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兴趣工作,幸福一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兴趣工作,幸福一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人物档案】

罗经纬,1983年出生,2005年毕业于深圳职业技术学院酒店与餐饮专业,获国家高级调酒师资格、ISG国际初级侍酒师资格。现为美国洛杉矶海滨皇冠假日酒店餐饮部经理,兼任深圳市致远葡萄酒公司顾问、深圳市第二技工学校客座讲师。

罗经纬2005年4月进入深圳市威尼斯皇冠假日酒店实习,6月正式签约该酒店V吧调酒师。从威尼斯起步,罗经纬在6年多的时间里先后任职于6家高档酒店,其他5家分别是:华侨城洲际酒店(宴会厅主管),澳门美高梅金店娱乐场(法国餐厅及酒窖调酒师、助理侍酒师),广州天誉威斯汀酒店(酒水部经理),深圳君悦酒店(酒吧副经理),美国洛杉矶海滨皇冠假日酒店(餐饮部经理)。

【访谈缘由】

这是我第二次对罗经纬做深度访谈。第一次访谈是在3年前,罗经纬在澳门美高梅酒店任职,我发现他的专业成长经历、家庭生活经验和工作体会非常具有研究价值。访谈与研究结果以《高职教育专业建设与学生就业“错位现象”探析》发表于《高教发展与评估》杂志。近日,罗经纬回国休假,正巧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校友会会刊约稿,我马上想到这位“成功校友”,决定再次与他做“专题对话”。

第二次选择把罗经纬作为深度访谈对象,除了有第一次访谈的基础之外,还有这样几个原因:一是罗经纬可算是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成功校友”;二是罗经纬毕业已经6年多,目前是我校2005届酒店与餐饮专业仍在从事酒店业的2个毕业生之一;三是罗经纬的父亲和我是多年的好朋友,我对罗经纬的成长经历一直有跟踪观察;四是与罗经纬谈话很愉快,也很真诚,双方不会因为对访谈目的缺乏理解而遮掩什么,这样的研究能够更加深入到问题的本质中去。

【访谈纪要】

两次访谈都是以在酒店里“喝早茶”的方式进行的,而且都是罗经纬“做东”。我想,广东人有“叹茶”传统,罗经纬既是广东人,又做酒店业,在高档酒店以喝早茶方式谈话可能更轻松一些。与3年前相比,我这次见到的罗经纬更成熟了,高大威猛的身躯似乎与“职业经理人”这个名称显得非常相配。

笔者:经纬是深职院“成功校友”啊!

罗经纬:徐老师千万不要这么说,我离成功远着哪!

笔者:不是说只有像马化腾、李彦宏、李开复那样才叫成功。所谓“成功”,就是在自己所挚爱的职业上做出了较大成绩、赢得了广泛尊重,并使自己获得了“职业幸福感”,在这个意义上,你是一个非常典型的“成功人士”。我听说有人叫你“年轻的调酒大师”,对不对?

罗经纬:偶尔有人这样调侃一下,有的客人偶尔这样夸赞一下罢了,徐老师你千万别一上来就捧杀我啊,我还年轻哩!哈哈……

笔者:3年不见了,你觉得自己的最大变化是什么?或者说体会最深的是什么?

罗经纬:没有什么实质性变化。我还是3年前和您谈到的那个观点――有兴趣就能把工作做好,我现在很有职业成就感。

笔者:记得上次你说你们那届60个人只有2人坚持做酒店管理工作,现在还是这样吗?

罗经纬:对的,那个同学现在仍然在华侨城洲际酒店,任餐饮主管。

笔者:你认为是什么力量让你始终如一地坚持于酒店业?

罗经纬:我能坚持下来最大的原因是热爱这个工作,你喜欢它就不觉得累。我喜欢与人打交道,不喜欢办公室那种朝九晚六的坐班生活。

另外,你看我们在节假日的时候最忙,但是那个时候逛街的人要挤公交车、要排队,而我们平时休息逛街不拥挤,也能买到便宜电影票,多好啊!和朋友见面,他们可以来酒店啊,我还能打折呢!

