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漫谈声乐艺术的三种唱法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漫谈声乐艺术的三种唱法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当今我国的声乐乐坛,通行“三种唱法”――美声唱法、民族唱法、通俗唱法,并且有人概括为“通俗唱法时尚化,民族唱法多样化,美声唱法国际化”(彭吉象:《艺术学概论》)。

其实,“三种唱法”并不是“唱法”,而是流派。其所以错称为“唱法”,全是翻译惹的祸。“唱法”一词的来源,出自最早对意大利文“bell canto”的错译,意文的原意,“bell”为美好、美丽的意思;“canto”为歌声、歌唱的意思,所以正确的译法应当是“美丽的歌声”或“美好地歌唱”,与“唱法”并无太大关系。不料因为有此错译,便以讹传讹,影响至今,不仅美声成了“唱法”,就连民族与通俗,也统统大受牵连而一并成为“唱法”,在理论上与实践中造出了一定的混乱。因此我认为,有必要将“唱法”改为“流派”,以利我国声乐的发展。

下面,便从“流派”的视角,对三大声乐流派的个性风格特点予以简要的剖析。

一、美声流派的风格特点

美声流派又称“欧洲歌剧乐派”、“意大利美声乐派”,发源于意大利歌剧,其风格特点是:“具有饱满的气息支持和灵活自如的呼吸控制能力,音色优美、明亮、圆润、丰满,音与音的连接平滑匀净,花腔装饰乐句流丽灵活。”是“17、18世纪形成于意大利的一种演唱风格。”(《辞海》缩印本)

美声流派演唱的歌曲以艺术歌曲与歌剧为主。

美声流派在西方的主要歌唱家有意大利男高音歌唱家卡鲁索、吉利,意大利女高音歌唱家加里―库契。并有著名的“世界三大歌王”――意大利男高音歌唱家帕瓦罗蒂、西班牙男高音歌唱家多明戈、卡雷拉斯。

美声流派从“五四”运动后传入我国,迸逐步发展繁荣,形成了美声流派的“中国学派”,我国的美声流派歌唱家主要有喻宜萱、李献敏、斯义桂、黄友葵、郎毓秀、周小燕、胡晓平、张建一、梁宁、杨鸿基、汪燕燕、郑咏、迪里拜尔、付海静、高曼华、刘捷、刘维维、廖昌永、戴玉强、程志、王霞、殷秀梅等等。

二、民族流派的风格特点

民族流派为中国所独有,又分为广义与狭义两种。

广义的民族流派包括戏曲、曲艺、民歌和带有这三种风格的创作歌曲的演唱流派;狭义的民族流派则只指民歌与民族风格特色较强的艺术歌曲(根据著名诗人抒情短诗或新创作的歌词谱写的歌曲)以及民族歌剧的演唱。多年来人们习惯采用狭义的概念。但不容否认,这种狭义的民族流派,一方面直接继承了我国民歌、戏曲、曲艺等民族传统流派的音乐精华,另一方面,又吸收借鉴了西方美声流派的音乐精髓。

民族流派的风格特色是自然质朴、真挚含蓄。

民歌是我国民族流派的基石。民歌演唱大多数是纯真声的“自然大本嗓”,说唱性强,音质明亮,发声部位靠前,情感表达直接、亲切、自然。也有少部分民歌采用纯假声或真假声混合唱法。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民族流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在继承民族声乐优秀传统的基础上,吸收借鉴了西方美声流派之优长,在保持民族语言、民族风格、民族气派的原则上,在高声区的发声方法上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和突破,并取得了显著的艺术成果。

与美声流派的“洋嗓子”相比,我国的民族流派是“土嗓子”。二者相比,具有许多明显的不同:

其一是音色不同。美声流派音色较暗;民族流派音色较明亮。

其二是音色变化不同。美声流派音色变化较大,尤其是换声时的过渡音区与高声区,因采用“遮盖唱法”(也称“关闭唱法”),音色更有一个明显的由亮到暗的变化过程;而民族流派音色基本上变化不大。

其三是共鸣调节不同。美声流派多采用鼻咽腔共鸣,喉头位置较低,开管较大,声波振动部位靠后,声音圆润、丰满;民族流派共鸣腔调节短小,声波在硬腭及口腔前上部振动较多,声音靠前,而显开朗。

其四是语言不同。美声流派咬字部位靠后;民族流派咬字部位靠前。

其五是排气量不同。美声流派排气量大,声音宽厚;民族流派排气量小,声音灵巧、秀丽、纤细、高亢。

三、通俗流派的风格特点

通俗流派也是“外来品种”,属于西方现代音乐的一大艺术流派,产生于19世纪后期的美国。也称“流行音乐”、“通俗歌曲”、“流行歌曲”,还包括校园歌曲与爵士味的摇滚歌曲等等。20世纪30年代,我国曾一度出现过此种类型的歌曲,但不久即遭夭折。改革开放以后,通俗流派再度传入我国,并很快盛行起来,成为最受青年人欢迎的一大声乐统派。

通俗流派的风格特点是:

第一,嗓音质朴,唱法多样。通俗流派音域不宽,发声方法无太严格要求,常借助话筒演唱。它又分喊声唱法、柔声唱法、直声唱法等多种唱法。

第二,语言简洁亲切,不尚雕凿。通俗流派追求感情化与口语化,互动感与贴近感强。

第三,形式活泼,载歌载舞。通俗流派追求动感效应,以“狂歌劲舞”见长。

综上所述,可见“三种唱法”并不只是“唱法”上的不同,而是风格上的不同,故不宜以“唱法”命名,而应尽早改称“流派”或“乐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