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一个大国的理性融入和阵痛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一个大国的理性融入和阵痛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其实,对于我们这样一个泱泱大国而言,能够在经济全球化的当口,及时加入WTO这个标志性十分明显的经贸组织,既是多年不懈努力的回报,更是双方利益博弈的结果。可以说,在载歌载舞进行欢庆的同时,我们更多的是对于融入世界的理性判断和清醒把握,此即为,我们为融入所带来的丰厚贸易利润和快速经济增长而喜庆、振奋,但同时,我们又因自身“虽大未强”的尴尬地位和随着融入伴生的诸种新矛盾、新纠纷,甚至新冲突的不断出现而颇感痛苦、备觉忧虑。

然而,就像一个新生命的诞生必定有难忍的阵痛一样,中国大踏步走进世界经贸大家庭也必然会有“过渡期综合症”的一些表现,比如诚意受到怀疑、义务被人为放大、摩擦未随入世减少反而短时增加、自由贸易主义向传统的民族利益观念展开挑战、对未来的期盼和担心程度同步加大,等等。这些原本在欧美其他国家都曾发生过的正常情形,如今降临至我们头上了。

我们怎么看?我们怎么办?这个话题,不少人似乎不愿提起,但却无法回避。有专家说:“如果不能正视眼前,那么就很难预测未来。”庆幸的是,绝大多数的中国人,并不是这样的。

入世5年来,中国一直是世界上贸易额增长最快的国家,经济得到了迅猛发展,在诸多方面取得了丰厚的“入世红利”。在巨大的成就面前,我们更需要清醒的头脑,理性面对我们所取得的成绩。

回顾这5年,我们会发现,入世之前我们所期待的自由竞争、自由交易的世界并没有真正来到我们面前。相反,在一定程度上,因贸易保护而不断产生的贸易摩擦争端常常使我们处于被动局面。

5年是一个坎,在这5年过渡期之后,2007年我国将迎来全面开放。在中国即将进入新阶段的时刻,站在5年过渡期结束的时间节点上,我们需要对当前的形势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更应对自己所处的地位有一个清楚的了解。

“大国”责任,中国该承担吗

显而易见的是,中国在世界经济贸易中的地位有了很大的提高。中国的崛起,令全世界瞩目。然而,在逐渐融入世界贸易的同时,在“经济大国”的光环下,我们更需要理性地思考:“大国”的责任,中国该承担吗?

今年9月6日,WTO总干事拉米坦言,在近段时间,世界各地“贸易保护主义”抬头,WTO因此显得比往常任何时候都更为重要。此时,中国却一直在默默无闻地发展自己的经济,仍没有展现出大国应有的风范,在世界贸易舞台上发挥更大的作用。“现在不应该仅仅回顾入世取得的成绩,而是应该更多地参与进来,发挥更大的作用。”他说这算是一种希望。

业界少数人士认为,中国政府目前仅仅限于履行了入世之初的承诺,在WTO这个大家庭中,中国并没有像别国期待的那样,在发展的同时,以“大国”的身份承担更多的责任。从某种意义上讲,在国际贸易竞争日益激烈的时刻,中国并不愿意在竞争中承担所谓的“大国”责任,这则是一种委婉的批评。

而在欧盟贸易委员曼德尔森看来,中国在某些贸易领域并没有全面履行入世承诺。9月7日,他在清华大学演讲时,态度强硬地表示,中国需要进一步开放市场、打击盗版、减少非关税壁垒。他坦言,中国崛起对于欧洲许多产业都产生了很大的压力,尤其是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许多欧洲公司都被迫做出痛苦的调整。他表示,欧盟希望中国公平竞争,并无意挑战中国在劳动力和商品成本方面的优势,但是欧盟必将应对不正当竞争。这便近乎指责了。

目前,中国年对外贸易量在全球排在第3位,GDP总量排在全球第5位,外汇储备将近1万亿美元,年经济增长速度达到10%。中国WTO研究会理事陈泰锋认为,从数字上讲,中国的大国地位是确定无疑的。但在他看来,中国是大国,但不是强国,承认自己是经济强国将意味着中国在以后的贸易往来中要做出巨大的让步,在世界上将承担更多的责任。

美国和欧盟都希望中国以入世承诺作为市场改革开放底线的基础上,履行更大的市场开放义务,而如果按照美国的标准承担所谓的“大国”责任,就会对国内很多行业造成强烈的冲击,一些尚未成熟的产业很有可能会被扼杀在摇篮中。“这是涉及到我国在贸易政策上权衡利弊的一种战略。”陈泰锋说。

