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基于审美理论的教学设计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基于审美理论的教学设计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审美理论与教育教学理论的结合在教育界激起了教学设计变革的热潮,也给素质教育提高学习者创新力提供了新的途径。本文以双主教学模式为基础,结合学习者审美心理过程建构审美式教学设计模式。审美式教学设计模式是具有创新性、丰富性、实用性的新型教学设计模式。

关键词: 审美教育 教学设计 审美式教学设计模式

一、引言

随着心理学教育学研究的深入,教学设计的发展和完善成为国内外教育界共同关注和研究的课题。审美理论与教学设计的结合是教学设计理论与实践发展的需求,是教学设计自身完善发展的必然要求。21世纪以来,审美教育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进一步推动了教学设计的研究发展。美育与学科整合,即在教育教学中贯穿美学思想和审美理念,使学生学习与审美活动相结合,达到教学与审美的和谐统一,从而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的提高,审美情趣的健康发展。这就要求教学者及教育研究者进行教学设计的改革,即在现有的教学设计理论下结合审美理论,建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以达到学习者多元化发展的要求,促使学习者审美需要的满足,从根本上提高学习者的综合素质。

本文主要从审美理论的角度来进行教学设计的研究探讨,力求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教学设计研究。

二、审美基本理论探讨

(一)审美教育的概念

审美教育理论的提出者是拥有“现代审美教育之父”称号的德国著名美学家席勒。席勒指出审美教育是“促进鉴赏力和美的教育”,是“培养我们的感性和精神力量的整体达到尽可能的和谐”的教育。他在《审美教育书简》中指出:“有促进健康的教育,有促进认识的教育,有促进道德的教育,还有促进鉴赏力和美的教育。这最后一种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我们的感性和精神力量的整体达到尽可能和谐。”并开辟了以“感性和精神力量的整体”和谐发展为理念的现代审美教育模式。简而言之,审美教育就是一种以情感为中介,在个体自由的状态下进行的以达到感性与理性、情感与理智意志相统一的审美享受的特殊教育方式。

(二)审美与学习的相关性

学习是人类个体自身发展的实践活动,而审美也是人类对客观物体及自身的发现和欣赏。因此,审美与学习有着密切的关系。

1.学习的过程也是审美的过程。在学习过程中,学习的对象与内容、学习的方法及学习的结果都同审美的过程息息相关。审美的实践即是学习的实践。

2.实践的过程是主体借助于一定的物质手段对物质客体的改造过程。审美实践与学习实践都属于实践活动,目的和结果也是一致的,同时审美实践与学习实践的主体都是学习者。

三、审美式教学设计及其模式

(一)审美式教学设计的内涵和特征

审美式教学设计,就是教学者按照一定的审美理想,采用系统科学的方法,运用现代审美教育理论、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的原理,有计划、有目的地运用美的教学媒介,以审美的态度来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策略和教学评价等进行具体计划的过程。其根本目的是获得解决教学问题的优化方法和策略,促进学习者的学习和审美情趣及能力的健康发展,建构和完善学习者的审美心理结构。

审美式教学设计具备的主要特征如下:

1.审美式教学设计是艺术性与科学性的深层整合

审美就是艺术性的体现,而教学设计又是科学严谨的。审美式教学设计是以现代审美教育理论,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为理论基础,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教学设计,是艺术性与科学性的深层整合。

2.审美式教学设计是发展性和开放性的和谐统一

审美式教学设计具有强大的发展空间,对研究者和教学者来说是开放性的,其自身的发展需要研究者和教学者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充实。因此,审美式教学设计是发展性和开放性的和谐统一。

3.审美式教学设计是教学活动与审美活动的自然结合

审美式教学设计首先是一种教学活动,是教学者为实现教学目标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及教学内容、结构、方法的设计;审美式教学设计也是人类的审美活动其力求使学习者在教学活动中获得知识与技能,发展智力与身心,同时获得审美享受,提高审美情趣。

总之,审美式教学设计是科学性与艺术性、发展性与开放性、教育性与审美性的完美结合,是真善美的统一。

(二)审美式教学设计模式

我根据学习者审美心理结构的特点,结合学习者审美心理过程,以审美教育理论、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为指导,以何克抗等教学专家提出的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双主教学设计模式为基础,在教学设计中纳入审美活动的元素后提出了审美式教学设计模式。

1.审美式教学设计模式图及简析

(sheet1 the mode of instructional design based on aesthetics)

审美式教学设计模式是根据学习者的审美心理结构的特点,结合学习者审美心理过程,在审美教育理论、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的支持下进行的研究。

首先,在教学设计之前,要进行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及学习者特征分析。审美式教学设计模式所确定的教学目标与其他教学设计模式所确定的教学目标是不同的,它在强调知识与技能的同时,也注重学习者的情感培养这一目标。在学习者特征分析中,不仅要了解学习者的基础知识和认知能力,而且要了解学习者的审美经验和审美心理结构,并结合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相关的教学媒体等。

