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环保部门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预案编制探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环保部门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预案编制探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随着环境污染的不断加剧,制定应急监测预案成为环保部门治理环境的基础。本文通过论述应急监测预案编制的目的、依据和原则,明确相关部门的职责,同时论述应急预案的分类、程序和原则,进而为环境污染事故应急救援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应急监测 污染事故 应急程序及保障

1 编制应急监测预案的目的、依据、原则

1.1 编制应急监测预案的目的

通常情况下,为了维护社会稳定,进而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需要建立和完善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体系,最大限度地提高相关部门对突发环境事件的应对。

1.2 编制应急监测预案的依据

在编制应急监测预案的过程中,需要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等为依据。

1.3 事件分级

对于突发性环境事件,通常情况下根据事件的严重程度,以及紧急程度等,将其分为:Ⅰ级的特别重大环境事件、Ⅱ级的重大环境事件、Ⅲ级的一般环境事件。

1.4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执行下达的突发性环境事故应急监测任务,包括地表水、地下水、环境空气、土壤等。

1.5 工作原则

为了确保应急监测预案落到实处,在执行过程中,按照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分类管理,单位自救与社会救援相结合的原则,提高各部门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能力。

2 组织机构及职责

对于突发性环境事件,需要成立相应的应急指挥部,同时设立应急分队,对环境污染事件应急处理工作进行负责。

2.1 建立事故预案指挥系统

2.2 应急指挥部及办公室的主要职责

为了维护社会稳定,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环保部门在实施突发事件应急监测预案的过程中,各相关单位和部门要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省、市政府制定的关于突发性环境事件应急工作政策和方案,同时根据当地县政府对环境应急工作做出的重要批示和要求等;对突发性环境事件应急预案进行组织和修订,同时对县域内发生的突发性环境事件,各相关部门要对救援工作进行统一指挥,协调处理,为了将事件损失降到最低,各部门需要对乡镇政府等有关部门的环境事件应急工作进行统一指导。

2.3 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成员职责

各成员负责对全县污染企业进行全面排查,掌握各污染企业的安全生产情况;负责监督全县污染企业,对企业内安全隐患进行排查;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后,负责组织专门人员和力量到事故现场进行调查处理。

2.4 应急分队主要职责任务

当环境污染事故和环境突发事件发生时,在第一时间到达事故现场了解掌握事故情况,及时上报环境污染事件应急指挥部,划定警戒范围,维护现场秩序,控制事态发展;完成应急指挥部赋予的其他任务。

3 环境污染报告程序

作为事故单位应立即向县环保局办公室报告突发事件的详细情况,报告内容主要包括:突发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事件的简单经过,事故的后续情况等;县环保局办公室接到事故报告后,立即向县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指挥部报告,同时向县政府和市环保局报告;按照相关的要求,各部门接到事故报告后逐级向上报告。

4 环境污染事故应急处置

4.1 启动预案

接到事故报告后,县环保局需要立即向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指挥部做出请示,由上级主管部门启动应急处理预案,并迅速通知指挥部的各个组成成员,协调处理应急事故。

4.2 赶往事故发生现场

应急救援指挥部接到突发环境事件事故的相关报告后,需要立即赶赴事故现场,了解整个事件的相关情况,同时成立应急事故现场指挥部,组织指挥救援处置工作。指挥部成员单位主要负责人接到通知后,立即赶赴现场并启动相关应急预案,预警公告,组织专业救援队伍赶赴现场,实施救援处置。

4.3 事故现场处置

现场指挥人员进入现场后,需要对可能受到危害的相关人员进行转移、撤离、疏散处理,同时做好善后安置工作;同时环境应急救援人员要在第一时间进入应急状态,对事故现场立即进行应急监测,随时掌握事态的进展情况并向上级报告;通过封闭、隔离、限制使用有关场所等措施,对突发事故可能造成的危害进行处理,对危害可能扩大的行为和活动进行中止处理。

4.4 善后处置

应急指挥部要对受灾人员做好安置、安抚工作,避免受到二次伤害,组织专家评估受灾范围和损失情况,对遭受污染的生态环境进行修复,同时提出补偿方案和建议。

5 应急监测工作分类及程序

5.1 分类

一类情况,环境污染的影响范围大、危害程度高,同时污染威胁到敏感地区,需要对上述地区进行全面的测试评估,以及后续监测评价;二类情况,环境污染影响的范围较小,污染造成的危害不太严重,同时没有对敏感地区构成污染,通常情况下,只需要对这些地区进行一般性测试和评估;三类情况,环境污染的范围很小,危害程度比较轻,只需要进行相应的了解和掌握。

