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小小雷锋”在行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小小雷锋”在行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雷锋精神”,温暖而熟悉。几十年来,这种精神传承如一脉暖流始终流淌在每个中国人心中。石家庄市友谊大街小学这些孩子们学习雷锋的点滴行动,让我们感受到真切的振奋和鼓舞。这些行动是“雷锋精神”的时代注解,孩子们用清澈的双眸和朴素的微笑把一拳拳火热的爱心传递。

雷锋已经离开我们五十年了,但他的精神却成为一面旗帜,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学习。石家庄市友谊大街小学在“学雷锋纪念日”前夕,举行了一系列“学习雷锋做好事”活动,让孩子们在了解雷锋事迹、感知雷锋精神的同时,学会对周围人事心存感恩、学会同情和帮助弱势群体,让他们的小小心灵接受了一次“爱的洗礼”。

这些孩子们都是典型的“零零后”。 作为新世纪的儿童,他们无疑是幸运的。他们拥有更加良好的物质条件和教育氛围,有着不同于前人的开阔视野与属于他们自己的远大理想。但是不可否认,他们生活在了一个物欲横流的年代,而且他们大多是“独生子女”,生活在“421”家庭,即四个老人,一对夫妇,一个孩子。孩子从小备受宠爱,也因此患上“421”综合症:娇气、自私,不懂得感恩、不懂得体谅、永远以自我感受为中心。

“友谊大街小学”的领导和老师十分清楚孩子们的心灵现状,他们深知“人格”发展对于孩子们的重要性。因此他们希望在学校给孩子们创造一个引导孩子“向善”的环境。于是,早在2008年,“文明账本”的活动便诞生了。活动要求孩子们每天都能够做一件“文明”的事,不拘大小,只要是出于自愿的“文明”行动即可,哪怕是将地上一个小小的纸片捡起来放进垃圾桶、哪怕是帮下班的爸爸妈妈捶捶疲劳的肩背,在这点点滴滴的行动中,让孩子感受“付出”的快乐,感受“爱”带给别人的幸福。并且“文明账本”活动要求孩子们将自己亲身做的好事记录下来,作为对自己文明行为的奖励和鞭策。文明小账本的扉页上写着 “当文明成为我们每一位同学的习惯时,日积月累,我们都会变得富有无比,那时我们会感受到快乐和惊喜。”

友谊大街小学的老师说:“全校有2000多名学生,每人每天做一件好事,就是2000多件,一个月下来就是60000件好事。期末,我们将对小账本进行互展,让学生们相互学习,相互鼓励,下学期继续做下去。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每一天做好事。文明小账本记录了孩子们成长的足迹。现在,守纪律的学生多了,讲文明懂礼貌的多了,好人好事层出不穷。学生们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荣辱观在体验中生成。”

在这次“学习雷锋”主题社会实践活动中,学校的老师根据各个年级孩子的不同特点制定了相应的计划。一年级孩子尚小,老师只要求他们能够在公交车上为老人主动让座等力所能及的事情;二、三年级的孩子则在老师的带领下到社区、广场、公园开展卫生清扫的环保志愿者活动。孩子们用他们稚嫩的小手刮掉乱贴的小广告、清扫各个卫生死角,不仅得到了成人的夸赞,还能带动很多人一起参与到这个活动中来,体验公益活动的快乐;四年级的学生跟老师一起来到了特殊教育学校,与这些身有残疾的孩子们进行真诚的交流。活动之前,孩子们把自己卖废品的钱捐到一起,为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购买了学习用品。老师们还从特殊教育学校选择了几个家庭生活困难的学生,进行一对一的“圆梦活动”,帮助这些孩子完成一个小小的心愿。申瑶冉是这里的一名盲童,父亲是农民工、母亲在家务农,家庭收入微薄。瑶冉一直梦想着能拥有一个可爱的芭比娃娃。“圆梦”活动中,友谊大街小学的哥哥姐姐们帮她实现了愿望。当一个毛茸茸的玩具“小猫”放到她手里时,她开心地笑了起来。不仅如此,细心的孩子们还专门为瑶冉挑选了一本盲童读物――《一本关于颜色的黑书》,看着瑶冉专注“抚摸文字”的神情,友谊大街小学的孩子们脸上洋溢着欣慰的表情;五年级的学生们来到了交警叔叔身边,帮助劝导行人遵守交通规则;六年级的学生分为两组。一组来到了西雅小学。这是一所农民工子女就读的学校。为了让两所学校的孩子们都能够有所收获,老师特意设计了三个环节。第一环节是比赛做手工。西雅小学的孩子们由于父母平时很忙,自理能力很强,在做手工这一环节上要强于友谊大街小学的孩子;第二环节是做一张试卷,让学生们从知识层面去比较彼此的优缺;第三环节让孩子们自由交流,相互体验不同的生活方式。六年级另一组孩子走进了瑞祥公寓看望生活在那里的孤寡老人。这里的老人由于大多行动不便,与外界交流较少,孩子们的到来无疑让他们欣慰不已。他们开心地搬起椅子或坐上轮椅走出屋外,聚到院子里看孩子们表演节目。纯真的笑脸、动听的歌声让这些老人们倍感人间的活力和温暖。孩子们也在老人们陶醉的表情中收获了自信。临走时,孩子们依依不舍地与老人道别,相约下次还来。

孩子们年龄还小,他们的行动也许“微不足道”。但“不积小流”,何以成“”?友谊大街小学师生将“学习雷锋”活动转化成为一种习惯和生活方式,“日积小善”,终能滋养心灵,成就“大爱”。

1与赞皇某小学“手拉手”帮助贫困孩子建立书屋

2在特殊教育学校体验盲童生活

3在特殊教育学校与身有残疾的孩子互相交流

4来到农民工子弟就读的西雅小学,与这里的学生一起做手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