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立足语文课堂,提高学生解答阅读理解题的能力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从各地的小学语文质量检测试卷中,我们不难发现:阅读理解题学生失分较多。如何提高学生解答阅读理解题的能力?笔者认为,应该立足语文课堂,提高学生解答阅读理解题的能力。
一、精心设计问题
美国一位教育学专家认为:“提问是教师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以及推动学生实现预期目标的基本控制。”因此,语文教师应精心设计阅读理解题,以提问促思维,以思维促语言的表达。
阅读理解题的设计要突出每课时的教学目标,因为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和灵魂,也是质量检测的依据,在教学活动中起着指向作用。
阅读理解题的设计,题型要多样,形式要新颖,要具有启发性,要以整体的、联系的、全面的观点为指导思想,充分体现教材中字、词、句、段、篇、写之间的联系;要有一定的代表性,注意由浅入深,由表及里,讲究层次,以便清晰地展开教学过程。
二、传授答题方法
语文课上,教师应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传授一些解答阅读理解题的方法和技巧,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
1.答题之前,要多读文章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各学段可以有所侧重,但不应把它们机械地割裂开来。我们知道,理解与感悟的关键又在于读,读不通顺、读不明白,就无法进行理解和感悟。因此,解答阅读理解题前,必须让学生用不同的形式多读,理解文章意思。古人所说的“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也就是这个道理。
2.审清题意,对问题要“定格”
为了便于课堂训练,阅读理解题要以具体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教学时,教师要指导学生仔细读题,理解题意,把握要求;引导学生找准阅读理解题中的关键词,然后到文中找到涉及问题关键词的句段,即找准问题的所在位置,对问题进行“定格”。
如一位老师教学《小壁虎借尾巴》一课时,出示了这样一个阅读理解题:小壁虎想借一条尾巴,它有没有借到呢?为什么?老师指导学生仔细读题,理解题意,通过审题,学生明白了问题的关键词是“有没有借到和为什么”,然后引导学生读书,在文中找到涉及问题关键词的句段。学生通过读,找到了第二自然段为涉及问题关键词的句段。这就找到了问题的位置,做到了对问题的“定格”。
3.找准位置,对答案要“定格”
题目出自文章,答案一般来说,也是源自文章具体内容,不会纯粹是出题者的主观臆想。有时文章会直接呈现答案,有时只提供了部分答案,有时只给出了思考的线索和方向……答案或提示一般就在涉及问题关键词句段前后的位置,因此要引导学生联系涉及问题关键词句段的上下文,在上下文中找准位置,对答案“定格”。
如前例中,学生找到第二自然段为涉及问题关键词的句段,只要引导学生读一读下文的第三、四、五自然段,让学生体会,“答案”就自然而然地找到了。这就做到了对问题答案的“定格”。
三、学会推敲答案
目前不少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所说的阅读理解题的答案,缺乏适当的指导,对一些答非所问,句子不完整, 遣词造句不妥帖、啰唆、重复,甚至语序混乱,张冠李戴等现象,也同样或一味称好、或不予表态,这种做法不但会影响和阻碍学生的思维和语言的发展,还会影响学生语文成绩的提高。语文课上,教师应对学生的答案给予指导,不仅要正确,而且要精练。
一位老师教《小壁虎借尾巴》一文时,对“小壁虎想借一条尾巴,它有没有借到呢?为什么”这个关键问题,是这样引导学生推敲答案的:
师:小壁虎向谁借尾巴?
生:小壁虎向小鱼借尾巴、向老黄牛借尾巴、向小燕子去借尾巴。
师:你的意思说对了,但句子有点啰唆。你能说得简练点吗?
生:小壁虎向小鱼、老黄牛、小燕子去借尾巴。
师:改得很好,去掉两个“向”和两个“借尾巴”,意思就表达得更清楚了。以后同学们要注意语言精练。
师:那么小壁虎有没有借到尾巴呢?为什么?
生:小壁虎没有借到尾巴,因为它们都不肯借。
师:你的回答很简洁,但是这里要把它们为什么不肯借尾巴的原因说清楚呀。
生:小壁虎没有借到尾巴。因为小鱼说:“不行,我要用尾巴泼水呢。”老黄牛说:“不行啊,我要用尾巴赶蝇子呢。”燕子说:“不行啊,我飞的时候,要用尾巴掌握方向呢。”
师:你讲得不错,说明看书比较认真,把它们不肯借尾巴的原话都找到了。能不能根据这些原话,用自己的话来概括一下呢?
生:小壁虎没有借到尾巴,因为它们的尾巴各有各的用处。小鱼要用尾巴泼水,老黄牛要用尾巴赶蝇子,小燕子飞行时要用尾巴掌握方向。
师:你回答得真精彩,不但语言准确,而且概括出了小壁虎没借到尾巴的原因。其中有一句话对小鱼、老黄牛、小燕子为什么不借尾巴的原因作了总的概括,你知道是哪一句话吗?
生:它们的尾巴各有各的用处。
师:你听得真仔细……
这一教学环节,由浅入深,环环紧扣,步步深入。老师时而点拨,时而引导,时而鼓励,其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了充分的显示。学生从中学会了如何将阅读理解题的答案说得紧扣题意,语句说得完整、简练、流畅。
提高学生解答阅读理解题的能力,非一日之功,只有从一年级抓起,通过每节语文课有目的地、长期地、反复地练习,才能达到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