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木作的魅力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木作的魅力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木头

木头给人的直观感受是温暖。质朴和独特的,平顺的纹理、柔和的触感、优雅的气味,都能帮助安抚人心调节情绪,木头拥有其他材料不可比拟的特质与美感。

木之特质,主要体现在其环境友好性。木头来自森林,借助太阳的能量,以自然界中的水和二氧化碳为原料,通过光合作用生长而成。“伐木不自其本必复生”,只要加以基本的照料,木头就是最可再生的材料。此外,与金属塑料、玻璃等材料相比较,木头在生产加工过程中的能耗更少回收和降解也更加容易且环保。

木之美感,来自天然,每块材料都有着独一无二的面貌。树木的年轮记录了其漫长的生长过程:每年春季,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树木生长很快,这时形成的木材质地疏松,颜色较浅,到了秋季,天气渐冷,雨量减少,树木生长缓慢,这时形成的木材质地紧密,颜色较深。年复一年,树木就形成了色泽、质地不同的一圈圈环纹。

当然,木头呈现在我们眼前的不只是美丽的纹理,还有树节树瘤甚至虫蛀的痕迹,如果我们怀着敬畏的心态来对待,善加利用,不仅能够美化生活,还会帮助我们映照出理解生命形态的路径。

榫卯

榫卯就像隐藏在两块木头中的灵魂,当工匠将多余的部分凿掉之后,两块木头便会紧紧地相互握着,不再分开。

只要涉及使用木头的场合,榫卯就会自然而然地出现,无论是一栋房屋,一扇门窗或是件家具。在木作的世界里,建筑就像是件放大的家具,而家具则被看作是个小巧的建筑,彼此间贯穿着同样的主题太头的相遇及搭建――这是一种充满智慧的组织方式和结构精神。

人们在距今七千年前的河姆渡文化遗址中就发现了榫卯的应用,当时的榫卯已有燕尾榫和企口等多种形式,用于受力不同的构件上。就是这个开始,定位了中国古代木作的演化方向那就是不用铁钉等辅助连接方式完全依靠榫卯连接起众多木构件。这个方法越来越成熟,直到宋代达到巅峰,一栋体量巨大的宫殿有成千上万的构件,不要枚钉子就能紧紧扣在起。

手工

《庄子》这部充满奇思妙想和大智慧的书中讲过个叫梓庆的木匠故事。梓庆檀长用木头制作种叫鲸(ju)的乐器,看过的人都惊叹不已。鲁国的君王想知道他是如何做到的,梓庆回答道“在做鲸之前,我就开始静养心思。斋戒到第三天,官位俸禄这些杂念全都抛却:第五天,别人的褒贬非议尽皆忘却第七天,世间纷扰不在,直至忘我。然后,我进入山林,观察木料质地,精心挑选最合适的材料。等到一个完整的已经成竹在胸,我才开始动手制作。只有将木材的天性和手工的技艺结合起来,制成的器物才会被人视作鬼斧神工。”

可见,将原初的木头加工成精巧的木作,不仅要求劳作者双手工巧,还要融会心思。很多人都愿意去尝试自己动手制作木器正是为了获得这种心手合的奇妙体验。手在动作中可以灌注浓厚的情感,让原始的感官来深化自然的秩序。在现代木工作业中,手工操作仍然占据主要部分其中包含划线、切削刨平凿榫、打磨等繁复的动作。机械可以减轻劳作的强度,但无法取代双手,人的思想力通过双手和工具作用在材料表面,使原本存于脑中的构想显现出来创造出丰富动人的成果。材料工具双手以及心灵在这个过程中相互投入,获得了种少见的平衡。

这就是木作的魅力

吕永中:半木之聪

半木是吕永中性格的影子,修炼的信仰。他的“纂书”系列表现起笔运笔间的气呵成,“行走”系列表现生灵的禅动:“香火”系列表现空“的悟性,而这些都基于对一种材质的感情,木。“以木为聪”在他而言,不过是最简单阐述态度的方式。

