介绍出处入手

很多情文并茂的美文都是某部经典名著的代表作,通过对它们的理解就可以了解整部作品的特点。反过来,通过对整部作品的介绍,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利于对课文的理解。比如在学习《关睢》、《蒹葭》两篇文章时,就可以拓展介绍《诗经》的内容及特色,以便更好地帮助学生学习这两篇美文。

2、从介绍作者入手

不少古文作者都有着不凡的人生经历,加上时间的久远,总给我们一些神秘感。适当拓展,不仅有助于加深学生对古人的志趣、胸怀的了解,而且有助于对课文内容的把握。如在学习《岳阳楼记》时,不妨多介绍一些关于作者范仲淹的故事。包括发生在我们盐城人身边,至今还留有痕迹的“范公堤”,以及在修建“范公堤”时鼓励百姓“撒糠划定百里海堤”的故事。

㈡课后迁移,回味无穷

由于古文作品中所反映的情感、思想观点与现代社会有着较大的差距,而且学生又是一个不断接受新观念、接受新事物的群体,思想观念变化很大,就更难以认同古文言作品中的许多思想、观念及感情。虽然对古人的评价要客观恰当,不能对古人提出不切实际的要求,更不能以今人的标准去人为地拔高。但是有的文章我们完全可以灵活地把握,启发学生赋予古人的思想以新的理解。一篇《出师表》让我们看到一个真正的大写的“人”字。我们除了要向学生透彻地分析文中所体现的作者崇高的政治境界外,还应该挖掘文中蕴含的崇高的人生境界……凡此种种,我们如果只顾及应试而限于“字词句”的教学,那实在是太可惜了。

在学习文言文的知识基础上拓展延伸,阐释古典文学作品的精华,并赋予新的时代内涵,不仅很好地贯彻了新课标的精神,适应中考形势,更会让教学丰富而精彩,让我们的学生充实和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