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武当赵堡丹功太极拳(上)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武当赵堡丹功太极拳(上)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前 言

笔者出生于武术世家,自幼酷爱武术,9岁时即随伯父习练武当功夫及“分筋挫骨、正骨闭脉”之法。成年后,游历各地,多方寻访名师高友,曾习练过形意、大成、八卦、太极等内家拳法;亦曾拜永年广府太极拳名家姚继祖先生为师,习练武式太极拳,为武式太极拳第五代传人。后机缘巧合,师从于武当赵堡太极拳第十一代传人原宝山先生。原先生为太极拳一代宗师,深研《易经》与拳理,得太极真谛,并完善了武当丹功太极拳。原先生念笔者习武之心至诚,将武当赵堡丹功太极拳单传之。笔者近些年曾多次参加全国太极拳大赛,均获大奖。现任河北邯郸市武术协会副主席之职。

武当赵堡丹功太极拳以拳式、拳架引导,结合服气、行气、导引、吐纳、胎息、守气、蓄气、使气等方法,将炼气与练拳有机地融为一体,使之集为大成,练拳为了养气,养气为了养生,养生为了长生,即筑基炼丹之法。最终达到与天地同其元,天人合一之境界。有祛病、强身、健体、延年益寿之功效。它一举一动,阴阳变化,又阴阳颠倒,其奥妙非可言表。在理论、功法、练法上有一套完整的体系,它科学、严谨,符合人体心理、生理特性,是兼具养生、防病、治病与技击功能并重的有效方法,修炼得道者,可使丹体常灵长存,不失不灭。

“玉炉烧炼延年药,真道修行益寿丹”。练武当丹功太极拳就是炼益寿丹。当今社会,人们生活节奏明显加快,工作压力增大,精神负担越来越重;所吃的部分食物,副作用严重超标;所处的环境,污染严重;导致人体各种疾病繁杂。尤其是许多老年疾病越来越趋向年轻化。这不得不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与深思,怎样才能缓解这些现象呢?根据中国传统医学、三丰祖师筑基练丹之法宝、道医学说以及中医的有关脏腑学说:“肾是先天之本,肾主骨,藏精生髓,通二阴,用于生殖,开窍于耳”等,我们练拳就是进行加强或改善肾功能的训练,增强自身的抵抗力和免疫力。练武当丹功太极拳就是练肾,练肾就是炼丹。加强先天之本,返还先天之本,从而达到强身健体、强筋壮骨、耳聪目明之目的。有的青少年通过练拳,智力得到开发,学习成绩显著提高;有些六七十岁的老年人通过练拳,又恢复了,有一些人则缓解或痊愈了前列腺炎疾病。中医认为,脾是后天之本,如果脾不健壮就会造成很多疾病,如糖尿病、心脏病、高血压、高血脂,胃病、肾病等等。“善补肾者当以脾胃求之”。武当丹功太极拳就是有意识地进行健脾运动的训练。所以有些人经过一段时间的练拳后,起到了很好的健脾作用。例如,一些中老年人原来不能吃玉米面与红薯,一吃就烧心,吐酸水,现在通过练拳也都能随便吃了。血糖由4个+缓解为2个+,胃病、肾病得到显著改善,这就充分证明了其肾水足矣。中医经络学说:人体经络通则百病除,“经络不可一时不通”。武当丹功太极拳特别强调通小周天、通大周天的训练。周天通,就是经络通,四肢百骸皆在其中。有的人练了一段拳后,6mm胆结石“不翼而飞”;有的女子子宫肌瘤练得无影无踪;有的人高血压恢复正常,降压药逐渐减少,甚至有的人已经不需靠药物控制血压了,血脂也明显降低;更为惊奇的是,有些癌症患者在练拳的过程中,由于经络畅通,自身抵抗力和免疫力提高,不药而愈等等。本人根据自己多年来的经验,以及病人情况的不同,编创了许多相应的辅助功法,对病人进行辅助治疗,均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武当赵堡丹功太极拳结合了古代导引、吐纳气功之术和中医经络学说,以及古代朴素辩证唯物主义的阴阳五行学说,以道家、佛家、儒家理论和各种内家拳理论为哲学基础,蕴含了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哲学思想。练武当丹功太极拳,以养生健身为目的,以九字要领和十六项技术要求为准,拳起柔顺自然,平心静气,周身放松,手运八卦,足踏五行,体态端正,轻松自然,正直安舒,内外静空,动作衔接紧密,劲、意、势相连,拳势如“春蚕吐丝绵绵不断,长江之水滔滔不绝”。能调整大脑中枢神经,对脑力劳动者易患的神经衰弱等职业病具有清神醒脑,防治并举的功效。同时,可锻炼五脏六腑代谢功能,养血归心,使人心肾相交,阴平阳秘,经络畅通。练后能使人精气神充沛,久而久之,以意念贯穿,先以外动带内动,后以内动带外动,用意不用力,如三尺罗衣挂在无影树上随风飘荡,有飘飘欲仙之感,即入道筑基是也。