木质的特性

“木”可以说是有两方面的特质:

一是它的天生性。木头是天然的,它有着种时间性,一种生命生长的形态。无论是它的断面还是横面均呈现出不一样的纹路。在中国,对木的处理更是体现了一种世界观天人合一,一花一世界的境界。

是它的可能性。木头是体块的,这样它就有着无限的可塑性,可雕、可切、可联接。这也和其它人造材料有很大的不同,它有着强烈的方向性。同时,它自身还有着种温润感,抚摸它会有着不样的体验。

木的结缘

这跟我的专业有关,中国传统建筑建造中有着大量的梁斗拱,同时中国的历史家具作品的演变,从唐代的奢华,宋代的精神回归、科技进步,明代集大成的洗练,清无法超越明式之后的追求尺度和装饰。这些自然而然让我和木有着份骨子里的溯源。

从“行走系类,我开始了我的木家具设计产品”八音盒更是让我找到木的唱响。木块在被加工凹进去之后,木纹微妙的变化,引起我无限的兴趣。这样就开启了’半木,以“取半舍满”为设计哲学的设计道路。

工业革命确实解决了物质和效率的快速发展,但是也割裂了地域文化的特征。如果说20世纪30~40年代追求的现代设计,是一味的统

价值观,那么现在的当下设计就是要回归文化价值的多样化。我现在要做的也就是重新链接。

最新动态

我尝试了木和布艺的结合,期望找到它们之间的平衡点。同时,我还在继续着木造型结构、力学的再思考。今年的新产品系列会有3把椅子、书桌及沙发。先可以透露几个“苏州”椅子是延续“徽州”系列的探索,但不再是具象的造型元素运用,而是抽象化的对苏州人文特征的感受,“上海”沙发是一种中西结合的30年代情调,“清风”椅子是糅合服装设计的修炼。

古奇:木之手作

古奇经营着自己的家具体验店’,那就是他自己的家。他坚持相信切家具物品要回归生活之中才完整:他创办梵几”家具品牌,实木手作,质朴亲切。他说木如玉石,会沾染人的气息而产生变幻。在他的观念中,设计似乎变得不那么重要了,生活和人才是切美与爱存在的理由。

为何偏爱木材作为主要设计材料?

古奇:最开始用木头做东西是很主观的,就是喜欢,没有理由。也是对儿时家里的实木老家具的怀念,和对后来满屋子一碰就掉渣的合成材料家具的厌恶吧。现在再去分析,完全不止这些。不管什么材料都是来源于自然,而木头更为直接,天地所孕育,它与人之间的亲近感甚至超过人类自己所能感知的。

希望自己的木设计可以为拥有它的人以怎样的生活主张,

古奇我喜欢外表简单内容丰富的物品,我也希望我设计的家具能带给人们这样的感受。首先它是件简单但是结实的物品,你可以用上很多年可以更加珍惜这生活中的一个小细节从而珍惜生活。其次,它在变化。因为人,因为岁月,它的内容也在不断丰富。其实我们并不需要那么多,只需要少量的但是能自己持续喜欢的东西,生活就可以很美好。这也是我对环保的看法,比起一个直接的材料科学理论,我更看重

件物品的周期,能长久使用甚至能让下代珍惜的物品比起那些在生活中不断谢幕的东西更加环保。

我们是一个拥有丰富木作经验的民族,在您的设计中,是否也会参考借鉴旧时的经验?

古奇:从形式上,梵几“竹椅”便是儿时常见的小竹椅的“再设计”,虽然老的竹椅不是木制,但有很多相通之处。从结构上,我设计的家具大都采用榫卯结构进行连接,所有我的工匠也都是从事传统家具的工匠。不同的设计,同样的工艺技法,我想是种传承吧。

与其它材料的相比,木质家具的优势是什么?您认为木结构家具在艺术和手工艺层面上有什么特殊性?

