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广东省惠州市荷树下铅锌矿床地质特征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广东省惠州市荷树下铅锌矿床地质特征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本文通过荷树下铅锌矿区的地质找矿工作,经过查阅并综合研究前人工作资料,初步总结了该铅锌矿床地质特征

[关键字]铅锌矿 矿床地质特征 广东惠州

[中图分类号] P611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3)-5-60-2

0 引言

矿区位于大亚湾区南西200°方向,直距9km处,地理坐标:东经114°25′00″~114°27′45″,北纬22°42′45″~22°44′30″。广东省地质局756地质队及广东省有色金属地质局935队先后在此进行了普查及补充普查地质工作,积累了大量的地质资料。研究该矿床的地质特征,可以为寻找相类似矿床提供参考。

1区域地质

矿区处于横沥凸起与惠阳凹陷的过渡带上,区域性北东向莲花山断裂带的南西段北侧。区内出露地层有泥盆系(D)、石炭系(C)、侏罗系(J)、白垩系(K)、古近系(E)和第四系(Q)。

区内褶皱不明显,北东向及东西向断裂发育,尤其是东西向断裂密集平行成组分布。

区内侵入岩发育,主要为燕山三期花岗岩、石英正长岩等。区内火山岩活动较强烈,火山岩分布广泛,主要为上侏罗统高基坪群中酸性火山岩。

2矿区地质

2.1地层

矿区出露的地层主要为上泥盆统大乌石组、上侏罗统高基坪群南山村组笫一岩性段及第四系全新统。

泥盆统大乌石组(D3d)为一套浅海相、滨海相碎屑岩、碳酸盐岩建造,根据岩性组合分为二个岩性段:第一岩性段(D3d1)以变质泥质粉砂岩为主,中夹绢云母千枚状页岩或变质细砂岩,局部为砾岩和砂砾岩。该段为本区铅锌矿的近矿围岩,含铅锌矿脉多产于泥质粉砂岩或细砂岩的硅化碎裂蚀变带中。第二岩性段(D3d2)分布于矿区北部,出露面积很小。底部为浅灰白色含砾石英细砂岩夹少量灰白~灰黑色泥质粉砂岩。下部为浅黄褐、浅紫红薄层状砂岩、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页岩)、夹细粒石英砂岩、灰质粉砂岩及薄层粉晶石灰岩。上部为浅黄褐色、浅灰白色、薄层状泥质粉砂岩、石英粉砂岩夹少量粉砂质泥岩、千枚状页岩、细粒石英砂岩。灰白色中厚层状细粒石英砂岩夹薄~中厚层状泥质粉砂岩。

上侏罗统高基坪群南山村组(J3gjn)出露于矿区东南角,为一套酸性火山碎屑岩,呈不整合覆盖于上泥盆统大乌石组地层之上。区内所见为上侏罗统高基坪群南山村组(J3gjn)第一岩性段(J3gjn-1)地层,岩性以浅灰色流纹质晶屑熔结凝灰岩为主,次为英安质晶屑熔结凝灰岩组成,局部夹泥质粉砂岩薄层。

第四系全新统(Qh)分布于矿区北部,及周边平原地带,属山前堆积及河流冲积的泥砂及砾石组成的砂砾层。厚度0~10m不等。

2.2岩浆岩

矿区仅见花岗斑岩(γπ)、石英斑岩(λπ)和石英闪长玢岩细脉。根据花岗斑岩、石英斑岩和石英闪长玢岩产出的地层和1:200000区域地质资料,初步认为其时代属燕山四期。

2.3构造

本区褶皱构造不发育,区内出露的地层属区域上北东向龙岗向斜南东翼组成部份,均为单斜构造,上泥盆统大乌石组走向近东西,倾向350~20°,倾角21~50°。

矿区断裂构造发育,主要为东西向断裂,是重要的控矿和容矿构造。总的特征是:断裂成群成带平行产出,间距30—90m不等;断裂以硅化、片理化、局部具碎裂角砾岩化层间挤压带为共性,地貌上呈正地形;断裂带具黄铁铅锌矿化,为本区重要含矿构造。

2.4围岩蚀变

围岩蚀变有硅化、绢云母化、绿泥石化及碳酸盐化,其中硅化、绿泥石化及碳酸盐化常与黄铁矿、方铅矿、闪锌矿脉体伴生产出,属近矿围岩蚀变,与成矿关系密切。

3矿体地质

3.1矿体特征

本区铅锌矿体产于泥盆统大乌石组第一岩性段碎屑岩夹碳酸盐岩石中,受东西向硅化、片理化碎裂蚀变带控制。经地表工程和钻探工程控制圈定有V5、V5-1、V6、V7、V8、V9等六个矿体。其中V5、V5-1、V6为主矿体,现将主矿体特征叙述如下:

(1)V5矿体:分布于11~8线间,出露标高46~154m,地表有80m线距槽探工程控制,深部有10个钻探工程控制。矿体产于F5硅化、片理化碎裂蚀变带中,呈似层状,走向近东西,倾向335~13°,倾角39~54°。矿体长800m。分氧化矿和硫化矿两个矿石类型。

氧化矿体分布于11~4线,地表斜深15~33m,矿体厚0.80~17.42m,平均5.71m。品位:Pb0.56~2.25×10-2,平均1.28×10-2;Ag0.05~23.4×10-6,平均13.20×10-6。