5.2 监测工作流程

①响应:环保部门接到应急办公室的报告后,应急监测领导小组需要迅速通知各部门的主要负责人,进而在第一时间做好应急准备工作。根据相关的规定和要求,环境监测组组织人员进行现场勘查和采样,立即赶赴现场。②现场勘查:赶赴现场后,勘查人员需要做好防护措施,立即了解事故的详细情况,并对现场进行勘查。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对事件的性质、规模进行判断,同时确定污染源的种类,判断污染的严重程度和范围。③监测及采样:根据监测方案的相关要求,检测人员要身着防护装备进入事故现场,对事故进行监测和采样,同时对事故现场的情况和采样与监测点位置进行详细记录。按照相关的规定将采集到的样品及时送实验室进行检测化验。④试验分析:根据相关信息,试验人员准备实验设备、待命,接到样品后迅速开展实验,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根据实际情况可以启动流动实验室方案,进而对现场进行连续检测。⑤结果报出:进行现场监测时,迅速将监测结果上报现场指挥员。实验室分析结果迅速上报应急监测指挥员。应急监测指挥员接收监测结果立即复核。⑥撤离和检查:事故现场的测试和采样工作完成后,接到撤离现场的通知后,现场的工作人员需要立即清理现场,对携带的仪器设备、材料试剂等物品进行清点检查。⑦评估:在检测过程中,对于污染影响周期比较长、污染物分解比较慢的区域,通常情况下,由勘查人员制定后评估监测方案,根据检测方案,由监测组执行监测任务。

6 制订应急监测方案的原则

6.1 现场监测布点

在布点过程中,一般以污染事件的发生地和附近区域为主进行检测,同时需要考虑人群及生活环境,饮用水源地、住宅区的空气、农田土壤等因素。

6.2 确定监测频次

在监测过程中,监测的频次需要根据污染的强度、污染物扩散的速度和范围,以及污染持续的时间,同时结合环境区域的功能及地形、地貌等因素进行确定。

6.3 监测项目的确定原则

①固定源。②流动源。③未知成分或污染物。通过现场特征、人员或动物的中毒症状等,确定主要污染物和监测项目。

6.4 确定分析方法

①利用现场快速监测的方法。②国家标准规定的分析方法,以及行业统一的分析方法。

6.5 确定现场监测仪器设备

①易携带,可以直接读取数据。②国标指定的相关仪器设备。③能够进行快速定性、定量检测,或者定性、半定量的仪器设备等。

6.6 发送监测报告

对于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报送的监测报告要及时、快速。审核后的现场监测结果应以口头报告的形式进行急办。

7 应急终止以及公众信息

当污染事故得到控制,并且继续采取了必要的防护措施,能够将造成或可能造成的危害降低到最低限度时,由事故责任单位提出申请,应急指挥部向县政府做出污染事故应急处理情况报告,经县政府批准后,终止应急处理工作。事故应急处理期间和应急终止后,需要的信息内容由县应急指挥部报请县政府同意后对外进行。

8 应急保障内容

①资金保障,为了降低事故损失,提高应急处理效率,指挥部要根据实际需要,提出相应的支出预算。②装备保障,根据实际监测工作的需要,增加监测设备,对危险化学品加大检验、鉴定的力度。③交通运输保障,公安、交通等有关部门要作好应对突发环境事件交通运输和运输秩序的保障工作,及时对事件发生地的现场实施交通管制。④通信保障,建立和完善环境安全应急指挥系统、环境应急处置全县联动系统和环境安全科学预警系统。⑤技术保障,建立环境安全预警系统,组建专家组,确保在启动预警前、事件发生后相关环境专家能迅速到位,为指挥决策提供服务。

参考文献:

[1]郝薇.从松花江硝基苯污染的变化趋势中总结应急监测的采样频率[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1(06).

[2]姜彬.建立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处理环境监测所面临的问题[J].价值工程,2011(03).

[3]郝大举,王世林.环境监测在环境影响评价中的作用分析[J].污染防治技术,20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