古奇:因为木质家具的自然,使它更亲近于人。而我更看重它的变化带来的和人的某种特别关系,随着使用,家具在不断的变化。另外实木是实体材质,也就是说你无论破坏或是磨掉了它的某部分表面,内里还是木头,可以不断的使用,这点是贴面材质家具无法代替的。在结构方面,我更偏爱榫卯结构和手工制作。一是因为传承,二是耐用,三则是手工痕迹让家具更接近艺术品。

作为物料的木材,最令您着迷的一个特质是什么,

古奇,最令我着迷的是木材本身的“变化”。这很像翡翠,民间说翡翠会沾染主人的气息而变色。这种变化很有趣,实木家具也是这样,你用得越久,你的家具就越独特,会被使用者赋予灵性。这点是我觉得实木家具最大的魅力。我喜欢收老家具,我更喜欢把我设计的家具用老。

在接下来有关木材的设计中有哪些新的希望新的研究?

我直在思考的问题是,什么样的家具才是中国人的家具。虽然之前设计了一些形式上是这样的家具,但是我更希望在精神层面上探索“中国化”。可以跨过形态上与中国经典家具的相似,而从心理与情感上,让中国人自然的接受。做到这点,是我的目标。

赵雷:木有智慧

200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的赵雷,获得了建筑学硕士学位,从事建筑设计工作4年后,于2010年在杭州创建木智工坊,专注于木作。性格内敛的赵雷,以理性的方式去表达他对木作的热爱,并通过网络的平台让更多人看到优秀的木设计,了解到木头的智慧。

您足如何看待木头这种材料的?

我认为木是有生命的,木头是一种天然材料,人们之所以喜爱木头,是因为它的温暖亲切,愿意与之相伴。在真正优秀的设计中,是能够表达出木头的智慧的,不论是建筑、室内还是产品。

在您的设、十中您更关注理性还是感性的一面?

其实这两者都是我所关注的,我对木头充满了感情,但是对它的感性表现,是在于我以理性的态度去面对它。我们要去使用木头,就需要先去了解它本身的一些性质,智慧地去使用它、表现它。从情感的方面来说,我们从内心中是想要珍惜木头的,希望它是能够可持续的,所以珍惜木头,让它永远都存在,就要对非法木材说不。

请为我们推荐一些优秀的木设计

我是学建筑设计出身的,所以对建筑设计也一直都很关心,我觉得蓬皮杜梅斯中心(CentrePorepIdou-Metz)是个非常好的木构设计,由日本建筑师坂茂完成的屋顶部分设计,使用了层积材(LamInated tltuber)这种由横向与纵向合成的木材,能够在建筑结构中完成更大的跨度与弯曲度。

产品设计方面,我想推荐两个来自英国的品牌。Pinch是英国的一个夫妻档设计工作室,成立于2004年,他们的设计年轻而优雅。(WWWpnchdesgn com),另一个品牌是Benchmark,成立于1984年,由TerenceQonrarlYASeanSutc舱创建,只使用FSC认证的木材,也成为了第一个因为对环境可持续发展有贡献,而被英国女王{受予荣誉的家具厂商。(vvww,benchmarkfumture,com)

朱小杰:与木对话

朱小杰说,他喜欢木头。小时候,家就在木材公司的边上,在木头堆里闻着木香长大,再加上中华民族的文化一直与木头紧紧相连。所以

直认为石头代表着西方的文化i而木头,代表着东方的文化,对木头的热衷也是自然而然的事。

冥冥之中,如注定般,与木结缘;但谈起用木料来进行创作,确是说来话长。好几年前,他曾出过一本书,叫《乌全木》,用一种木头做设计,根据各种切法,断面板的做法、板皮板的利用纵切板的做法,特别的切法零料的利用,整整写了168页。书中详细地介绍了如何运用木头,各种加工的手法所展现出来的肌理效果进行创作。