贸易摩擦的阵痛

自我国入世以来,贸易摩擦总是如影随形。今年9月,商务部透露的数字显示,从2001年到2005年,世界贸易组织其他各成员方对中国发起和终裁的贸易救济措施分别为379件和297件。当前,世界上反倾销案件中,每7起就有1起涉及中国,致使中国连续1O年成为遭受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对此,有关专家说,由于我国企业竞争力的增强,在入世之初产生“阵痛”是不可避免的。

我国人力资源丰富,我国的产品,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产品一直在国际上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很多国家在接受中国相关行业竞争的同时,被迫做出痛苦的调整。同时,他们不惜采取非常规手段设置种种障碍,来应对来自中国同类行业的冲击。

早在入世之初,我国的钢铁产业就卷入了美国的“关税风波”。2002年3月5日,美国总统布什宣布对10类进口钢铁产品实施保障措施,致使欧盟、中国、日本等世贸组织成员先后针对美国的做法启动世贸争端解决程序。

2003年11月,美国商务部宣布重新对从中国进口的针织布、胸衣、袍服3种纺织品实行进口配额限制的决定,美国国内舆论一片哗然。《华尔街日报》在当年11月19日一篇题为《胸衣大战》的文章中一针见血地指出:“白宫的做法就是,为了在国外推行自由贸易,美国就必须在国内实施贸易保护主义。”他们分析指出,由于美国已经没有生产胸衣的工厂了,因此,限制中国胸衣进口以保护美国就业的说法令人感到“特别奇怪”。

而当前国际贸易利益保护手段除了显而易见的壁垒障碍之外,很多发达国家用环境保护、技术规范、质量标准甚至人权保护等非显性的壁垒将中国的产品挡在了门外。

商务部高级研究员马宇分析认为,最近几年,我国出口贸易的增长速度平均都在20%,而全球的增长速度只有6%、7%左右。正是因为我国出口贸易速度的高速增长,我们从别国贸易商手中抢过来很大的市场。“在这种情况下,局面肯定会出现反弹。单纯从贸易来看,国外反倾销歧视、针对、压制中国商品,恰恰证明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增强了。”他说,现在中国所遭遇的频繁的贸易摩擦,本质上是经济崛起遭受的来自其他国家的逆向反应的一种表现,是中国跻身国际经济大舞台付出的“门票”,在经过入世最初的阵痛后,我国贸易将进入正常发展的轨道。

未来的更大挑战

5年过渡期的结束并没有使我们松一口气,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只是个开始。5年之后,渐渐褪去贸易保护膜的中国经济依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今年11月9日,世界贸易组织在公布的年度全球贸易报告中说,中国有望在明年超过德国,成为继美国之后的世界第二大贸易国。在取得这一成就的同时,我们也不难发现,我国的很多行业所受到的国外同类行业的冲击也非常严重。有专家认为,长期处于高度政策壁垒下的中国金融业,在所面临的全方位的国际竞争中必须经历一个痛苦的调整、转换和再生的过程。银行业人士也普遍认为,重建中国脆弱的银行系统,是中国政府允许外国金融机构完全进入本国市场,而不致引发国内金融危机的重要先决条件。

与此同时,5年过渡期即将结束,而我国的政府改制才刚刚进入过渡期。目前,政府对市场经济的干预依然过多,明显的锴位、越位和缺位问题还是当前较为普遍的现象,而国际竞争需要政府在很大程度上努力完成转变。

2007年全面开放,中国在对外贸易额大增的同时,遭受的贸易纠纷也将接连不断,市场准入问题、贸易摩擦、贸易顺差或者逆差等问题也将接踵而至。

但国内很多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在遭遇到反倾销调查时,由于国际贸易知识的缺乏和对国际规则的陌生,在应对措施上显得非常被动。在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企业遇到反倾销调查时,应对主体一般是政府或行业协会,这就显示出了整体作战的强势。而在我国往往是单纯一个企业应诉反倾销,无论从人力、物力,还是从财力上都远远弱于对手。我国行业协会建设的不健全在一定程度上无法使企业形成合力。加之企业财务管理体系和国际化的水平还很低,就造成中国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实际上总体已经处在相对被动的局面。

在世界贸易舞台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有贸易保护的倾向,以备种手段保护自己的利益,而在国际贸易的反倾销手段的利用上,我国仍显得非常落后。美国的《反倾销法》最早诞生于1916年,而我国在1997年才第一次使用反倾销手段。统计数字显示,截至2006年6月份,由我国发起的对外反倾销案有几十起,而我国所经受的反倾销案多达600件,因此在贸易保护方面,我国仍需要做很多工作。

世界形势错综复杂,我国的世贸之路任重而道远。对此,一位国际贸易专家说,中国企业要学会市场战略、投资战略的同时,要把企业规则战略当做常规战略去用,丰满自己的同时才能应对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