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别让自己成为“缺水族”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别让自己成为“缺水族”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水是人体最为主要的构成成分;水又是良好的溶剂,有利于营养素在体内的吸收和运输,并能及时地将代谢物排出体外;水还有利于血液循环和调节体温的功用。

如果将目光聚焦于水对糖尿病患者的益处,我们可列出一个长长的“清单”:

水可以溶解多种营养素,有利于营养素的吸收、转运和利用,有助于维护糖尿病患者的营养;水可以稀释血糖;水可以稀释血粘稠度;水可使含氮废物排出;水有助于排便;水可以“清洗”泌尿道,降低糖尿病患者发生泌尿系感染或结石的风险;水可减少糖尿病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糖尿病患者大多缺水

很多糖尿病患者体内水的状况不容乐观,常常于不知不觉中成为“缺水一族”。

在高血糖状态下,不仅蛋白质、脂肪和糖的代谢发生障碍,还可发生体内水分代谢的紊乱。

首先,糖尿病患者留不住水。因血糖过高,机体要通过排出更多的尿液排出更多的糖分,同时也带走了大量的水分。由此造成糖尿病患者常常出现口渴、多饮、多尿等症状。

其次,糖尿病患者饮水不足。很多老年糖尿病患者,由于大脑口渴中枢功能衰退,主动饮水能力降低,加之对多饮水存在种种顾虑,甚至人为地减少饮水,导致很多糖尿病患者每日饮水远远没有达标。

水留不住,饮水不足,两者共同作用,导致糖尿病患者成为“缺水一族”。

缺水的危害不容轻视

糖尿病患者处于缺水状态,加之肾脏调节水、电解质功能降低,血糖可能因此大幅度升高,导致血浆渗透压增高,其结果引起高渗性尿多,致使身体内的水分进一步丢失形成恶性循环,严重者可发生脑细胞脱水、脑供不足,可发生精神症状,如表情迟钝、神志恍惚、烦躁或淡漠,造成所谓的 “糖尿病非酮症性高渗综合症”,严重者可发生昏迷甚至死亡。

如果没有肾脏、心脏等问题,也不存在水肿及其他限制饮水情况的糖尿病患者应注意多饮水,每日应保证6~8杯水(约1500~2000毫升)。同时,注意养成定时饮水的习惯,不要等到渴了再喝,这对于糖尿病病人是极为重要又容易被忽视的问题。

当患有慢性肾功能衰竭或心功能不全时,应根据医生的建议适量限制饮水,防止体内存水过多而加重机体的负担。

走出“怕饮水”的误区

部分糖尿病病友害怕饮水。在他们看来,“多饮”是糖尿病的一种症状,还会造成“多尿”,因此为了“控制好糖尿病”,在饮食控制的同时,也有意识地减少饮水。其实,这是一种误解,这种错误的认识恰恰颠倒了“多饮”和“多尿”的关系:

糖尿病的多饮是由于血糖浓度过高,迫使身体增加尿量以排出过多的糖分,而尿排得多,导致身体丢失水分过多,才不得不多喝水,这是身体的一种自我保护措施。

简而言之,是“多尿”引发“多饮”,而非“多饮”导致“多尿”,搞清了这两者的关系,也就自然走出误区了。

晨起一杯水十睡前一杯水

晨起饮水的目的是补充前一夜丢失的水分,并稀释血液,降低血糖和血粘稠度,这对于糖尿病患者有特别的意义。研究和实践表明,白开水是承担这一任务的最佳选择。

任何含盐、糖、油或兼而有之的饮品,不论浓度高低,都不能起到白开水的保健功效。相反,可能造成血液的进一步“浓缩”。

有些病友习惯晨起饮用一杯淡盐水,这样做没有必要。在正常生理情况下,人体对盐的需要量很小,仅为每日2~3克,自然饮食完全可以满足。如果没有大量出汗或其他特殊需要,没有必要饮用淡盐水,特别是没有必要养成“饮用淡盐水”的习惯。有时为了口腔消毒或缓解咽喉肿痛,用淡盐水漱口是一种有效的方法,但这与饮用淡盐水不是一回事。

其次,糖尿病患者增加盐的摄入量可能增高血压。对健康人而言,血压增高的结果可能还不至于造成血压“出界”,但对糖尿病患者来说,饮用淡盐水则可能是“雪上加霜”,导致血压波动。

另外,早晨是一天中血压最高血液粘稠度最高的时候。对伴有心脏病的糖尿病患者来说,清晨是病情波动的最危险时期。因此,任何促使血压增高的做法,如饮用淡盐水等都应避免。

睡前饮用一杯200毫升左右的温水,不仅可以补充夜间对水分的需要,而且可以降低血液粘稠度,维持血流通畅,防止血栓形成。

脑血栓的发病时间多在清晨至下午期间,血液粘稠度增高同脑血栓的发生有一定关系。人的血液粘稠度在一天之中不停地变化着,并有一定的规律:在早晨4:00~8:00血液粘稠度最高,以后逐渐降低,至凌晨达到最低点,以后再逐渐回升,至早晨再次达到峰值。

当然,脑血栓发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血液粘稠度增高只是众多因素之一,但至少可以肯定,养成睡前饮水的习惯对预防脑血栓的发生会起到一定的作用,这对于老年糖尿病患者显得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