源自自然的材料是有生命的,在设计中你会发现可以与其对话。而每块材料都是不同的,同款椅子,由于树材的不同就会有不同的个性,这就是木料的魅力所在。因为喜欢道家的哲学,让人学会爱自然、爱世界、爱别人,所以,自然而然的,也把这种观点运用到了设计中。

“我喜欢自然的东西,特别是树。人类如果没有干对的陪伴,那就是世界末日。木头是树的另一种存在形式。我喜欢木头,不仅为那动人的肌理,当你深入下去安觉得可以跟它交流。每

个品种都有其独特的故事,关键是你得花时间与其交流,那时你会发现每种木料都很可爱。

回顾他以往的

些设计,发现了很有意思的三种形式:

种是不用动什么脑筋就可以做出采的设计,像伴侣几森林桌,很自然很美,第二种是要动动脑筋,并将现代科技运用其中的作品――钱椅,木头细的像金属小圆管,但是很结实,第三种就是把传统的形式用于现代的生活中像鸟笼用零料做的麻雀。

木之理性设计

木是有生命的材料,它的生长特性,它与时间之间的巧妙关系,它所承载的智慧,都让木成为了变化最为丰富的材料。不论它表现出的是质朴平实,还是雍容华贵,木头都成为了人们最善用的材料。

从树到木再到料的过程,是人类智慧与自然元素间的结合,而真正能够用好木头这种材料,是需要去了解它最本质的一面,从理性的角度去分析它,以更丰富的表现力去呈现出木头的魅力。实木、层积板、胶合板、纤维板、软木、树皮、边角料,等等。这些对木料物理性的不同肌理效果表现,以及榫卯结构、实木弯曲、建筑木结构等制作工艺方面的应用,让木作体现出更丰富的设计性与装饰效果。

木之情感设计

对于木头的情感设计有时候是体现在对老木料的运用上,那些本就带有时间印记的老木头,曾经与人们的关系是如此的密切,当岁月流逝,它们变得陈日,褪去了原本的魅力,但是它们并没有就此被遗忘甚至销毁,而是成为了设计师们眼中极富个性的材料,将对老木头所包含的情感再次延续到新的设计中,也是赋予了老木头新的生命。

王承龙:新技术写就的木质生活

王承龙,SLOW architecture主

持建筑师。留学加拿大的他,掌握了丰富的木结构房屋建造经验。去年他为

对美籍华人夫妇,在北京郊区建造的一座全木结构度假别墅――Mhouse,是对现代木结构住宅形式的积极探索。这在国内木结构住宅发展还不普遍的当下,这座住宅所体现出的环保、舒适、自然、时尚等各项优势,让人们对木结构住宅有了更加丰富全面的认识。

北美的木结构建筑有什么特点?大众对木房子的态度是怎样的?

首先北美的木结构也有不同的体系,不过应用最多的还是那种低层的郊区别墅,这类大多数使用的是轻型木结构体系。要说这种结构体系的特点,我想其实是简单。就是把承重墙,各层楼板和屋面板钉在一起的一个大木头盒子,和中国的传统木结构是不一样的。而大众对木结构的态度是很自然的,倒也不是说他们就特环保,主要还是因为体系比较成熟,材料相对充足,而人工也比较贵的原因。

与其他人造建筑材料相比,木结构建筑有哪些优点?在建造上需要哪些特殊的工艺。

作为一种天然材料,首先它是很环保的,这也是我们现在重提木结构的

个重要因素。树木生长是吸收二氧化碳的过程,而通过建成建筑而不是任其自然腐朽,实际上就把这部分碳固化在了建筑中,直到建筑物甚至是各部件的寿命结束,这部分碳才再次被释放。只要通过合理的林业管理,木材的产出并不会对自然生态造成破坏,相反是一种积极的平衡。当然大家偏爱木建筑,还因为木材确实有种温暖的肌理,这是像钢材,混凝土这些人造材料所不能带来的,可能是人类潜意识的种作用吧。而对于建造来说,木材易于操作,木建筑的改造也相对容易,生命周期结束后也不会产生难以处理的建筑垃圾,这些都是它的优点。

木结构是传统建筑的重要样式但因其寿命短不妨燃的缺点,当前,更加牢固的钢筋水泥取代了传统木结构建造的方式。你目前正在设计研究的木结构建筑,与传统木结构建筑相比,其观念有什么不同吗?

