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网络社会背景下“90后”大学生思想行为特征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在我国网络极速发展的背景下,“90后”大学生深受网络发展的影响,具有一定网络属性。本文给予“90后”大学生网络属性定位,分析网络环境对于“90后”大学生产生的正负两面影响,总结出“90后”大学生思想行为特征。
关键词 网络 “90后”大学生 思想行为特征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90后”逐步成为高等教育的受众群体,身上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伴随着我国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发展成长的一代,网络的烙印成就了“90后”全新的网络文化视角,其个的独特性,给高校育人工作带来新挑战。
1 “90后”大学生的网络属性定位
人的本质属性一直以来是人类学家和社会学家争论的重点,大致从人的自然性、社会性和精神性角度来研究。随着时代变迁,网络在人们学习、工作和生活中逐渐扮演重要角色,有别于大自然、社会等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网络不仅成为大学生汲取知识和信息的重要渠道,也对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本研究针对“90后”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显示, 100%的被访者在学习生活中使用网络,96.23%的被访者有每天上网的习惯,86%的受访者喜欢网络购物,83%的被访者手机挂网时间超过8个小时,以便随时查阅和更新微博信息、状态等。由此可见,对于网络的适应和使用已经成为“90后”大学生的一项基本属性。本研究将大学生过分依赖网络的现象定性为“90后”大学生的网络属性,具体表述为“90后”大学生总是生活在网络环境中,通过网络强大的支持平台开展思想学习、工作和生活等行为活动,区别于传统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方式,依赖于网络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形成网络时代新的思想行为特征。
2 网络环境对“90后”大学生思想行为的影响
2.1 积极影响
(1)开阔学生的视野面,提升自我学习和教育的水平。网络包罗万象,信息更加丰富,知识素材更加鲜明。大学生可在较短时间内接受大量知识,有别传统的知识传授模式,大学生的视野面空前开阔。公开课、知名高校的精品课程等网络资源异常丰富,对大学生的专业学习具有相当强的延伸性。同学们可以在网络上找到专业学习相关的内容,极大地提高了大学生自我学习、自我教育的水平。
(2)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利于正能量在群体之间辐射。微博等新媒体建设日趋完善,社会监督呈网络化态势发展。社会热点问题借助于新媒体力量得以快速传播,获取信息的门槛儿降低。在访谈中发现,当代青年学子在面对网络热点时,能够表现出较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时事热点尤其主流提倡的正能量,借助大学生强大的QQ群、微博、飞信群、微信、人人网等网络平台,在当代大学生群体之间迅速辐射。
(3)提高学生的兴趣度,增强了思维的活跃和互动性。网络资源直观、生动、有趣,日新月异,能够激发大学生的兴趣。博客、论坛、网络社区等网络平台为大学生提供交流机会,并且也是思维碰撞的场合。受教育资源和传统意识等因素的影响,课堂的古板和乏趣,无法调动学习热情与激情,人才培养效率低下和教育资源浪费严重。网络的优势表现为随时的交流和思维碰撞,有利于思维的活跃和互动。
2.2 消极影响
(1)网络信息良莠不齐,造成大学生的认知偏差。网络的开放和包容决定网络信息的复杂性,网络监管的难度和法律法规的缺失,导致网络信息良莠不齐。开放的环境,自由的上传、阅读和下载,使得大量不良信息侵蚀当代青年学子,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理想信念产生较大影响。加上大学生的单纯与经验缺乏,容易对于一些负面信息产生信任,从而影响自己的认知判断,导致认知偏差。
(2)价值冲突现象增多,误导价值观的建立方向。随着世界新格局的演变和形成,国内外环境日益复杂,各种思想和价值观发生冲突,交织于网络。对于涉世未深的大学生来说,其思想和价值观尚不成熟,容易受到影响,能够影响其价值判断,进而会误导其价值观的方向性。网络的虚拟性、人机交往的随意性,使得网络随时可以成为居心叵测的人们的“推手”,误导青年学子,摧毁他们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3)网络成瘾问题严重,影响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大学生网络成瘾问题已经成为高校育人的一个重要障碍。网络游戏是主要因素之一,沉迷于网络游戏,身体、眼睛、手足和大脑长时间处于亢奋和紧张状态,得不到充分休息,导致体能下降、生活规律失调等,健康程度不容乐观。迷恋网络游戏,限制了大学生的学业和专业发展。不少学生因网络成瘾完不成学业,退学或无法毕业,侵害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3 “90后”大学生思想行为特征分析
3.1 价值观念多元化、自我意识强
随着世界文化的相互融合与渗透,社会意识呈现多样化趋势。网络作为文化传播的主要载体,本身就是一个价值观念碰撞的“车间”,各种文化在这个大“车间”里被加工成更为复杂的价值体系。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没有定型的大学生是网络的活跃群体,置身这个大“车间”里,理想信念模糊,极容易受网络多元价值环境影响。“90后”大学生的价值取向中表现出理性、务实、自我、功利化等特点。“90后”大学生生活在市场经济飞速发展、改革开放深入推进的年代,大众媒体、新媒体、自媒体的发展不断挤压主导型社会舆论的生存空间、传播渠道,导致其主导功能的弱化。“90后”大学生从网络上获取的信息存在大量的负面性素材,加上“独一代”、“独二代”的家庭结构,“90后”大学生作为“6+1集体”的核心,自我意识较强,面对取舍决断时以自我为中心,不顾他人感受。大学生杀人事件、不断发生的同学间冲突就是最好的印证。①
3.2 知识信息较丰富,辨别能力差
随着网络技术的进步,网络几乎是“万能”的。网络上的海量信息资源,可以让大家迅速获取信息。经济社会的进步,使得“90后”拥有前人难以赶超的电子设备。电脑、智能手机、iPad成了许多大学生的“必备三件套”,随时随地可以使用的无线网络,助力自主学习。在调查中发现,90%的大学生习惯从网络中获取信息知识。提及一个专业词汇或被要求写一篇课程论文,他们首先想到的就是 “百度一下”,通过“复制+粘贴”将内容照抄照搬,不考察信息的准确性和规范性,缺乏相应的辨别能力。网络的开发性导致一些消极、负面的思想和观点存在,给“90后”大学生辨别真伪、善恶的能力提出极大的挑战。
3.3 人际交往能力差,孤独感较强
生活于网络世界的“90后”长期处于人机交流的环境,对其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极易导致人际交往能力下降、身份观念淡化、人际关系紧张、自我意识独尊等问题。他们从小生活在人为的“理想”环境中,缺乏人际交往训练和现实环境磨练。②这也是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笔者在工作中经常遇到一些存在心理问题的同学,发现他们存在较强的孤独感。究其原因,主要是他们习惯于虚幻的网络世界,面临现实生活中复杂的人际关系,内心表现出陌生感和恐惧感。惧怕接触现实,进而产生人际交往的惰性心理。情感上无处可以倾诉,也就导致孤独感的泛滥。
基金项目:本文系天津科技大学科学研究基金资助项目“基于网络视角的‘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项目编号:20110305)和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资助项目“基于网络视角的‘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编号:LX2012Y107)的阶段性成果
注释
① 万美容,曾兰.“90后”大学生思想行为特点及其引导策略[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8).
② 徐俊川.论当代90后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J].湖北社会科学,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