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茅忠群\茅理翔七年交接始于方太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茅忠群\茅理翔七年交接始于方太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在浙江省宁波市有一个叫慈溪的县级市郊区,在地处杭州湾新区的滨海二路上,坐落着一座灰色的建筑,设计独特又不失传统风格,色调凝重又不失灵动气韵,尤其是大楼正门上方伸出去的一条长长的顶廊,在这一片的建筑群中相当醒目。

这座建筑倾注着现年41岁的方太二代传人茅忠群的很多心思。这位架着一副浅色眼镜、温和文气的男人就是中国十大新生代企业家――方太集团总裁茅忠群。

在方太食堂长长的队伍中一个酷似方太集团总裁茅忠群的身影像其他员工一样刷卡、一样收拾碗筷。半个小时后,当记者看到在电梯里为后来的人们按着按钮的茅忠群时,不禁愕然。

一个小时后,采访开始。当记者问起他的“没架子”时,茅忠群认为“其身正,不令而行”。在他看来,摆架子、耍威风换来的只是表面的听从,“我要的是人心思齐,要让大家从内心信服,这样的管理效果才会好。”

1996年,刚满26岁的他和父亲一起创建了“方太”品牌的厨具,现在,方太公司的品牌评估价值已达到8亿多元人民币。而茅忠群也提前通过了父亲茅理翔当初对他设定的“带三年,帮三年,看三年”的阶段,现在这个宁波家族企业的经营权已经由他掌管。

劝说后的接班

十多年前的一个下午,在北京嘉里中心,看上去更像个书生而不是生意人的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总经理茅忠群站在台上,用带着少许江浙话尾音的普通话宣布,“方太”开始从生产单一厨具向“厨房专家”发展。对于茅忠群和他父亲茅理翔领导的方太来说,这是其争取成为中国厨房第一品牌的非常重要的一步,为了这一步,他们已经储备了多年的力量。

1994年,茅理翔的打火机企业飞翔集团已经做到世界出口量第一,但是却因为技术含量低、竞争激烈而面临困境。那年春节,在上海交通大学就读电力电子技术专业硕士的茅忠群回家过节。年夜饭的餐桌上,茅忠群明显地感受到父亲的困境。

健谈的茅理翔说:“我脑子里总是在反复思考企业的发展问题。中国的职业经理人缺乏信用和有效的制约机制。许多企业你给他做,做来做去就变成他自己的了。既然这样,那又何苦去试验呢?”茅理翔把希望放到了儿子身上。让儿子到家族企业中来,一开始并不那么顺利,茅忠群面临着出国留学或者在上海就业的机会。“应该说,当时他也没有做很明确的答复。”茅理翔说,“肯定他的思想斗争还是非常激烈的。”在这个假期里,茅忠群在公司里边上下转来转去。然后,母亲出面做说服工作。茅忠群最后确定留下来。

工科背景的茅忠群说话非常简洁,话不多,但有一个习惯动作,用手指在桌子上划字。“创业之初我就对父亲开出条件:第一,必须跳出以前,另外成立一个独立的品牌;第二,另起炉灶。老员工不要,亲戚不能进入;第三,关于方太方向性的决策,要由我说了算。”

茅忠群的这些条件,后来被证明是企业良性发展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基础,也避免了家族企业普遍会遇到的裙带关系的问题。同时,还是以后面临企业管理问题时茅忠群的“法宝”。

和很多家族企业面临的交接班问题不一样的是,茅忠群来到父亲的企业,一开始不是继承或者“守业”,而是要进行第二次创业。茅忠群必须和父亲重新打一片天下。显然,这是一件艰难和冒险的事情。茅理翔说:“我也很担心,如果失败的话,关系到儿子的前程。”

初出校门,还是一副大学生模样的茅忠群开始和父亲一起做调查和研究。最终,他们选定做油烟机项目。在确定商品品牌时,茅忠群的“固执”开始表现了出来。父亲茅理翔清楚地记得十多年前的场景:“我认为应该还叫‘飞翔’,对这个名字我很有感情,而且,飞翔集团已全类注册,什么产品都可以生产。如果另外注册一个商标,少说也要拖半年。”

但是,茅忠群并不同意这样做,他的方案是“方太”。父子俩相持不下整整3个月。茅理翔说:“最后我是跟他真的吵了一架。”这也没用。于是,茅忠群的母亲再次出马,但这次是做茅理翔的工作。于是有了现在的名声大振的“方太”。

从早到晚商量

1996年成立的时候,方太规模非常小。“只有两三个人、将近20平方米的办公室,很少的资金。”但茅忠群的教育背景让他在产品研发上有很大优势。“包括设计产品我也参与,”茅忠群说。

“应该说,前几年的企业管理都是以我为中心。”茅忠群说。茅理翔的帮助和指导来自更直接的方面。一个在创业前几年一直贯穿在父子俩管理上的特点是:相互不断的切磋和商量。“我和父亲不断的就一些问题交流,人员的管理到产品的销售,几乎是事无巨细。”茅忠群说。

茅理翔和茅忠群的办公室就是里外间。“我们这样的交流很方便,”茅理翔说。

茅忠群也一直和父母住在一起,即便是回到家,父子谈论的还是企业的事情。“我们几乎不说别的了。”茅忠群说,“回到家,还是得商量企业的事情,每天如此,我有的时候都会觉得烦。”茅理翔则到现在都很高兴能在那时给儿子的各种“辅导”:“那时,我们也不管他烦,都给他讲。”慢慢的,茅忠群也习惯了,“经常是谈到晚上11点。”茅忠群说。