其次,根据教学内容和认知结构变量决定阶段教学,即指在教学的每一个阶段中以何种教学方式为主。在教学设计过程中,贯穿审美要素,即是以学习者审美心理过程来进行教学设计。在人类审美过程中作为心理功能发挥作用的主要包括两个系列的心理因素:审美的认知心理和审美的价值心理。如在“发现式”教学中,情境的创设与信息资源的提供就应按照学习者的审美期待进行。教学者在教学设计时应选择合适的教学媒体创设愉悦的教学情境,提供丰富而具有美感的信息资源的媒材,使学习者在一个愉悦的情景中感受教学的美,激发学习者的审美需求和审美冲动,从而促使学习者注意力的集中、智力与能力的统一,进而促进教学顺利高效地进行。

最后,教学评价与审美判断之后,如若教学设计不能达到教学目标和教学效果,则对教学方式进行修改或者采用其他补充的教学策略以促使教学设计的优化。如果教学评价与审美判断结果达到教学目标与效果就可以适时地根据需要进行教学结果实践和审美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中,进一步促使学习者知识技能的内化,审美情趣的升华,认知能力和审美心理结构的建构。

由图1的审美式教学设计模式可知,审美及立美(审美的实践)贯穿于教学的始终,无论在教学的阶段中以何种教学方式为主都应考虑到审美教育对教学的影响和作用。教学者就应该在教学中着重培养学习者审美心理的建构,培养学习者敏锐的感知能力、丰富的想象能力和内在情感及透彻的理解力。

2.审美式教学设计的相关策略

前面提出了审美式教学设计模式,在实际应用中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分析教学内容,确定教学目标。

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进行教学内容的分析,确定教学的顺序、学习的主题。在进行教学时,教师应考虑学科的特点,结合该学科的基本概念、规律、法则等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

(2)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挖掘学生的审美情趣。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自身知识的积极构建者。在教学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挖掘学生的审美情趣;坚持学生是教育主体的观念,在教学中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他们的自主意识和审美意识。在具体教学设计时要从学生的角度设计教学,结合学习者已有的经验和知识结构开发课程资源。在选择和组织教学材料方面,教师应充分考虑到材料内容同学习者各种特征的和谐。同时也要注意个别差异,由于每个学习者的知识基础、认知结构和审美心理结构都有所不同,因此在教学设计时,教师应多加注意学生的差异性,同时兼顾他们的共性,从而推动学生个性化发展。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3)选择教学媒体,创设美的教学情境。

在教学过程中,媒体的选择直接影响教学结果。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学习者特征选择合适的媒材,并使用合适的载体进行呈现,从而创设美的教学情境,满足学生的审美情感,进而促使学生建构审美心理。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充分考虑教学的各个环节和目标,根据不同的需要来选择媒材和相应的载体。

教学情境的创设在教学和学习中都有很重要的作用。美的情境创设不仅有助于反映新旧知识的联系,满足学生的审美愉悦,从而促进学生知识的重组与改造,而且有益于学习者的同化和顺应,帮助学习者进行思维联想,更能提高教学效率和学习效率。

(4)注重教学方法,设计美的活动。

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教师应合理安排教学方法。针对不同的学习目标和内容采用教师讲授、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等方法;不同的学习方法设计不同的教学活动,但这些活动一定都要满足学习者的审美需要。设计美的活动要注意活动的各个环节的均衡安排,保持节奏的鲜明及各环节之间流畅的衔接。同时,活动的形式也应富于变化和丰富,活动结构完备统一。

(5)进行教学评价与审美实践。

审美实践也就是学习实践。这一环节可以设计在教学过程之中,也可以放置于教学完成之后进行练习与实践,这取决于相关的教学内容和目标要求。教学评价要与审美实践相结合。

总之,审美式教学设计无论就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活动设计都应遵循多样统一、和谐鲜明的审美原则,根据学习者审美心理建构的过程进行教学设计安排。

四、结语

本文通过对基于审美理论教学设计研究,探讨审美的基本理论、审美同学习的关系,以及新课程下的主要教学设计模式和策略,进而提出审美式教学设计模式和相关策略,但仅是就审美式教学设计的初步探讨和研究,还有许多不尽详细和尚待挖掘的地方。教学设计研究处于不断发展和完善中,相信对于更好地培养学习者创新能力及解决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也会有更完备和具体的教学设计理论和模式出现。

参考文献:

[1]李峰,吕卫东主编.美学概论.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4.8.

[2]刘叔成,夏放之,楼昔勇等.美学基本原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2.

[3]弗里德里希・席勒.审美教育书简.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1.

[4]戚廷贵主编.美学:审美理论.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3.

[5]何克抗,郑永柏,谢幼如编著.教学系统设计.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7.

[6]孙俊三.教育过程的美学意蕴.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3.

[7]陈泓茹.“寓教于乐”与审美教育.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艺术百家》,2007,(1),(总94),文章编号:1003-9104(2007)01-0134-03.

[8]李如密.国内外教学美学研究状况及存在问题.教育学术月刊,2008.1.

[9]Gustafson,K.L.Survey of instructional development models.(2nd ed.)[with an annotated ERIC bibliography by G.C.Powell].Syracuse University:ERIC ClearinghOuse on Information Resources.(IR-91),1991.

[10]Rosenberg,M.J.e-Learning:Strategies for delivering knowledge in the digital age.New York:McGraw Hill,2001.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