目前事务所已经建成和正在建造或设计过程中几个木建筑,采用的都是北美的轻型木结构体系,虽然在国内是新事物,但在北美确是一套很成熟的体系。它从材料结构施工过程,到建筑的防火防腐,都有着严格的标准和做法,和中国传统的木结构确实有很大的差别。如果仔细比较一下两者,甚至可以感受到东西方文化的内在不同。所以这些项目对于我们事务所来说也是非常有意思和收益良多的尝试。

纵观多数木结构建筑,多是较为小型的建筑类型,木结构在大型建筑如高层住宅、写字楼、市政建筑上,鲜有突出的表现,你认为这是木建筑发展的局限吗?

可以说这确实是木材这种天然材料的局限。但现在的技术也在逐渐改变着这种状况,层压木结构,热改性木材等各种对木材的处理手段的出现,使这种材料的结构性能获得了很大的提升,耐燃耐腐蚀的性能也得到了改善。比如在伦敦就有9层的木结构公寓,由坂茂设计的梅茨蓬皮杜中心是最近建成的由木结构实现大跨度的代表,还有在西班牙塞维利亚由德国建筑师J.MayerH设计,最近刚刚建成的MetropolParaso都市天伞,这些都是现代技术赋予木材这种古老材料新性能的最好体现。

请用几个词概括木质器物的特点。

简单、清新、温暖。

在木结构建筑的设计中,哪些方面是你最关注,并想传达给使用者的?

我们希望能通过木材这种天然的材料,重新唤起人们对自然最本能的感受观察植物的生长,感受微风穿过客厅,凝视阳光照在木窗台上产生的阴影……从而获得内心深处的平静和美好。当然这也是我们事务所SLOW的设计出发点。

最后,请推荐一个或多个你喜欢的木质器物或空间设计的案例

圣本尼克教堂,瑞士,设计师:Peter Zumthor。

大跨度木结构建筑的代表――梅茨蓬皮杜中心

梅茨蓬皮杜中心是最近建成的由木结构实现大跨度的代表。其设计师坂茂,一向喜欢用轻质材料建造房子,特别是精于木、竹结构。他的作品总是充分体现出技术的创造与革新,以及与自然高度融合的智慧。

梅茨蓬皮杜中心,建筑最大的特色之是它的屋顶。坂茂采用了草帽的理念,利用不同大小的六角形来连接四边的模梁,这样便可以让整个室内空间脱离承重柱子带来的空间限制。基于屋顶弯曲形式的考虑,材料上选择了强度大,抗弯性能好的合成板材――Laminatedtimber。与普通木板不同,它是一种横向和纵向合成的木材,这样的板材构成的结构更加稳固,而且可以容许更大的跨度和弯曲度。

为了加固木材的结合坂茂在四周采用了1米厚木梁作为结构的外框,然后把大约200毫米厚的木梁以三个方向纵横交错起来,从而制造出弯弯曲曲的形状。每个方向的木梁都是由两层的木板组成,所以在每个交接点是由6层的木板互相紧扣,因而令整个屋顶变得稳固,而且只需4根支柱便足够支撑起整体5000平方米的空间。

