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亲子鉴定“鉴”出信任危机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亲子鉴定“鉴”出信任危机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夫妇二人都是高级知识分子,但是孩子却出奇地笨,不仅反应迟钝,学习成绩更是差到了极点。这个孩子到底是不是自己的,是不是出生时在医院抱错了……带着一系列疑问,一对夫妇来到江苏省人民医院亲子鉴定中心。一星期后,结果出来了,孩子确实是自己的。

一个在外打工的农民回家后发现孩子模样虽然与自己非常像,但妻子和自己弟弟的关系很亲密。在被疑虑折磨得很痛苦的情况下,只好带出生没多久的孩子悄悄去做亲子鉴定。鉴定结果:孩子是弟弟的。

一个怀孕一个多月的孕妇因为怀孕前和两个男人发生过性关系,不知道孩子究竟是谁的,只好到医院通过亲子鉴定看看孩子是不是自己丈夫的,如果是就留下来,不是则打掉。

……

以上这些,都是发生在亲子鉴定中心的真实故事。今年以来,江苏省人民医院亲子鉴定中心接待了数十例要求做亲子鉴定的家庭。鉴定中心7名工作人员即使加班加点,仍然忙不过来。这种火爆让工作人员觉得惊讶。有关人士认为,亲子鉴定业务的火爆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前社会家庭关系的不稳定,很多家庭存在着信任危机

为何做亲子鉴定

所谓亲子鉴定,就是根据人类遗传学的理论和实践,从子代和亲代的形态构造或生理机能方面的相似特点,分析遗传特征,对可疑的父与子或母与子之间的亲生关系进行判断,并做出肯定或否定的结论。法医学的亲子鉴定方法,有血型鉴定,外貌特征的对比,皮肤纹理的检查,遗传疾病的检查,耳垢的区别,味盲的检查,以及受孕期、生产期和生殖能力的推断等。最常采用和比较准确的方法,是血型鉴定和DNA基因鉴定。

江苏省人民医院亲子鉴定中心负责人苏恩本博士说,该中心是2001年5月份成立的,近3年累计做了300多例鉴定。刚开始只是和司法部门合作进行鉴定,并不对外开放,所以一年只做几十例。2002年下半年开始向社会开放以后,来做鉴定的人明显增多(当时还必须双亲和子女三方全部到场),而推出更为先进的单亲鉴定后,人数更是激增,基本上每个星期都有十几例,一个月的鉴定数量几乎达到了以前一年的数量。他还说,这种情况不止出现在江苏省人民医院,而是在全国各地都有,江苏和安徽等地尤为突出。

来这里做亲子鉴定的有农民、工薪阶层,也有高级知识分子、富翁,其中以富翁和农民居多。苏恩本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信任危机,比如一些富人的非婚生子女,因为涉及到抚养义务和财产继承权的问题,所以希望做个亲子鉴定看看到底是不是自己亲生的。而农民则因为常年在外面打工,回来后发现妻子行为异常,而且有人越看孩子越不像自己,不得已只能通过做亲子鉴定来解除疑虑。

亲子鉴定是把双刃剑

亲子鉴定是近年来出现的新生事物,我国尚无法律对此进行具体规范。目前社会上对此争议最多的问题包括:一是法律没有明确规定何种情况下可以做亲子鉴定或不可以做鉴定;二是亲子鉴定可能会影响家庭和社会的稳定,受伤害最大的是无辜的孩子;三是法律学上的父亲该不该对非亲生孩子尽抚养义务,或生物学父亲该不该对非妻生的孩子尽义务;四是亲子鉴定结果能否作为法律纠纷中的证据。

南京中苑律师事务所的陈永亮律师认为,亲子鉴定对于存在信任问题的家庭来说,实际上是把双刃剑。尤其当孩子被证明没有问题,一个妻子在无端被丈夫怀疑“红杏出墙”时,她所受到的感情和自尊上的打击是难以忍受的。从法律上讲,亲子鉴定的意义并不大,因为只要婚姻关系不发生改变,即使婚生子女确非亲生,也不能以此为依据重新确定抚养关系和继承关系。同时,在《婚姻法》调整的法律关系中,亲子鉴定一般不属于司法鉴定。在司法实践中,法院受理丈夫因怀疑妻子与别人通奸而提起的诉讼案件后,对当事人是否需要进行鉴定,要经过检查才能确定。如果丈夫举证他在妻子受孕期内未与之同居,经查证属实,即可做出否定亲子关系的认定,无需再作鉴定。如果鉴定否定了亲子关系,也不需要再作其他鉴定。因此,是否需要进行亲子鉴定,应由法院根据具体情况决定。当事人自行到医院作鉴定是不具备法律效力的,应当引起注意。所以陈律师认为,应建立一个完善的婚生子女推定制度,即用推定能认为是夫妻双方所生子女的,原则上不进行鉴定,以利于维护婚姻的稳定、夫妻双方的尊严和孩子的权益。

众家评说亲子鉴定

虽说自己负责亲子鉴定中心的工作,但苏恩本博士也认为做亲子鉴定之前一定要慎重斟酌,不能动不动就怀疑孩子不是自己的,就要做亲子鉴定。这很可能会造成不少家庭夫妻间的信任危机而不利于家庭和睦。从技术手段方面讲,目前被广泛采用的DNA基因鉴定技术,肯定生物学父子关系的准确率在99.99999999%以上,否定生物学父子关系的准确率则更高,几近100%。但苏博士认为,虽说错误的几率不到百万分之一,但这百万分之一的错误率对一个家庭来说就是100%的不幸。

心理专家毕希明先生认为,目前社会中婚姻状况的不稳定、婚外的增加和非婚生子情况的频繁出现,造成了亲子鉴定的火爆。实际上,这也反映出社会传统伦理道德的危机,人们对鉴定结果的关注,更多的是对配偶“清白”的关注。而亲子鉴定的结果,尽管可以证明孩子与父母是否存在血缘关系,但却不能由此断定一个人的忠贞。这些问题,绝不是一次亲子鉴定所能承载的,而根本的解决之道,是依赖于社会、舆论和道德的约束。

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朱力认为,虽然“亲子鉴定热”从社会学角度讲是反映家庭关系不稳定的“负指标”,但是亲子鉴定却会在事实上化解夫妻双方多年的猜疑,从某种角度上讲,也起到了稳定婚姻关系的作用。“据说现在进行亲子鉴定后85%以上的结果是肯定亲子关系,”朱力说,“所以作为一种技术手段,亲子鉴定本身对婚姻关系并没有冲击,虽然‘鉴定’意味着婚姻双方的不信任达到了极点,但这种不信任并不是由‘鉴定’引起的。”他认为,真正冲击婚姻关系的是近20年来人们利益获得方式的改变、交际范围的扩大和价值取向的变化。

“人们现在支付得起婚外的经济成本,同时所要付出的政治成本、心理成本又不是很大,这才是导致家庭信任危机的根本原因。”朱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