武当赵堡丹功太极拳既可颐养天年,使人获“养颐之福”,又有高超的技击功能。它攻守兼备,守柔而强,以正治身,以奇整攻敌。其守稳如山岳,使敌不知其所守。其攻动如闪电,使敌不知其所攻。此乃太极拳之真谛也。故武当丹功太极拳口诀有“太极三合一,丹功传授稀。耍拳软如绳,推手活似龙。散打出手快,进退活步行……”

太极拳传至今,虽然已有数百载,并已分化为多个流派,但武当赵堡丹功太极拳仍然系统地保留着其精粹所在,保留了三丰祖师所创的拳架、推手、散手熔为一炉的特点。其拳架共有三种套路:一路为柔架,二路为大功架,三路为功力架。习练有了拳架套路基础之后,年轻人便可进入推手训练,逐步过渡到散手阶段。推手有定步单推手和活步双推手两种。以推手六字诀和推手三层功夫来进行。它是集跌、打、擒拿为一体的推手,这才是真正的中国太极拳推手,真正的“中国功夫”。

武当赵堡丹功太极拳有五层功夫:一练己,二采药,三封炉,四火候,五内丹。自然出现四种呼吸法:1、自然呼吸;2、自然顺腹式呼吸;3、逆腹式呼吸;4、胎息。达到最上层功夫,即炼成内丹,返老还童是也。与之相配合的有站功、坐功、卧功等等。

《周易》有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德厚载物。”太极拳的修炼过程,是一个理想人格的修炼过程,不仅强身健体,而且修炼人的精神境界。练太极拳者应淡泊名利,摒弃门户之见,为发扬太极拳运动的优良传统,加强人格修炼,积极投身于推进太极拳运动的健康发展之中。谨遵祖师之训,愿天下英雄豪杰延年益寿,不徒作技击之末耳!

拳架

第一式顶备式(无极式)

面向东立,两脚距离与肩同宽,顺脚站好。头容端正,两眼平视前方,下颌微收。肩放松自然落实,胸微内含,松腿根,松膝。自上而下,自外而内,自前面后感受地球引力。重心垂直微向下,右脚、膝、胯外旋45度,两臂也随之外旋,使手在体侧裤缝外翻转,然后划弧而上,左手至太阳穴,右手劳宫穴对百会穴至头顶的同时,左脚上步,两手下落时右脚跟上一步,与左脚平。

要领:从头至脚节节放松,手似抱一气球,任督二脉对转一圈(与天地同转)(如图1-1、1-2、1-3)

第二式金刚三大对

同前式,重心垂直微向下,右脚、膝、胯外旋45度,开裆下沉,身不转,左脚前上一步,两掌由体两侧从裆处往上向身前中线抄起至胸前。左掌前,右掌后,前掌低于后掌,掌心相对,间距20厘米许,两脚纵距同肩宽,横距同胯宽,或略大于胯成三角形,面东。两脚与身同时右拧至45度隅角,面向东南成马裆步。掌随身转,两臂也随之同时滚动成左阳右阴掌。两手相距20厘米许。两掌随臂滚动成立掌,右掌心微用意向左送劲。双脚左拧,身左转45度,面东半蹲步,两掌垂立。两掌同时前按,右手顺滚变拳,左手反滚顺托右拳,落腹前肚脐处;同时,右脚随按式上步,落成阴阳步,面东完成金刚三大对(如图2-1、2-2、2-3、2-4、2-5)。

