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玉米粗缩病防治技术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玉米粗缩病防治技术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玉米粗缩病症状特点及危害

玉米粗缩病发病初期,在心叶基部的中脉两侧出现透明的虚线斑点,后逐渐扩展到整个叶片。病株的叶背、叶鞘及苞叶的叶脉上具有粗细不一的蜡白色条状突起,用手触摸有明显的粗糙不平感。叶片宽短,厚硬僵直,叶色浓绿,顶部叶片簇生。病株生长受到抑制,节间粗肿缩短,严重矮化。根系少而短,不及健株的一半,很易从土中拔起。轻病株雄穗发育不良、散粉少,雌穗短、花丝少、结实少。重病株雄穗不能抽出或虽能抽出但分枝极少、无花粉,雌穗畸形不实或籽粒很少。

二、发病条件

1、毒源量。多年生禾本科作物及杂草是玉米粗缩病毒的寄主植物,所以在生产中,管理粗放、杂草多的玉米田比管理精细、杂草少的发病重。而前茬的小麦丛矮病发生重的地块发病重,这是由于小麦丛矮病病株中混有玉米粗缩病病毒,而它们均由灰飞虱传毒引起。

2、玉米栽培模式。玉米不同生育期感病程度差异较大,感病越早,病情越重。我省春玉米较少,多数夏玉米为麦田套种,小麦玉米共生期较长,这种栽培模式有利于该病发生。玉米出苗至7叶期是对该病的敏感生育期。麦套玉米多在5月下旬播种,其敏感生育期恰逢第1代灰飞虱成虫迁飞盛期即传毒高峰期。而此时收麦后播种的玉米尚未出苗,便躲过了传毒侵染高峰。一般春玉米、麦套玉米发生重,夏直播玉米发生轻;而麦套玉米、夏玉米早播的重,晚播的轻。

3、玉米品种抗病性。目前种植的大部分品种对病毒病中感或高感,抗病品种很少,高抗品种更少。因此,一旦传毒介体增多,就会促进该病发生流行。

三、玉米粗缩病综合预防方法

玉米粗缩病的发生完全是由带毒的灰飞虱的传染所至,所以消灭或避开灰飞虱的传播侵染是预防玉米粗缩病发生的重要途径,因此,可通过以下措施进行预防。1、清除田间杂草。秋收之后及时灭茬,清除田间杂草,以减少灰飞虱和病毒的越冬越夏寄主,从而减轻玉米粗缩病的危害。2、防治麦田灰飞虱,减少传毒媒介。用杜邦巨星等除草剂防除麦田杂草,早春小麦拔节期结合治小麦要病喷药防治越冬成虫;小麦抽穗后,结合防病治虫,防治一代灰飞虱。3、玉米田灰飞虱的化学防除。(1)用甲拌磷、呋喃丹种衣剂拌种;或用甲拌磷按种子量的0.2%~0.3%拌种;或者用3%呋喃丹颗粒剂随穴撒施,每667m2用量1.5~2kg,对灰飞虱药效可持续30d以上。(2)玉米播种前后及苗期,对玉米田及附近杂草喷杀虫剂防治灰飞虱。常用药剂有:80%敌敌畏乳油、40%氧化乐果乳油、40%久效磷乳油、50%辛硫磷乳油、50%甲胺磷乳油;专用药剂:2%稻虱净(扑虱灵)可湿性粉剂、50%巴沙乳油。(3)苗期发病,应及时拔除病株,并适当推迟定苗时间,并用1,5%植病灵800~1000倍,20%病毒A500倍喷雾,可有效感轻病害发生。此外,培育抗病优质玉米品种也是预防玉米粗缩病发生的最重要的途径。

四、选用抗病品种

尽管目前玉米生产中应用的主栽品种中缺少抗病性强的良种,但品种间感病程度仍存在一定差异。因此,要根据本地条件,选用抗性相对较好的品种,同时要注意合理布局,避免单一抗源品种的大面积种植。

五、播期

根据玉米粗缩病的发生规律,在病害重发地区,应调整播期,使玉米对病害最为敏感的生育时期避开灰飞虱成虫盛发期,降低发病率。春播玉米应适当提早播种。

六、加强田间管理

结合定苗,拔除田间病株,集中深埋或烧毁,减少粗缩病侵染源。合理施肥、浇水,加强田间管理,促进玉米生长,缩短感病期,减少传毒机会,并增强玉米抗耐病能力。

七、化学防治

1、喷药杀虫

玉米苗期出现粗缩病的地块,要及时拔除病株,并根据灰飞虱虫情预测情况及时用25%扑虱灵50克庙,在玉米5叶期左右,每隔5天喷一次,连喷2~3次,同时用40%病毒A500倍液或5.5%植病灵800倍液喷洒防治病毒病。对于个别苗前应用土壤处理除草剂效果差的地块,可在玉米行间定行喷灭生性除草剂20%克芜踪,每亩550毫升,对水30公斤,要注意不要喷到玉米植株上,克芜踪对杂草具有速杀性,喷药后52小时杂草能全部枯死,可减少灰飞虱的活动空间,田边地头可喷45%农达水剂,但在玉米行间尽量不用,以免对玉米造成药害。玉米粗缩病具有毁灭性,一旦发生了就很难治愈,在病株上喷上某种药剂就使它恢复正常是不现实的,但只要做到农业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环环紧扣,就一定能够控制其危害蔓延。

2、药剂拌种

用内吸杀虫剂对玉米种子进行包衣和拌种,可以有效防治苗期灰飞虱,减轻粗缩病的传播。播种时,采用种量2%的种衣剂拌种,可有效的防止灰飞虱的危害,同时有利于培养壮苗,提高玉米抗病力。播种后选用芽前土壤处理剂如40%乙莠水胶悬剂,50%杜阿合剂等,每亩550~575毫升/亩,对水30公斤进行土壤封密处理。

(作者单位:130111吉林省长春市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