硫化矿体分布于3~12线,为地表氧化矿体及矿化带向下延伸部份,矿体产出标高129~-81m,矿体厚0.34~9.29m,平均2.99m,矿石品位Pb0.34~10.6×10-2,平均1.80×10-2;Zn0.86~10.50×10-2,平均2.32×10-2;Ag2.0~300.3×10-6,平均56.08×10-6。

(2)V5-1矿体:分布于V5矿体南侧,平面距离40—80m,出露于11~8线,地表有80m线距槽探工程控制,深部有8个钻孔控制。矿体产于F5南侧的硅化、片理化碎裂蚀变带中,呈似层状,矿体走向近东西,倾向345~15°,倾角41~54°分氧化矿和硫化矿两个矿石类型。

氧化矿产于地表斜深15~20m,厚0.81~3.17m,平均1.87m。矿石品位:Pb0.57~1.09×10-2,平均0.81×10-2;Ag1.0~8.5×10-6,平均4.74×10-6。

硫化矿体分布于3~12线,为地表氧化矿体及矿化带向下延伸部份,矿体产出标高-62~138m,长度>480m,倾斜长110~150m,矿体厚0.87~7.09m,平均2.67m。矿石品位:Pb0.72~5.96×10-2,平均1.98×10-2,Zn0.75~4.04×10-2,平均2.28×10-2,Ag20.5~265.0×10-6,平均80.31×10-6。

(3)V6矿体:分布于V5矿体北部,平面距离40~100m。出露于11~0线间,出露标高40~128m。地表有80m线距槽探工程控制,深部有10个钻孔控制。矿体产于F6硅化、片理化碎裂蚀变带中,呈似层状,矿体走向近东西,倾向340~20°,倾角40~50°。矿体长720m。分氧化矿和硫化矿两个矿石类型。

氧化矿体产于11~0线间,地表斜深12~25m,矿体厚0.80~3.17m,平均2.34m。矿石品位:Pb0.59~1.19×10-2,平均0.79×10-2,Ag1.0~13.7×10-6,平均4.47×10-6。

硫化矿体分布于3~12线,为地表氧化矿体及矿化带向下及向东下延部份,产出标高22~106m,倾斜延深250~370m不等。矿体厚0.59~8.62m,平均3.56m,矿体厚度总的变化趋势是:沿走向中段较厚,东西二端变薄;沿倾向,从上往下,厚度由厚变薄。矿石品位:Pb0.55~5.54×10-2,平均1.70×10-2,Zn0.34~5.22×10-2,平均1.73×10-2,Ag19.0~118.82×10-6,平均42.42×10-6。

3.2矿石特征

3.2.1矿石类型

(1)氧化矿石。分布在地表和槽探及往下12-35m部分范围内,矿石由疏松多孔的含铅褐铁矿或褐铁矿石英脉及硅化(片理化)蚀变岩组成,风化后具铁质浸染及硅化质残骸为标志,锌元素流失殆尽。矿石由白铅矿、铅矾、褐铁矿组成,矿石品位低,仅具找矿意义。

(2)硫化矿石。赋存于氧化矿石下部的硫化矿体中,目前有工程控制的硫化矿体有V5、V5-1、V6及V9矿体。矿石由方铅矿、闪锌矿、黄铁矿及围岩组分、石英、绢云母、方解石等组成,为本区铅锌矿体的主要矿石类型。

3.2.2矿石结构、构造

矿石结构有它形晶粒结构,它形半自形晶粒结构。

矿石构造有浸染状、细脉浸染状、条带状构造和蜂窝状构造。方铅矿、闪锌矿、黄铜矿、黄铁矿、毒砂呈浸染状、细脉浸染状、条带状存在于矿石中。蜂窝状构造见于地表氧化矿石,因氧化流失,形成疏松多孔的褐铁矿。

3.2.3矿石的矿物组分

本区矿石金属矿物有:方铅矿、闪锌矿、黄铜矿、辉铜矿、黝铜矿、黄铁矿、毒砂、磁黄铁矿。脉石矿物有石英、绢云母、铁白云石、方解石、绿泥石等。

3.3矿床成因及工业类型

本区铅锌矿产于泥盆统大乌石组碎屑岩地层中,受东西向硅化片理化碎裂蚀变带控制。矿体呈似层状、长透镜体状,产状与地层产状大致相同。矿体与围岩界线不清,靠采样圈定。矿石物质组分简单,矿石矿物主要为方铅矿、闪锌矿、黄铁矿、毒砂。脉石矿物主要为石英、绢云母,其次为绿泥石、方解石。近矿围岩蚀变较弱,无明显蚀变分带,蚀变类型主要有硅化、绢云母化,其次为方解石化、绿泥石化。矿石呈它形晶粒结构、浸染状、细脉浸染状,局部条带状构造。据前人钻孔原生晕测量,地层中Pb、Zn、Cu含量较高,成矿物质来源与地层关系较密切。矿区内未见大的岩浆岩侵入体。北西侧坪山村岩体据目前资料分析无明显的关系。据以上矿床特征,初步认为该矿床属于沉积—改造矿床。矿床工业类型为泥岩—细碎屑岩型铅锌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