虽然每个接合点是由6层木梁组合而成,但是由于整体排列有序,建筑外观呈现出简洁明亮的特点。覆盖在木框架上的净化过滤膜,与编织状地木框架接合在一起,白天时,远远望去,宛如一顶白色的草帽,而在夜晚室内灯光作用下,木结构的倒影便出现在白色的屋顶上,尽显蜂窝式木结构有序律动的特点。这样,建筑在不同的时间光照条件下,呈现给参观者别样的面貌。

胶合板的历史奇迹

由MOMA建筑与设计部策展人Juliet Kinchin组织的此次展览“胶合板,材质,进程,形式Plywood:Material,Process,Form”,展示了MOMA超过60年的胶合板产品收藏。

胶合板,在1948年才被大众科学定义,就是由三层或者更多的薄木板通过胶水在热压下粘合。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埃及和中国,但现代胶合板却是工业革命的产物。在20世纪初,随着生产工艺和材质的提高,前卫建筑师和设计师就对胶合板感兴趣了,拿它作为一个理想介质进行激进的新形式、新功能的探索。就像铝和塑料一样,胶合板的广泛应用透视先通过二战的军事使用,建设军营,冲锋舟,滑翔机轰炸机,就甚至包括了英国著名的“木奇迹”――de HavillandMosquito。

胶合板能被自由的弯曲,塑造丰富的形体,设计师由此可以依据人体尺寸和舒适度来优化产品的设计。轻便、坚固耐用,在外观上的有机型,这些特征使得胶合板成为20世纪设计师积极使用的一种材料,而它被创造的产品线更是从航空到建筑到日常家居。1930年到1940年间,可以说是胶合板的奋起期。芬兰设计师阿尔瓦阿尔托Alvar Aarto英国设计师杰拉德萨默斯Gerald

Summers,美国设计师Charles和Ray Eames更是将实用性和美感贯穿于胶合板上。他们所设计的产品适应了现代生活,在工业上得到了实现和发展。

可以说,展览就像是一场胶合板产品的历史回顾。无数大师的作品:Alvar Aalto的Palmio椅,GeraldSummers的Lounge椅,Charles和Ray Eames的Leg Splints Low Side椅(modeI LCM),丹麦设计师AmeJacobsen的Stacking Side椅,日本设计师Sori Yanagi的Buttedy Stool,美国设计师Herbert vom Thaden的Experimental Plywood Recliher芬兰设计师Tapio wfrkkala的Platter,美国籍匈牙利设计师Marcel Breuer的Plas-2-Pcim House,美国设计师isaacl,Cole的Patent Modei forOne-piece椅,美国设计师HowardHead的Skis。配合着产品的还有更多的造型演变草图,工艺模型小样展示。

胶合板的产品似乎就像是在上演一场魔术,在看完这么多历史的奇迹后,我们期待着本世纪的胶合板产品奇迹。

曲木传情

人类对木有着天生的亲近感,从屋到物无一例外,日式环境中对木的依赖颇多,木质情结与严谨的生活态度让我们即使在品尝日式美食时也能感受到。这次,设计师摒弃以往日式餐厅惯用的“端正平直”设计语言,让多佐日式和风餐厅以独特的木质曲面创意,向食客传达活跃亲切的自然感受。这里,日本传统文化有的自然情怀被橡木、玻璃不锈钢隐喻为树木水石,三种不同材质的巧妙搭接。曲面造型的编制木饰面与玻璃围合出的若干包厢,形如缎带般分隔出不同就餐区域,特殊的虚实设计手法丰富了整个空、司的层次。而这样独特的弧面结构既有功能上的表达,也在技术上做得天衣无缝。为了达到弯曲木的效果,体现木材特殊的柔韧质地与张力感,设计师采用环保节约的编制木皮技术,配合内置构架共同实现。每块300mm*900mm特制尺寸的橡木编制木饰面通过精准的旋工工艺和交错斜拼的手法,附于框架表层,让体量感十足的弧面造型瞬间温暖了空间,而木材本身的特性感受也被发挥到了极致。曲木传情,美食添香,在体验异国风味的同时也传递了人类的自然归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