笔者:谈谈你在这几年工作中印象最深的事情吧。

罗经纬:记得我在洲际酒店上班时,当时的宴会总监是新加坡华人,他的教导和工作方式对我产生了很大影响。他的口头禅是“知识有限不重要,工作态度决定一切”。他还说,既然你选择了它,就要尊重它;做酒店的人不仅要承担工作的艰辛,而且要承担客人的骂,客人骂完了,你还要说“thank you”。还有就是在威尼斯酒店的上岗培训,当时的培训经理也是新加坡人,他说做酒店这行很辛苦,但选择了就要认真对待,要具有专业人士的基本素养,从职业仪表、言行、气质等各方面都要做到最好。

笔者:再谈谈让你感到最有成就感的事情。

罗经纬:我在洲际酒店做宴会厅主管时,遇到中国移动公司1000多人的会议,我们50人负责接待工作,我日夜忙碌,当时三天两夜的会务接待我只睡了不到4个小时,但是我很有成就感。我觉得经过这次磨练,凡有宴会接待我可以轻松应对了,我现在也可以有资本对我的手下说“你们经理曾经三天两夜只睡4个小时……”你问客人对我的调酒技术的称赞啊,很多吧,比如在威斯汀酒店,有个客人参加广交会,是我给他调鸡尾酒,半年之后,他再来广州,还是住在威斯汀,又是我调鸡尾酒给他,我记得他的口味,调出了他喜欢喝的鸡尾酒,他惊讶地问我怎么知道他喜欢这种口味的酒,我解释说这是“职业灵感”。其实,我相信,有兴趣的东西你一定能记住,因为你用心了。那个客人之后称赞我说“the best of the town”,城里最好的调酒师。

笔者:还记得我们第一次访谈的结论吗?“职业志趣决定成败!”美国现在失业率那么高,你怎么刚去美国就找到了工作?

罗经纬:是啊,职业志趣决定成败!有兴趣你就用心做,你做事不是为了给谁表现,而是对自己来说有成就感,这样你的责任心、敬业精神都很自然地出来了。我去美国洛杉矶海滨皇冠假日酒店应聘时,深圳君悦酒店的老板给我写了推荐信,皇冠假日酒店的总经理看了推荐信笑着对我说,深圳君悦酒店老板的老公是他的亲戚,他说君悦的老板在信上大大地表扬了我。其实,我之前根本不知道他们有亲戚关系,这件事使我明白,做好你的每一项工作,付出一定有回报。

笔者:我们的谈话越来越深入了。你应该知道,现在国内大学毕业生在入职之前普遍有一个“职业迷茫期”,大约1~2年的时间,他们不知道自己适合做什么工作,他们要么好久找不到工作,要么找到工作不久又离职了。对此,你有什么建议?

罗经纬:徐老师说得没错,包括很多留学生也找不到工作,美国规定留学生毕业后只能滞留一年,不少人滞留期过了也没有找到工作,只好回国找个学校教书。我没有什么好的建议,一技在手加上热爱应当没有错。

笔者:我曾经在我们学校行政管理专业的一个毕业班做调查,我问他们未来的梦想是什么,结果差不多有40%的女生想做“别墅女主人”。你的梦想是什么?你对师弟师妹有什么建议没有?

罗经纬:我没有什么建议,命运掌握在每个人自己手里。我的梦想是将来能够有自己的餐厅,完全符合自己风格的餐厅。

【访谈感想】

笔者在和罗经纬做第一次交流时得出的结论是“职业志趣决定成败”,3年之后的第二次交流,这个结论不仅未变,反而更强化了。

在酒店从事管理工作6年时间,罗经纬从来没有所谓“职业枯竭症”,他所体验到的只有“职业成就感”和“职业幸福感”,这种成就感和幸福感出自他的内心情绪对所从事职业的热爱,他所做的与他想做的以及他的天赋才能很好地融合在一起。用积极心理学的术语来说,罗经纬的成就感和幸福感来自于他“找到了自我”,他的“内在小孩”幸运地没有被外界所谓“高分”“重点大学”以及“好工作”压抑住。

原本打算用“职业志趣决定成败”做本文标题,最终我用了“兴趣工作,幸福一生”这个标题,我相信一个人“成败”的关键点在于他是否“幸福”。一个人如果找到自己是谁,最适合做什么事情,并因此而确定职业生涯规划,他决然不会迷茫,他因兴趣而工作,因工作而快乐。如果一生都能做自己喜欢做的事,谁不幸福呢?

