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折翼之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折翼之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觉醒》是美国女权主义文学创作的代表作之一,人们普遍认为女主人公艾德娜是十九世纪女性追求独立、追求自我的典范。本文从小说文本出发,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着重探讨了小说女主人公的觉醒之路。虽然意识到要做自己的主人,艾德娜仍然无法在当时的环境下实现自我,最终只能以回归自然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反抗。

关键词: 小说《觉醒》 艾德娜 自我实现

美国著名女作家凯特・肖邦(1850―1904)的小说《觉醒》被视为美国早期女性主义的重要文学作品,而肖邦则被誉为“美国女权主义文学创作的先驱之一”。《觉醒》成书于十九世纪末,当时还处于男权占主导地位的维多利亚时代,那时的社会提倡性压抑,尤其是在中上层女性之中。女人必须无条件履行身为母亲的神圣责任,她们的使命只是全身心地为家庭付出,为丈夫和孩子服务。整个社会充斥着男尊女卑的思想。在这种思想的压迫下,女性只能是受歧视的性别。在一个家庭当中,丈夫是主人,妻子只是丈夫的私有财产。

然而,不同于大多数十九世纪的作家,凯特・肖邦不会对其作品中女主人公的道德过失说教。更重要的是,她从不会为了迎合大众的喜爱而批判女主人公反传统的行为。《觉醒》的女主人公艾德娜更是这样一个背离传统,大胆追求所爱,努力实现自我的女性形象。因此,《觉醒》的出版在当时引起了轩然大波,遭到了评论家的猛烈抨击。书中女主人公对家庭责任的忽视,对婚外情的追逐,使得无论是这本书还是作者本人都遭到了严厉的批判,在众多批评者看来,艾德娜最终选择死亡是她应受的惩罚。

在小说最开始的描述中,艾德娜将维多利亚时期中产阶级的准则作为自己生存的唯一形式。她放弃了少女时期对一个骑兵和一个悲剧演员的迷恋,她以一种接受现实的态度嫁给了里昂・庞特里耶。“一旦身为先生所崇拜的贤妻,她觉得自己或许可以在现实生活中占个尊严的地位,于是她便将那扇通往罗曼史的梦幻之门永远地关上了”。然而,在格兰德岛上一些人的影响下,艾德娜有一种越来越强烈的感觉,她觉得自己就像困在笼中的小鸟一样受到婚姻的束缚,所以她努力地改变这种状况,向传统挑战,但是在斗争的过程中她又常常感到困惑和迷茫。

一、展翅欲飞

在艾德娜自我寻找与觉醒的过程中,有两个女人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拉提诺夫人和芮芝小姐。阿黛儿・拉提诺是标准的母亲型女人,是这部小说所有女人中最符合十九世纪女性标准的典范,她的一切都建立在完全献身于家庭的基础之上,从没有一分钟不为了丈夫和孩子操劳。然而,正是阿黛儿的自我牺牲激起了艾德娜的自我意识。第一次,她真正认识到,她将自己的个性淹没在了身为母亲和妻子的角色下。正如艾德娜自己所说:“我可以放弃不一定必要的事物,可以放弃金钱,可以为了孩子放弃生命,但是不可以放弃自我……”

与芮芝小姐的关系成就了艾德娜觉醒的第二阶段。芮芝小姐引领艾德娜走进了艺术的殿堂。在那个晚上,艾德娜有了第一次独自游泳的体验,这使得她发现了自己以前不曾发现的能力。当艾德娜第一次听到芮芝弹奏肖邦的序曲时,她感到一股强烈的情感“摇撼着、鞭打着她的灵魂,如同那浪潮日日冲击着她曼妙的身躯一般。她全身颤抖地哽咽着,双眼因泪水而迷蒙”。“肖邦”成了芮芝小姐控制的可以表达艾德娜与罗伯特之间压抑情感的音符。