要领:肩胯、肘膝、手脚相对,谓之三大对。脚拧,身转,手随,整体运动。上步时以脚尖顺地面摩擦而上,切忌将脚抬起,不然则犯拳论所云“抬脚半边空”之大忌,不利于重心的稳定和任督二脉的循环,即周天运行环丹。

第三式 懒插衣

右拳变掌,掌指向上,两掌相距20厘米许,即丹凤朝阳式,似抱球顺转,两肘同时往中线收,两掌不同方向外翻,形成肘内手外喇叭状。继续顺转到左手在外为阴掌,右手在内为阳掌,相距20厘米许。左掌从外绕到左胯根,掌心贴腿;右掌从内上托过脸顺划弧落到右侧,掌心向下与右脚相照。左脚随右掌向右跨一步,脚尖向东南,成右弓箭步。面东,完成懒插衣(如图3-1、3-2、3-3、3-4)。

要领:掌心相对抱球匀速运动,臂随之滚动,手到脚到,身要正,劲要整。

第四式右白鹤亮翅

左掌拇指按胯根,收右掌,指尖向上至鼻尖。右脚随右掌指向前,两手相距20厘米许成马裆步。左掌沿身前中线上至胸前,右掌从左掌外落置体侧中线裤缝处,掌心向前。两掌同时上起,右掌过头顶,左掌至鼻尖,两掌翻落,掌心向下。身起,右腿直立,左脚向右脚靠半步,脚前掌着地,变右实左虚步,面东,成右白鹤亮翅(如图4-1、4-2、4-3)。

要领:掌划弧,臂要滚动,练盘左肘, 手脚齐到,丹转周天运行。

第五式单鞭

由前式两掌心向下,变两掌心相对,相距20厘米许,右掌对准身体中线,在身前往左下方逆时针划圆。左掌至裆中线处,继续往上划圆至下颌下方,左掌向左弧形拉开,右小臂逆时针滚转,右掌向右侧变钩手;同时,左脚随左手向左横跨一步,成左弓箭步,面东,成单鞭(如图5-1、5-2、5-3)。

要领:手划圆,腿胯随之转换虚实。左掌向左拉开,右小臂反时针滚转,左脚左跨成弓步,三者要同时进行,不可先后动作,右掌左脚动作一致。

第六式斜金刚三大对

右钩手变掌下落,从身前抄起,与此同时,两脚一起左拧,身转东北,余同第二式金刚三大对(图如第二式),只是前式为正,后式为斜,前式为斜,后式为正。

第七式左白鹤亮翅

右拳变掌,两掌上举额前,掌心向下,左食指对准鼻尖身体中线,肘要坠,肩不可上抬。两掌往下顺时针划弧180度至腹前,两掌心相对,左掌置左腿侧,右掌行至身中线处,左脚向西北跨一步,右脚随之,脚掌贴近地面摩擦移至左脚侧,右脚前掌着地为虚步。两掌向上顺时针划弧180度至身前,两掌相距20厘米许,右掌挂身之中线,两掌心相对,翻手下按,两掌心向下,左手食指挂身中线,右脚返原地,左脚随之,脚掌贴近地面摩擦移到右脚侧,右脚掌着地为虚步,面东北,成左白鹤亮翅(如图7-1、7-2、7-3)。

要领:划圆移步,手脚配合一致,同步进行,身体保持平正,不可左右扭转,右手护面护心,左手经百会穴过头顶,脚平行移步,贴地面如扫雪。

第八式斜形

两小臂交叉,循中线下落,身垂直下蹲,左脚向西北跨一大步。左掌左划,右掌右划至腿两侧,掌心向下,身体下蹲直至成马步,要一直保持垂直状态,臀部要内收,绝不许突出。左掌顺时针划至耳,脚随势左拧;右掌逆时针划过头顶下落至身前,右指对准身前中线。脚左拧成左弓箭步,右掌下摆背后尾闾处,变上钩手,面东北,成斜形(如图8-1、8-2、8-3)。