在如此密切的交流下,方太飞快成长。另一个间接“后果”是,茅忠群说到这点笑了起来:“我现在爱在下班后找员工谈话,就是那时养成的习惯。”

“因为很多事情只需要父子俩商量就可以做出决定,”茅忠群说:“企业也呈现出‘人治’的成分远远大于‘法治’成分的情况。”到2000年的时候,企业发展有了规模,方太搬到了现在的办公楼。这时候,茅忠群感觉到:随着产品线构成以后,自己一天24小时的时间就不够用了,“必须从‘人治’转变到‘法治’。”

茅忠群把这一年定为公司内部改革年,着手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和营销体系,并且请来了三家咨询公司帮助方太建立管理系统,并为此投入的“费用可观”。到现在,方太投入在员工身上的培训时间达到了平均每人50小时。

也就是在这个期间,茅理翔参与公司的管理越来越少,有时候有意识的不发表意见。“我现在更多考虑企业的发展战略和文化建设,具体的管理已经交给忠群了。”父亲茅理翔说。

茅忠群也说:“我现在讨论企业事情,大多都是和我的中层干部讨论了。”

今年春节,茅忠群和妻子、父母一起出国。这是多年来第一次全家旅游。在此之前,茅理翔就一直对儿子说,“企业发展了,比什么事情都让我高兴。”在茅忠群的印象里,“一家人坐在一起,看好看的电视连续剧,就是心情舒畅的时候了。”

事实上,一起做企业的这几年,也是父亲和儿子呆在一起时间最长的几年。“从小我跟着外婆长大,难得看见父母。”茅忠群说,到小学时,他才回到父母身边。但即便如此,茅忠群也不能常常见到父亲。茅忠群和每个有同样经历的孩子一样,每次父亲出差回来,都会带回好吃的东西,这也是茅忠群最高兴的时候。

和其他望子成龙的父亲不一样的是,茅理翔没有时间在学习上督导茅忠群,而是从小灌输给儿子在中国很流行的一句话:“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让他欣慰的是,茅忠群果然喜欢上数理化,而且成绩优秀。高中茅忠群就考上了重点住读,再次离开父母身边。

高中毕业的时候,拿过全国物理竞赛二等奖的茅忠群得到了浙江大学的保送名额,同时,上海交大也希望茅忠群能去,但必须通过全国高考。为了这件事,茅忠群打电话回家询问父亲,茅理翔说:“我尊重你的意见。”

茅忠群放弃了保送,如愿考入上海交大,学习电力系统自动化、无线电技术专业。之后,茅忠群大学毕业,因为“没有明确的目标,感觉还是继续读硕士”。茅忠群回忆那时的状态说。而直到现在,茅忠群说自己“仍然处在学习的状态”。前几年,茅忠群又从中欧国际工商学院EMBA毕业。

在如此密切的学习下,方太飞快成长。

读过EMBA 的茅忠群深谙西方管理之道,而对国学的研读又让他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深刻的理解。在茅忠群中西融合的管理下,方太集团在一个不起眼的小家电细分行业获得了神话般的成功。

品牌需要时间的积累

在十多年的创业中,茅忠群一直坚持“三不原则”,即不上市、不并购、不打价格战的原因。

坚持是需要付出代价的。在行业大打价格战时,茅忠群的压力很大,经常在半夜接到经销商的电话要求降价。而拒绝降价的茅忠群反而加大了研发力度与产品品质,树立了方太专业化的高端形象。

“每年20%~ 30% 的增长就已经足够,不需要通过收购、上市、品牌输出、代工这样的途径来盲目地急速扩张。”这对于大多数正在跑马圈地的中国企业来说,简直是难以理解的思路。

在茅忠群看来,“收购无非就是为了求速度和规模,这些不是我想要的。方太需要的是品牌,而品牌的树立需要时间的积累。只有知道方太的品牌价值是大于销售额的时候,才能给我一种安全感。”

如今方太在国内已设有46个办事处,在国外设有销售和服务机构,产品已经进入北美、南美、欧洲、澳大利亚、中东、日本、韩国、越南和伊朗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

现在,茅忠群给自己定的要求是,每个月看一定数量的企业管理类书籍和杂志。每年至少一次出国看看先进的企业发展;每年外出学习至少15天,参加国内一些短期培训班,了解先进的管理方法。

至此,方太已经完成了家族发展史上的一次重要交接。

有些人说,方太的成功存在偶然的因素,比如儿子茅忠群当年愿意放弃出国留学的机会、回来接班;又比如说,方太当时还是刚起步的小企业,儿子相当于同老爸共同创业……

然而,从与茅家父子的交谈中可以看出。看似顺利接班的背后,他们双方都付出了很多,改变了很多。从1996年方太的创立到2002年茅理翔的正式退休,茅家父子用了七年时间完成交接,完成了两代人的磨合。

2006年,退休后的茅理翔创立了家业长青学院,这个旨在培训企业二代顺利接班的学院,茅理翔亲任院长;除此之外,茅理翔还在全国各地高校传授“如何传承家族企业”理念――把“富二代”变成“创二代”。

从某种意义讲,茅理翔正在成为家族企业接班人的“教父”。(编辑/俞晓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