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地理综合题命制的特点分析及突破训练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地理综合题命制的特点分析及突破训练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高考地理综合题一直是决定分数高低、考查能力的主要题型。从命题特点来看,具有一定规律可循。师生要加强研究,探寻答题规律,提高复习实效。

一、高考地理综合题的能力要求

高考地理综合题可分为学科内综合题、学科间综合题和选修综合题三种类型。综合题的能力要求比较高,主要侧重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描述和阐释问题的能力、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等。结合命题方式,具体要求归类如下。

1.阐释地理事象的形成原因。“识象”和“究理”是地理学习与考查的一项要求。地理学科要求学生对一些地理事物或地理现象的成因进行解释,从而推进学习不断深入,有时候还要求学生对地理事物的形成过程进行分析,对能力要求较高。

2.描述地理事物的分布特征。地理学科要求学生能够用简洁的文字语言描述地理事物在时间与空间上的分布特点。

3.对地理区位进行分析的能力。人文地理的主要内容是区位分析,主要包括农业、工业、城市、人口、交通、旅游等。高考地理综合题要求学生能够建立答题模式,并立足区域,从题图材料中提取自然的、社会经济的要素,进行整合与概括。

4.对新材料进行学习的能力。地理综合题会为考生提供丰富的信息,要求考生在限定时间内对题图材料进行现场学习,获取和解读信息,建立问题与材料的联系,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5.学会选择表达观点的能力。任何一种选择都可以从正面、负面进行辩证分析,综合题中有一类属于开放性试题,要求考生选择一种自己的观点,然后给出合理的理由。考生无论选择哪一种观点,只要合乎情理即可酌情得分。

二、高考地理综合题的命题特点

下面以2012年高考全国大纲文综卷中的一道综合题为例,分析高考综合题的命题特点。

【例题】36.阅读图文资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20世纪50年代以来,下图中我国境内某些区域建立了许多国营农场,引种优质长绒棉。目前,这些区域的棉区是我国最大的商品棉生产基地,种植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近年来,每至棉花收获季节,数十万外地民工前来这里采摘棉花。

(1)推断并说明这些国营农场的分布规律。分析这些地区种植优质长绒棉的有利条件。

(2)距消费市场较远却并未影响该区域商品棉销售,请解释原因。

(3)说明该区域商品棉生产的限制性因素。

(4)分析该区域过度扩大棉花种植面积对区域环境的影响。

参考答案:(1)分布规律:盆地周围绿洲地带(山前洪积—冲积扇地带)。有利条件:(棉花生长期长)光照充足,热量充足,有灌溉条件。(2)交通条件改善;棉花易储存、易运输,棉花品质优良(我国最大的优质长绒棉生产基地);市场需求量大。(3)劳动力不足,在棉花采摘期尤为突出;气候干旱(降水稀少),水资源有限。(4)过度扩大棉花种植面积,会过度消耗水资源,导致河流下游水量大减甚至断流;荒漠化扩展、绿洲消失(生态环境恶化);灌溉用水过量(与排水失衡),会引起地下水位上升,(造成盐分在土壤表层积累)引发土壤的次生盐碱化。

1.题材与问题都围绕同一主题设置。优秀的高考试题都围绕同一主题设置问题,论证和探讨这些地理问题时,要将与之无关的素材全部剔除。试题一般选取某一农产品或工业产品为主题,要求考生深入探讨与之相关的地理要素及相互关系。从命题呈现来看,试题多选取农产品主题,究其原因是农产品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密切,如上面试题围绕的就是棉花种植这一主题。

2.问题与材料紧密联系,逐层深入。高考命题特别关注对“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的考查。因此,在处理信息与设置问题时,既要隐藏部分信息,又要搭建信息联系,为考生答题提供参考、依据,让其由已知信息推导未知信息。综合题的各问题之间也是有联系的,一般是由浅入深、逐层深入。如本题探讨的问题依次是:棉花(农场)分布及种植条件、棉花销售、区域棉花生产的限制性因素、过度种植棉花的环境影响。从单一的棉花种植谈起,考查了区域的主要特征,如气候干旱。区域气候干旱(指降水不足)是区域农业、工业、人口、城市、经济发展的限制性因素。

3.试题是对考生的思维品质进行检验。区域性与综合性是地理学科的两大特点,在对考生思维考查方面主要表现为空间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让考生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进行空间定位,根据所在区域再现区域的相关知识,根据问题的指向构建题目与所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准确把握命题者意图,从而实现对考生思维品质的检验。另外,在具体问题的分析中,一定要正确理解考查方向,思路决定分数。如第(2)题考查的是商品棉的销售问题:一是外在条件,如市场和交通,二是棉花本身条件,如品质优良、易储存运输。

