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建立在生活之上的小学数学学习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建立在生活之上的小学数学学习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小学生正处于天真烂漫的年龄,爱玩、好动是儿童的天性。如果教师过分追求课堂的严肃、有序,会在一定程度上遏制学生的学习热情。因此,教师善于利用生活资源,营造既活泼又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教学情景,让学生在在轻松、快乐中学习,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

一 依托教材资源学习数学

教师在数学教育中,要把数学知识融入到学生熟悉的生活中,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借助已有的生活经验学习知识。

1.使教材生活化。数学知识源于生活,也只有扎根于生活的土壤,数学才会有强大的生命力。小学数学学习内容要与生活紧密联系,在教学这些内容时,如果能充分与生活经验结合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能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从而喜欢学习数学。在教学“克、千克的认识”时,让学生回家找一些食品包装带到课堂上,交流自己认识的质量单位,然后掂一掂,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

2.使教材情趣化。儿童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以我为中心”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他们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其对所学知识的感兴趣程度。如果能合理地创设教学情境,往往能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在教“对称”知识时,请学生到讲台上做动作来强化对称现象,让学生亲手剪出“双喜”字,在动手实践中动脑学习,掌握对称的知识。这样的学习具有情趣化,能使学生全身心投入数学学习中,用心发现,用心思考,从而产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二 从学生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引入新知

数学来源于生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素材,从学生的生活实际中引出数学知识,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就在自己的身边,自己的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问题,自己的生活实际与数学知识本身就是融为一体的。

例如,在教学“圆的认识”时,我是这样导入的:我问学生:“在生活中,你们见到过哪些物体上有圆”?学生举了很多例子:圆桌的桌面是圆的,一元钱硬币的面是圆的,光盘是圆的,汽车的轮胎是圆的……我又问:“车轮为什么要做成圆的而不做成正方形的和椭圆形的?”学生回答:“做成正方形和椭圆形的车轮滚动起来就不平稳。”“为什么做成圆形的车轮滚动起来就平稳呢?”我的追问令学生难以用学过的知识做出科学、准确的回答。我就此引入新课:“今天研究了圆的特征,同学们就会对这个问题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学生带着寻求实际问题答案的急切心情进入了新课的学习。

教师善于把抽象的数学问题转化为学生熟知的日常生活现象,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背景出发,使学生看到所学的数学知识就是发生在自己周围的事情,体会到生活中处处离不开数学,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这样能更好地激发起学生爱数学、学数学的极大兴趣,达到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目的。

三 捕捉生活资源学习数学

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学习体验,捕捉贴近学生的生活素材,选取学生生活中熟悉的教学资源,采撷生活中的数学实例,挖掘生活中的数学原型,让学生体会到生动有趣、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中蕴含着丰富的数学知识,以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教学“长方形的面、边、顶点以及长方体的长、宽、高”的知识时,在讲课前,让每个学生准备一个苹果,一把小刀,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实践操作。先在苹果的三分之一处垂直切一刀,切出一个平面,学生接触了面,认识了面。再把苹果向左旋转90 度,垂直切了第二刀,此时出现了第二个面,并且学生发现两个面之间还夹着一条边,教师点拨:这条边可以换个说法,称它为“棱”,学生认识棱。然后把苹果上面横切一刀,这时一共发现了三个面,同时出现了三条棱,学生又发现三条棱相交成一个点,教师引导:这个交点叫做顶点,把相交于这个顶点的三条棱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由此,学生自然地知道了什么叫做长方体的长、宽和高。很简单的三刀,一刀切出了面,两刀切出了棱,三刀切出了顶点,通过一系列的操作,学生建立了面、棱、顶点以及长、高、宽的空间概念。整节课学生玩得开心,学得愉快,课堂气氛活跃。改变了以往枯燥乏味的被动式教学,每一个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去,圆满地完成了整节课的学习任务。

四 引导学生留心生活中的数学资源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生所要学习的内容和其所熟悉的生活越贴近,学生接纳知识的自觉性就越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从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引入,使学生留心观察,在理解所学知识的同时,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教学长度单位“千米、米、分米、厘米”时,笔者带领学生开展实践活动,参观立交桥,让学生身临其境,直接观察。学生发现每座立交桥上都有一个5 米或3.2 米的圆牌标志,它反映的是桥洞的高度。类似标志还有“100T”,表示桥的承受力。课后,笔者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观察家里的汽车或者摩托车上的里程表,了解时速等知识。实践证明,适当的社会实践会给学生带来极大的兴趣,学到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

五 教学情境游戏化,“玩” 中领悟

儿童的天性是好玩、好动、好奇、好胜,喜欢做游戏,有些游戏他们是天天玩,反复做,依然乐此不疲,在教学中把游戏引入课堂比课外的参与更有吸引力。因此,课堂中教师要创设一个与学生知识背景密切相关,又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情境,通过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游戏中动手、动脑、动口,主动学习。同时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自主调动已有的知识,经验去体验和理解知识,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在乐中学。如在学习《两步应用题》时,我先问学生:“同学们,你们乘过公共汽车吗?下面我们就来做'乘公共汽车'的游戏。”然后就地取材,用讲台当汽车,教师当售票员,介绍清楚游戏的规则(先由12名学生上来乘坐“公共汽车”,到站后下去8人,然后又上来5人),最后组织学生进行游戏。由于学生身临其境,有深切的体验和感受,很快就编出了两步计算应用题,并说出了解题步骤,算出了正确答案。这样把抽象的数学知识游戏化,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又在快乐中学习了知识,训练了技能,开发了智力,培养了创新意识,可谓一举多得,使学生在游戏的活动中不知不觉地走人数学王国,领略数学知识的乐趣。

总之,要以快乐为抓手,多方整合教学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爱上数学,为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