1.兴趣比教育更为重要。“罗经纬现象”使我相信,兴趣比教育更为重要。一个学生,不管他接受的是职业教育还是普通教育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对自己所学的有没有兴趣。压抑自己的兴趣做一件事是非常痛苦的,如果一个学生耐着性子把自己厌恶的专业学了3~4年,其损失就不仅仅是时间了。其实,我发现周围有很多人从来都没有机会“做回自己”,他们把自己的兴趣隐藏起来,一辈子都在做自己不喜欢做的事情,虽然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复杂,但是自身不努力却是很悲哀的。

2.教育其实很简单。与罗经纬交谈时,他的爸爸妈妈对我强调说,他们很为罗经纬自豪。有这样的父母,作为儿子也应该感到自豪。事实上,不少做父母的本身就不知道“我是谁”,也不知道“什么是我喜欢做的事情”,他们名利心很重,只知道左顾右盼,看别人怎么评价,看社会流行什么,看什么最赚钱,看什么最能赢得别人的喝彩,于是把他们这些自私自利的名利心强加给孩子,堵住了孩子“做回自己”的道路,结果使孩子内心那个“真正的我”胎死腹中。社会上有很多人,外表很光鲜,但是内心却很痛苦,他们的痛苦在根本意义上来自于童年时期受到的伤害。所以,在我看来,教育其实很简单,就是给孩子提供一个能够激发他们“内在自我”(兴趣和天资)的环境,然而很多父母拒绝这样做,他们觉得这样做“耽搁了孩子”或者“让孩子输在了起跑线上”。

3.专业设置应以学生为本。与罗经纬的第二次访谈让我再次意识到,高校的专业设置应当回归到以“学生为本”这个轨道上来。现代人力资源理论使专业开发者越来越着眼于狭隘的“市场需求”,而逐渐让学生的职业志趣淡出视野。实质上,学生需求也是“市场”的一部分,但是高校依据“市场”设置专业的时候把“市场”狭隘化了,排除了学生的需求。强调“学生本位”的专业设置思想旨在把学生的职业志趣放在企业需求之前,这是符合人生存的终极意义的。从长远来看,这一思想更有利于企业实现人力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实现“学生本位”这一专业设置思想,首先要做到“宽进严出”,实行学分制管理。

4.职业规划教育应尽早实施。从罗经纬的成长经历中,我发现职业规划教育应当尽早实施。职业规划教育就是发现自我、了解自我、激发自我潜能并设计幸福生活的教育,只有当学生尽早了解自己的天资和兴趣,他们才能有内在的学习动机,而在未来的工作选择中能够熟练地取用天资,获得职业的幸福感,这样的教育必须尽早实施。按照学生的年龄特征,小学时期要逐渐让学生学会了解“我是谁”,初中时期就可以有一定量的职业规划教育了。小学语文常常让学生写“我的理想”的作文,大部分学生写的都是宏大的“社会流行理想”,比如像刘德华那样的大明星,或者像乔布斯那样的大企业家,要么就是像爱因斯坦那样的大科学家等等,许多语文教师却忽视了这个关键的教育契机。

5.职业教育的终极关怀是职业幸福感。职业教育是面向职业的教育,但不是面向某一些职业,而是面向所有职业的教育。哲学家杜威指出:“找出一个人适宜做的事业并且获得实行的机会,这是幸福的关键。”在杜威看来,职业是人追寻幸福生活的表现形态,一个人求得“有尊严的职业”和“工作过程的享受”,关键在于他是否能够找到那份属于自己的职业。这一点似乎过于理想化,因为使人“各得其所”实在太难了。杜威也承认,这是一种理想状态,现在的社会距离这样的状态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甚至完全实现这种纯粹的职业状态是不可能的。然而,我们绝对不能放弃理想的追求,在职业教育的教学过程中,应尽可能地给学生提供“求知的实践环境”,使学生个体在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其天赋才能和兴趣特长得以更好地利用,进而实现对于工作过程知识的“内在性控制”或“确定性把握”。

作者为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技术与职业教育研究所研究员

第一次访谈的对话摘录

徐:我调查了许多毕业生,发现现在大学生找工作比过去难多了。

罗:“僧多粥少”嘛!但是,就工作而言,我并不认为普通高校毕业生就好过高职院校毕业生,一个人的专业兴趣、工作机遇和自身努力都非常重要。如果我不喜欢某个专业,你硬让我读,结果我就为了拿到文凭在大学混到毕业,毕业后也就与所学专业拜拜了。

徐:你对“专业不对口”、“毕业即转行”、“坚持在本专业工作”这些问题怎么看?

罗:我认为兴趣是第一位的,不管你做什么工作,有兴趣就做得好,没有兴趣就没有前途。比如说,你考上了重点大学,学的专业自己很不喜欢,还不如我考上高职院学一个自己喜欢的专业呢。现在很多学生在大学读了三四年自己不喜欢的专业,简直就是浪费时间和金钱!其实他们毕业以后转行也很不容易,毕竟是自己不熟悉的领域,要从头开始。

徐:那么你坚持在酒店里干,肯定是对这个工作很有兴趣了。

罗:没错,我喜欢这种工作。我觉得对职业没有兴趣就没有好的态度,也没有好的成绩。

徐:原来呢,高考报志愿的时候就喜欢这种工作吗?