要领:手划,脚随之拧动,身随之徐徐升起,上下齐动带内动。

第九式中探马

右掌向右向左划弧至身前中线,左钩手变掌下摆,复上至胸前中线。两掌左阳右阴向西北角送劲。当右掌到腹前中线时,左脚直起,右脚向前小半步,前掌着地虚点,两掌顺时针拧转一圈;同时,左脚退小半步,前掌着地,变右直左虚步;左手变钩手从体侧顺滚下落至膝上方,钩向肘后,右手为掌至腹肚脐处,掌心斜向上,指尖向下。左钩右掌一齐向上翻滚,右掌至鼻尖,两手相距20厘米许,左腿直,右腿虚,面东北,成中探马(如图9-1、9-2、9-3、9-4)。

要领:掌划圆时,带内动转丹,脚下随之拧动,协调一致,裆胯身手齐到。

第十式 摇步

小臂交叉胸前,右脚叉步于左脚前,面东北,成摇步(如图10-1)。

要领:小臂交叉与落脚一致,浑身轻松自如。

第十一式斜形

同第八式。

第十二式 中探马

同第九式,面正东,成中探马。

第十三式摇步

面东,同第十式摇步。

第十四式 金刚大对

两臂交叉点循身前中线下落,右脚向东上步,腿半蹲,掌心向上(如图14-1)。两掌经体侧划弧至脸前循中线下落腹前的同时,右掌变拳,左掌隔肚脐托右拳,右脚随掌向东上步,与左脚相距同肩宽,为阴阳步,面东,成上步金刚。

要领:上步含胸勿掰膀,手脚一致,上步还丹归元。

第十五式退步伏虎

右拳变掌,两小臂向上交叉于颌前;与此同时,左脚向西后退一步,右脚跟着后退一步,平行成马步,两掌下落过膝。左掌经体侧中划弧,过耳侧落左肋上成拳,拳心向后,脚右拧成右弓箭步,右掌经体侧划弧过头顶,握拳至脸右侧,同太阳穴高,面东,成伏虎式(如图15-1、15-2、15-3)。

要领:两臂上抬要同左脚退步一致,两臂下落与右脚退步一致,右手带,左脚拧,左手带,右脚拧,上下一致,做到外三合。

第十六式擒拿

右拳下落至右腿侧,右脚左拧,蹬直,左拳变掌,从体侧经脸前落于右拳背,左腿弯曲;左掌右拳背同时滚圆,两手心向上,重心转换于右腿,面东,成擒拿式(如图16-1)。

要领:收身,脚拧,手落,三动一致,乃金丝缠腕之技。

第十七式串捶

左掌变拳,拉至肚脐上,右拳向下斜击,两拳心相对,间距20厘米许。右腿站直,左脚拉近右腿,脚掌点地成丁八左虚步。面东,成串捶(如图17-1)。

要领:右手似张弓,左手似拉箭,腿直提顶,全身动作一致。

第十八式 肘底藏捶

右拳向左上反时针划弧至左肘下,相距一捶之距,拳眼向上;左拳经脸前向左划弧至身左时立起,拳面向上;转胯脚不动,面转东北,成肘底藏捶式(如图18-1)。

要领:两拳划弧,臂随之滚动,捶起,身跟着转;周身一致,上迎下打。

第十九式 倒碾肱

左肘、右拳眼、左膝盖,三尖垂对下沉。左腿弯曲脚落实,变成右腿弯曲,脚尖点地;右掌带右臂向下过体侧,抡臂向前划立圆;右脚随右掌下落向后弧形退步,是为右倒碾肱。左倒碾肱与右倒肱动作相同,只是手脚和方向不同。左右可重复运动。当右掌从下向上至头右侧时,左掌右划至鼻尖,两掌距20厘米许,右腿站直,右脚点地成左虚步,面东北,完成倒碾肱(如图19-1、19-2、19-3、19-4)。

要领:身不能偏,臂带脚划,脚随臂走;全身一致,丹田运转周天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