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初谈儋州调声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初谈儋州调声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儋州调声是中国民歌稀有歌种,也是海南文化艺术领域的珍贵财富,常以齐唱和集体对歌的演唱方式伴以广场性舞蹈的表演形式出现。文章力图从儋州调声的起源、结构特征、表演形式及其传承与发展为视角去谈谈儋州调声的艺术价值。

【关键词】儋州调声;民歌小调;曲调结构;表演形式;传承发展

中图分类号:J6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6-267-01

儋州,古称“儋耳”,又称“儋县”。于1993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儋县,设立儋州市,位于海南省西北部,境内语言以儋州话、军话、客家话与白话四种方言为主,素有“诗乡歌海”之美誉。有诗曰“儋州自古称歌海,山歌催的百花开;人人都是山歌手,山山水水是歌台。”

儋州调声是儋州人民独特的民间艺术活动,是在儋州的历史长河中形成的重要的文化艺术成果之一。其发源于西汉时期儋州的北部地区,属于中国民歌小调,集诗、歌、舞于一体,系中国民歌稀有歌种,是海南文化艺术领域的珍贵财富,被誉为“南国乐坛的奇葩”。调声用当地方言译音为“ediang”,由当地山歌衍变而来,用儋州方言演唱,在儋州以及周边使用儋州方言的地区最广为流传。得益于调声的独有性,在1996年,儋州被国家文化部授予“中国民间艺术之乡”。

相传,在当地沿海有许多盐场,农民们在长期枯燥的水车劳动中习惯唱儋州山歌解闷,而儋州山歌节拍自由松散,与水车的脚步节奏不统一,影响了劳作的效率,为了提高这一现象,农民们在原有的儋州山歌中加以编创,久而久之,就衍变成了儋州调声。儋州调声由山歌发展而来,却又突破了山歌固有的表现形式,调式有宫、商、羽等,在旋律进行过程中常出现转调变化与调式交换。儋州调声的曲体结构有二句对应体、三句对应体、四句对应体、复对应体以及长结构的曲体。儋州调声在曲调结构、歌词上都有着独特的风格。曲调较为纯朴,多以一字一音为基础,很少装饰,主要是通过对乐句的重复和对音乐主题进行各种方式的模仿,来取得曲调的发展变化,使旋律流畅且变化丰富,节奏明朗,很富于舞蹈性。歌词句数和字数可长可短,多为三言、五言、七言,善于运用谐音、夸张、暗喻、明喻等诸多的艺术表现手法,通俗易懂。同时,衬词运用也非常丰富而有特色。常用的衬词有:“呀”、“哪”、“咪”、“喂”、“呵哩”、“呵嘀”等,它与歌词的情绪、内容、语气有着紧密的联系,常出现在拍子的中间或末尾,以填充有音无词的空缺。起着渲染气氛、烘托歌者情绪、连接句子、体现当地语言特点的作用,尤其是常常使用音乐的唱名来做衬词,给调声的演唱又增添了一大色彩。

据《儋州志》记载:“八月中秋,男女少年郊游,对歌嬉戏。”儋州调声活动主要是在中秋节、春节、元宵节等民间传统节日中举行的,常在乡镇集市中自发性的开展,多以齐唱和集体对歌的演唱方式伴以广场性舞蹈的表现形式出现,通常以村为单位组成调声队,各自队伍都会派出一名“歌头”负责领唱,每队的成员一般三至五人,或三四十人不等。歌者身着颜色艳丽的服装,对唱调声的男女两队或排成数列、或围成圆形,其音调欢快热烈,奔放粗犷,优美动听,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而由于音调的高亢开阔,旋律婉转自由,广大男女青年便赋予节拍更鲜明的舞蹈节奏和情绪,演唱时他们的身体随着歌声的节奏有规律地摆动;男女并肩携手互勾小指,两手下垂稍曲肘提腕,随着身体的摆动或前后悠摆、回旋绕圈,或上悠下甩,前挂后拉,双肩也随着身体和两手的悠摆而自然扭动。男性动作幅度大、彪悍有力、刚健挺拔、豪情奔放;女性动作幅度小,柔韧优美、温婉端庄、妩媚可人。虽然儋州调声的舞蹈动作相比其他舞种来说大多简单通俗,但这却客观的反映了儋州人民生活景象和浓郁的乡土韵律风格。中国著名舞蹈家陈翘在观看了儋州调声后曾感慨到:“昆明泼水节,有舞无歌;梅州歌会,有歌无舞;而儋州调声,却是歌舞相容,全国少有。”

儋州调声源远流长、历史悠久,它集中地反映了古代海南音乐的发展历程,对研究海南古代音乐发展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和历史意义。随着国务院批准文化部确定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正式向社会各界公布,海南省儋州调声被正式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当代,儋州调声已经成为儋州的象征,甚至成为海南值得高举的文化品牌之一。但是,由于儋州调声地方性风格浓厚,又是基于即兴创作的口头传承的形式,所以对于它的传承与保护,需要广大的学者以及政府给予大量的关注。现如今,儋州调声要抓住机遇,敢于发展创新,善于吸收,开辟新径,在原有的土味上,注入新的血液,以更新的面貌、更灵活多样的技巧展现其风采,被更多的人所知晓所喜欢。让这朵南国艺术奇葩在新的时代里,开放得更加绚丽鲜艳,更加馥郁芬芳。

参考文献:

[1]缪天瑞.音乐百科词典[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8.

[2]羊中兴.儋州歌海[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5.

[3]杨沐.儋州调声研究[D].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4.

[4]黎友舍.民间艺苑一奇葩――漫谈儋州调声及其活动[N].儋州报,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