如果说阿黛儿扮演着艾德娜去世的母亲和亲密朋友的角色,那么芮芝小姐就像一个情人,她的音乐触动了艾德娜内心深处的情感。如果阿黛儿是代表着克里奥尔人道德和价值观的“完美无缺的圣母”,那么芮芝就是一个反叛者,她自作主张且直言不讳。芮芝小姐对艾德娜说:“艺术家需要有勇敢的灵魂……敢挑战、不屈服的灵魂。”还要有丰满的羽翼去“飞跃传统和偏见”。借着音乐,芮芝小姐触及了艾德娜的灵魂,释放了她的灵魂,从精神上引领着艾德娜像一只欲展翅高飞的雏鹰般在自我实现的道路上前行。

二、雏鹰难飞

在这些人的影响下,艾德娜有了很强的自我意识,她要做自己的主人。但是对于处于父权社会的艾德娜来说,自我的实现的确是一个奢侈的愿望。书中也处处暗示了艾德娜最终的命运。芮芝小姐对艾德娜说:“想要飞越传统和偏见的小鸟得要有强壮的翅膀。”但是小说里充满了折断了翅膀、摔断了腿,无法飞翔的小鸟的形象。虽然艾德娜学会游泳象征着她的新生和自我的发现,但同时也预示着大海是艾德娜的最终归宿。所以,艾德娜学会游泳之后,似乎她有限的能力得到了一点弥补,可她仍然无法抵抗洋流的力量,不能逆流而上。海里的她无法自如地徜徉,只能最终放弃游得更远的念头。这一切都暗示着艾德娜自我实现之路上的坎坷,也表明艾德娜似乎还没有足够的决心和勇气在反叛传统的路上走得更远。

选择绘画艺术是艾德娜在自我实现道路上的又一次尝试。然而,她也无法做到像芮芝小姐那样全身心地投入。在她的绘画中也能发现同样的痕迹:“天气灰暗多云的时候,艾德娜无法工作,她需要太阳才能是心情丰润成熟。”像月亮一样,艾德娜缺乏自己创造光和能量的能力。另外,尽管艾德娜将自己从家庭琐事中解放了出来,离开了丈夫的房子,但还是投入了爱情的罗网,因为罗伯特而极度痛苦。当艾德娜认识到没人能够理解她时,她失望地回到格兰德岛,走向了大海……

三、无奈的回归

事实上,对艾德娜最后一次游泳的描述已经预示了她的毁灭:冰冷的海水暗示艾德娜在现实世界艰难的处境。当她远离海岸时,她渐渐分不清现在和过去,因为分界线已经变得模糊。当艾德娜感到“双臂和双腿已经越来越累”时,她想到了她的丈夫和孩子,想到了对他们负有的责任,“他们都是她生命的一部分,可是却不应该认为可以连她的躯体和灵魂都占有”。

最后一章中艾德娜的自杀受到了极大的关注,当她最后一次脱下衣服在大海中游泳时,那似乎是无意识地自杀。的确,看上去她只是高估了自己的体力,“海岸离她越来越远,她已经精疲力竭了”。

虽然艾德娜最终选择了死亡,但她对自我的追求仍是对当时社会的一种反抗,因为它对现代文明提出了质疑。可能艾德娜别无选择,她没办法找到迎合自己变化的方式。如果她选择回到以前的生活,她就得承认丈夫和孩子对她的躯体甚至灵魂的占有,何况她已决心不再做他人的附属品。很明显,艾德娜不愿屈从于现存的社会法则,因此,当时的她只能无奈地选择回归大海,似乎只有一死才能成就艾德娜的“新生”。

艾德娜最终选择自杀不由得让我们思考女性的命运。作为一个十九世纪的女人,艾德娜要完全地实现自我是不可能的,部分是因为十九世纪的社会还不够开放,不能接受这样一个“道德有问题”的女人。然而艾德娜艰难的自我实现之路留给后来者的是更多的思考和探索。

参考文献:

[1]邓建华.为自由而生――评《觉醒》中的女性意识.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4:306-309.

[2]金莉.文学女性与女性文学:19世纪美国女性小说家及作品.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

[3][美]凯特・肖邦著.杨瑛美译.觉醒.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

[4]李静.“觉”而未“醒”的艾德娜――从女性主义解读凯特・肖邦《觉醒》中艾德娜的觉醒[硕士论文].山东:曲阜师范大学,2010.

[5]余锦云.艾德娜的觉醒:“寻找自我”.郴州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3:4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