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好莱坞的抗战“神剧”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好莱坞的抗战“神剧”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不久前,有人发现了一部1944年的好莱坞电影《龙种》,凯瑟琳・赫本主演。她扮演一个当年的中国新女性,生活在田园风情十足的中国农村。自然,幸福美满不可能长久,很快日本鬼子打了进来,借用一首爱国歌曲,“若是那豺狼来了,迎接它的有猎枪”,鬼子的暴行遭到了中国人民的抵抗。

该片一点也不“神”,只因中国荧屏近来流行抗战神剧,这部二战期间老美拍摄的中国人民抗日影片就被强硬贴上了“神剧”这个标签。该片的发现者和传播者显然对好莱坞历史所知甚微,于是奔走相告,号召大家来看一部都以为很雷人的影片。看了才明白,该片一点不雷人,简直够得上咱们主旋律的标准――除了片中的中国人全是高鼻子洋人演的。

要说《龙种》,先得说一说原著作者赛珍珠。她一生大部分时间生活在中国,从小行走于双语世界,一个是“我父母那很小、很干净的白人世界”,另一个是“很快乐、很有爱心、但不太干净的中国人的世界”。那个年代,洋人一般把中国人当作下人,但她父母一直教育她要平等对待中国人。赛珍珠对中国人的描写,从现在的眼光看虽然说不上特别深刻,但起码是给予尊严的,这要比渲染异国情调高级得多。1938年,赛珍珠荣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词强调了“她对中国农村生活极其丰富及史诗般的描写”。此前,她的小说《大地》已在美国畅销,并于1937年被搬上美国银幕,并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影片的提名。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大地》都要比《龙种》更具水准,单是那蝗虫袭击庄稼的镜头,绝不输给今天的电脑特效。

从这两部影片可看出,好莱坞的制作水准绝不是今天才有的。虽然这两部片子基本都在美国拍摄,但中国的景色从小桥稻田到雕花窗户,细节非常认真。不过有点不大顺眼的,是白人化妆成黄种人,行话叫做“yellow face”,直译是“黄脸”,让人想起“黄脸婆”,比如赫本似乎把眼睛用透明胶贴了一下,让眼睛变小了,并且让双眼皮消失,乍一看有点刘玉玲的模样。眼睛、头发都好办,就是鼻子不好办,总不能削掉一块吧。“黄脸”不是因为在美国找不到合格的亚洲演员,而是美国观众不接受亚洲演员当主角,或者说好莱坞认为当时观众仍不能接受。

早已在好莱坞熬出名气的华人女明星黄柳霜,原本竞争《大地》女主角欧兰,却遭拒,理由是她长得还不够中国化。然而,片商在奥地利找了一位德国出生的犹太女演员,露易丝・莱纳因此而获得奥斯卡影后。其实,赛珍珠希望全部起用中国人或华人演员,片商欧文・撒尔伯格也表示愿意,但当时的海斯法典禁止银幕上“黄白”通婚,一旦男主角选了白人演员,女主角便无法起用亚洲人。为了补偿,片商让黄柳霜扮演配角荷花,气得她反驳道:“整个剧组都是美国人,就我一个有中国血统,偏偏那是个反角!”于是她与这部艺术质量不错的作品失之交臂。

抗战期间,黄柳霜主演了好莱坞反映中国人抗日的《重庆女子》和《缅甸大轰炸》。这两部均不足70分钟,且正义凌然,若今天中国翻拍,估计不用做大改动。若想了解好莱坞的抗日热情,这两部由华裔明星主演的作品不容错过。中国人对“黄脸”现象其实并不敏感,理由是中国舞台(甚至银幕)上不乏中国人染黄头发、垫高鼻子扮演白人的案例。但,我们不用白人演员演白人,往往是出于经济原因,而好莱坞不用华人,却是源于种族歧视,受害最深的是生活在美国的华裔及其他亚裔。因此,他们对“黄脸”深恶痛绝,甚至会矫枉过正,如一个欧亚混血的角色若用了欧洲演员也会引起亚裔社区的抗议。

说起早年好莱坞银幕上的华人形象,正面的陈查理和负面的傅满洲因为都是系列影片,影响甚广,也广受争议。如今的中国人很少再看那些影片了,但没看过照样有人发表檄文,甚至把陈查理也说成是丑化。其实,反对这些影片的多半是美国华人,他们的视角跟普通中国人很不一样,比如美国人说华人是“模范少数民族”,这话中国人听来是表扬,但华人听了并不舒服,因为华人在收入、升学等方面均超过美国平均水平,若沿用黑人争取平权的方式,只能掉进自己设的圈套里。

说回抗战。《龙种》现身网络之前,一部七集的纪录片《我们为何而战》已经被人发掘出来,尤其是其中第六集《中国之战》(1944年上映)让多数国人第一次真切而直观地了解到二战期间美国对中国的态度。听说这部美国官方制作、大导演弗兰克・卡普拉执导的老片令很多年轻观众激动不已。优秀电影可能会有这样那样的缺陷,但不会过时,这是一部版权已过期的公版影片,不妨上网一看。里面有认真的“神”,不是胡闹的“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