4.要求在问题的指导语下规范作答。在高考命题中,问题中一般都有明确的指导语,考生一定要在指导语下作答题目,否则,不仅偏离方向,而且会浪费时间。常用的指导语有:指出、说明、概述、描述、简述、阐述、分析、对比、评价等。学生要明确哪一类指导语应该怎样答。如“说明”——不仅要说出什么,还要指出为什么;“分析”——要运用材料,依据原理,得出结论。

三、突破训练

1.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桑蚕的适养温度为20℃~30℃,生长周期约l个月。桑蚕的饲养需要投入的劳动量较大。我国桑树分布广泛,是世界重要的桑蚕丝生产及其产品出口国,太湖平原、四川盆地和珠江三角洲是我国传统的桑蚕丝主产区。自20世纪末,我国桑蚕养殖业开始了空间转移。下图示意我国2000年与2007年桑蚕茧产量(产量大于0.1吨)的省区分布。

(1)据图简述我国桑蚕养殖业的发展特点。

(2)简述广西桑蚕业迅速发展的优势地理条件。

(3)有人建议贵州向广西学习,大力发展桑蚕业。你是否赞成?简述理由。

2.阅读图文资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珍珠是一种有机宝石,产在蚌类软体动物体内,由于内分泌作用而生成的含碳酸钙的矿物珠粒。水温在15℃~30℃内,育珠蚌生长和发育正常,珍珠质分泌旺盛,珍珠生长快。

甲国(下图所示)盛产天然海水珍珠久负盛名。世界上很多国家的珍珠养殖需要1—2年才能收获,但是在甲国,每3—6个月就能收获一次,所产珍珠不仅产量大,品质也佳。

20世纪60年代初期以前,采珠业曾经是甲国的支柱产业,之后,采珠业迅速衰退。2007年在该国首都召开了第一届国际珍珠会议,其主要目的之一就是要重振该国的珍珠产业。

(1)依提供信息,简述甲国盛产天然海水珍珠的有利自然条件。

(2)简要说明进入20世纪60年代甲国采珠业迅速衰退的主要原因,并指出该国对外贸易必经海上通道(M海峡)的名称。

(3)对重振该国的珍珠产业,尝试提出你的建议。

3.阅读图文资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原产于南美洲的马铃薯,至今已成为世界各国饮食和烹饪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是仅次于小麦、稻米和玉米的全球第四大粮食作物。由于它的产量高、营养丰富、对环境的适应性较强,现已遍布世界各地。中国是马铃薯种植面积和产量居世界前列的国家。

(1)概述我国马铃薯优势分布区自然地理环境的主要特点。

(2)简要说明播种马铃薯时多采用培土起垄种植及地垄多为南北走向的原因。

(3)简述近年来我国马铃薯产业发展迅速的原因。

参考答案:1.(1)①全国总量增长较快;传统主产区中,珠江三角洲发展较快,其他发展缓慢;广西迅速发展,成为最大的桑蚕养殖省区;其余省区(大于0.1吨)多数有发展,只有新疆减产较大。②东部原产量大,增长量较少;中部有明显增长,但总产量相比不大;西部以广西为代表增长迅速;主产区由东部转移到西部(总产量2000年以东部最多,2007年以西部最多)。(2)热量资源丰富(纬度较低);劳动力丰富且价格较低;离珠江三角洲较近,便于引进生产技术(经验)。(3)赞成。理由:经济较落后,耕地较少,有大量剩余劳动力,热量条件好等。或不赞成。理由:地势较高,交通不便,离市场较远,与广西竞争处于劣势等。

2.(1)甲国地处副热带沿海地区(热带沙漠气候区),海水温度适宜;海岸线漫长,沿海大陆架(滩涂)广阔低缓。(2)发现油气田并大量开采,沿海水质发生变化,从业人员减少。M海峡为霍尔木兹海峡。(3)加强与临海国家的合作,防治海水污染;加大资金与科技投入,提高珍珠养殖技术;积极开拓市场等。(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

3.(1)地表起伏较大,地形类型多样,地质条件较复杂(地处我国地势第一、二级或第二、三级阶梯附近);多为大河中游地区,植被覆盖率较低。(2)增加表土厚度、疏松结构排水透气,利于出苗;受光均匀,地温一致,出苗整齐。(3)在我国适宜种植马铃薯的地区面积广大(马铃薯对环境的适应性强,市场需求量大),在现有耕地大部分干旱缺水的情况下,发展高效节水农业只有种植马铃薯才能获得高产(利于确保粮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