罗:那时候没有想这么具体,但是我当时填写的所有志愿都是“酒店管理”专业。我在饮食方面有天赋。

徐:当时被深职院录取了,心情怎样?

罗:肯定失落啦!虽然我更看重自己喜欢的专业,即使能够上本科,我也选择酒店管理专业,但是毕竟我上了职业学院啊,特别是看到同班同学上了重点大学的时候……不过,上学之后有两件事情改变了我对于深职院的消极情绪。第一件事是报名“迎新”时,师兄师姐们都很阳光很灿烂,他们都说深职院很好。第二件事给我印象更深,当时我们三个高中同学去深职院参观,其中一个哥们考上了深职院的四年制本科,但他很郁闷,就回去复读高三了。一年之后,他还是考入高职院校,上的是同样的专业,也许这就是命中注定吧。

徐:已经毕业3年了,现在回头去看,你在高职院的收获怎样?所学的东西对你现在工作帮助大吗?

罗:我感觉收获还是很大的。我们的专业实践多,在酒店里我上手很快;在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方面,学校也给予我们很多东西。我认为,高职院校和普通本科院校的重要区别就是,高职院校的专业技能性强,能够学用结合。现在的企业,看重员工的是实际工作能力,有能力就升迁,没有能力即使你是博士也不会重用你。但是,个人的专业兴趣很重要!收获大不大,首先看你对学这个专业有没有兴趣。

徐:还要有“职业志向”,这种“志向”就是自身的努力。就像你说的,“兴趣”可能有某种天赋因素在里面,天赋才能再加上自身的努力,不就等于成功吗?我建议,把“兴趣”改成“志趣”――“志趣决定成败”,你觉得呢?

罗:很好啊!

徐:当年读了重点大学的那些高中同学现在怎样?

罗:大部分都考上了研究生,而那些本科毕业后就去找工作的,也大都是专业不对口。

徐:你的意思是说,就业时“专业不对口”是个比较普遍的现象吗?

罗:也不能这么说,现在市场变化很大,找到一个与专业完全吻合的职业很难。但是我仍然坚持认为,一个人要有好的发展,所从事的职业要和感兴趣的专业基本吻合。而且,要接受该专业的继续教育。

徐:毕业后,你有没有继续进修?

罗:有啊,毕业一年后我又回到高职院读了酒店管理专业学位课程,这个课程班是高职院酒店管理专业与香港理工大学酒店管理专业合办的。我认为,回炉再提高非常重要,因为这个时候我对所从事的职业已经比较了解,所以学习目标明确,收获很大。我觉得我们的课程设置应该这样:大一学习基本理论,大二就出去实习,大三再回来深入学习理论,人的整个认识都不一样了。当然,兴趣是第一位的,如果不喜欢这个专业,实习都是走形式,当然没有什么收获了。我甚至觉得,高职院搞四年制最好:第一年学习基本理论,第二年进行工学结合的专业学习,第三年下到企业学习,第四年再回来深入学习理论。这样的效果肯定好。但是,第四年再回来学习的学生对老师的教学要求就高了,如果老师还是脱离工作实际的纯粹理论教学,肯定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

徐:不得了,变化很大呀!从谈话发现你都是一个高职教育专家了。

罗:老师把玩笑开大了。我喜欢酒店管理工作,在吧台进行调酒也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做好这样的工作我有成就感。我觉得,学习任何专业都能出成绩,关键看是否适合你,你有没有兴趣。不喜欢的专业,即使工作了,表面上看起来很风光,但是内心很痛苦,对于自己也没有发展前途。当年,很多上重点本科的同学,似乎在起跑线上比我领先了,但是从现在的工作情况来看,仍然和我在同一起跑线上,甚至还不如我。

徐:志趣决定成败!

罗:是啊!上本科、重点、名牌的确脸面有光,但是有很多人对他们所学的东西不感兴趣。我听说一些本科毕业生有“毕业恐惧证”,他们害怕毕业,害怕面对社会,所以就沉溺于网络。有些学生故意考试不及格,故意留级,他们想继续留在学校,他们不敢走向社会。

徐:聊了很多,你很有见解呀!我们今天得出了一个重要结论,就是“志趣决定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