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测井工程事故的预防与处理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测井工程事故的预防与处理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测井可能出现各种各样工程事故,本文就如何预防工程事故及事故的处理方法进行探讨。

关键词:测井工程 事故 预防 处理

一、测井常见事故及原因分析

1.井筒不畅

1.1压差粘附

1.2井眼不稳定造成的遇阻、遇卡

1.3键槽遇卡

1.4套管损坏或套管鞋开裂

1.5井壁垮塌、碎块

1.6井底沉沙

1.7侧钻开窗井的窗口处遇卡

1.8仪器损坏

2.违章操作

由于对施工方案、操作规程了解不深入或是不严格按照施工方案、操作规程进行施工,往往会发生各类意想不到的事故。经验表明,不按操作规程进行测井施工造成工程事故的占80%。主要表现为1)仪器落井2)电缆打扭3)电缆跳槽

3.设计有问题

施工设计的不周密表现在现场操作中对出现的各类意外情况不能及时准确地进行处理,导致事故的发生。

4.对井筒情况了解不够

施工过程中,因对井筒情况了解不够,导致施工出现问题。

5.其它

管理不力或管理制度不完善等1)人员组织和过程控制不利2) 疲劳施工。

二、测井工程事故的预防和处理措施

1.常见事故预防处理措施

1.1压差粘附

预防措施:在泥浆性能不理想的情况下应尽量减少仪器在井下的静止时间。经常活动电缆,不要让电缆在井中静止时间过长;如有可能在仪器头上安装间隙器

处理措施:进行地层测试施工时,按照要求,仪器需要在井中静止进行测压和取样,为防止电缆长时间静止不动发生电缆吸附而造成遇卡,需要每隔3min下放电缆20m/1000m。电缆一旦产生粘附卡,用常规方法很难解决,可考虑穿心打捞。

1.2井眼不稳定造成的遇阻、遇卡

预防措施:在可能发生井壁垮塌或掉块的井眼中施工,1)使仪器居中;2)遇阻时不要使仪器快速下冲。

处理措施:发现遇阻应立即停车,上提电缆。再次下放应减慢保持匀速,避免快速下冲,防止仪器冲进聚集的岩屑或砂桥中。相同深度遇阻三次后,应通知井队下钻通井、循环、调整泥浆改善井眼条件。如发现遇卡现象,应立即停车,收回推靠装置,然后缓慢下放电缆,再以每次增加0.5*9800KN的张力上提电缆,反复活动,防止仪器一卡死或电缆粘卡,直至拉到最大安全张力。若不能解卡,最后采用穿心打捞。

1.3键槽遇卡

预防措施:尽量采取组合测井,减少下井次数,降低因电缆摩擦形成键槽的机会。合理使用扶正器使仪器和井壁间保持一定的空隙,防止仪器头在键槽处遇卡。

处理措施:发现遇卡现象,应立即停车,收回推靠装置,然后缓慢下放电缆,注意张力和曲线的变化。再以每次增加0.5*9800KN的张力上提电缆,反复活动,直至拉到最大安全张力。

1.4套管损坏或套管鞋开裂

预防措施:在仪器头附近加装间隙器,使仪器居中。

处理措施:仪器遇卡,可下放电缆使井下仪器远离遇卡位置,然后缓慢上提。反复起、下直至电缆脱离套管损坏位置。如无法解卡应进行穿心打捞。

1.5井壁垮塌、碎块、井底沉沙时的预防处理

这种遇卡没有很好的预防措施,仪器接近底部时应降低下放速度,计算好正常的上提拉力,仪器到井底立刻上提电缆,尽量缩短仪器在井底停留时间。

1.6电缆打结的预防处理

1.6.1进行测井生产时,要始终保持电缆有一定的张力。

1.6.2在进行测井前应了解本井的井深,井下工具、井眼条件,必须保证电缆和井下仪器以同样的速度运动。

1.6.3电缆下放速度不要过快,禁止上提后突然下放。

1.6.4仪器在井内遇阻时,不能用仪器下冲的方法通过障碍物。

1.6.5操作员随时观察测井曲线和张力显示,发现遇阻及时停车。

1.7电缆跳槽。

预防措施:

1)测井施工应尽可能采用防跳槽滑轮2)仪器下井过程中电缆下放速度与仪器运行速度保持一致,且电缆保持一定的张力3)严禁快起快停4)定期检查天、地滑轮,发现破损及时修复5)选用与测井电缆配套的天、地滑轮。

处理措施:1)测井时电缆出现跳槽,绞车司机立即停车2)在井口电缆外皮上绑扎黑绞布及铅线组成提环3)将电缆安装在滑轮槽内。

2.下井仪器遇卡时的处理

2.1预防措施:避免遇卡

1)在裸眼井内应保持电缆移动。只要电缆移动,就不会产生压差粘附。如果仪器在井内,绞车出了问题,应叫司钻用钻机绞车上下移动天滑轮。2)仪器在井底停留时间应尽可能短。仪器要缓慢地接触井底,然后立即缓慢上提仪器。3)仪器下井后,应始终保持电缆有一定的张力。放松井内电缆很容易使电缆打结,或使电缆铠装形成鸟笼状。电缆下放或上提的速度视井内泥浆比重而定,电缆下放时的张力不得低于电缆停止时张力的70%。4)仪器下出套管鞋进入裸眼井段后,操作员应在系统上以时间驱动方式监视仪器对地层的响应变化。每下放300—500m暂停绞车。5)禁止用仪器下顿。下井仪器下顿可能损坏仪器,也可能把仪器顿到桥塞或岩屑里,严禁企图用仪器下冲的方法通过障碍物。6)只要井下条件允许,就要尽可能地使用扶正器和间隙器,减少仪器与井壁的接触面积,以此减少产生压差粘附的机会。7)仪器运动靠近套管时必须放慢速度,因为套管鞋可能受到损坏,所以要小心的将仪器提进套管鞋。8)如果仪器遇卡,应尽可能地将仪器拉出,使仪器解卡。

2.2处理措施:

)一旦发生遇卡,首先判断遇卡类型、遇卡原因,卡点位置以及遇卡深度,然后利用自身的动力设备和仪器观察系统,在规定的提升拉力范围内,进行正确的解卡,不得擅自拉断电缆。2)如果解卡失败,应用同等张力拉紧电缆。同时立即向甲方主管部门和有关人员汇报请示,并迅速将穿心打捞工具放到指定的位置,与井队配合作好打捞前的准备工作,等待甲方指令。3)在处理遇卡事故上提电缆时,各主要岗位人员应坚守岗位,指挥者及其它人员应站在安全位置。处理措施:通知钻井队和甲方监督收集全部需要的情况确定打捞方案

4)确定仪器或电缆遇卡的原因是选择正确解卡方法的关键 。如果仪器记录的深度和测定电缆伸长计算出的深度相一致,则仪器被卡,或者紧靠仪器之上的电缆被卡住了。如果测定电缆伸长计算出的深度浅于仪器记录的深度,可能发生压差粘附或卡在键槽里。5)设法保护电缆。在打捞过程中,电缆处于很危险的状态,应尽量减少对电缆的损坏。严禁上提之后突然放松6)放射源的仪器遇阻、遇卡处理a.装有放射源的仪器在井下遇卡时,要立即告诉甲方现场监督和钻井队,并向测井公司汇报,同时尽快向甲方现场监督和钻井队提供放射性源的情况及仪器示意图。共同研究解卡措施。b.发生放射源落井的事故,测井部门必须立即向甲方、上级生产领导部门、安全部门及环保部门就带源仪器的落井情况提出报告,并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制定合理的打捞方案。c.在打捞落井放射源的过程中,测井部门应经常注意并提醒甲方和钻井部门不得采取任何有可能损坏源室的措施;打捞过程中,在可能情况下,配合油田环保部门,对打捞全过程进行放射性污染检测,如发现源室破损,出现污染情况应立即向上级部门报告,停止打捞,并请有关专业防护部门协助处理。d.如打捞明显没有希望,经甲方通报井场所在地方环保部门,提供包括井的位置、放射源落井日期、落人深度、放射性源的种类、性质、强度等内容的文件备案。e.带源仪器如掉在生产层以下宜打水泥塞将源封住,对上部油气层仍可进行正常的生产作业。F.带源仪器掉在生产层处,可用水泥将仪器封住,在原井眼打斜井,新、旧井筒在生产层处的距离不小于10m。

三、结束语

总之,测井过程中要坚持“预防为主、科学处理”的理念,充分保证测井工程事故不再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