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着力培育优势主导产业坚持把农产品加工业放在突出位置抓紧抓实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着力培育优势主导产业坚持把农产品加工业放在突出位置抓紧抓实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吉林是农业大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多年来,省委、省政府始终把培育壮大农产品加工业,作为统筹推进四化同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就业增收、地方财力增强和建设小康社会的主要途径和有效措施全力推进,农产品加工业取得了跨越式发展。

一、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提高农产品加工业战略地位

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下,在农业部农产品加工局大力支持下,我们坚持用工业化思维谋划农业,依托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努力做大做强以粮食、畜禽和特产品为主的农产品加工业,走出了一条农业资源大省围绕农业办工业、办好工业促农业,强工兴农、协调发展的新路子。近五年,农产品加工业每年都以13%以上的速度递增,成为最具活力和希望的支柱产业,从三个方面推动了全省经济发展。

一是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稳定了粮食和畜产品市场及其价格,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这是吉林省粮食生产连续十年丰收、近八年连创历史新高,粮食单产居全国首位的根本原因,也是畜牧业快速发展,产值超千亿元,人均肉类占有量多年居全国之首的基本保证。加工业的发展不仅使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定提升到700亿斤阶段性水平,也使吉林省粮食人均占有量和商品率位居全国首位。

二是推动了农业走上良性发展之路。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拉长了粮食产业链条,转化增值的幅度不断提高,供给能力不断增强,把几代吉林人的玉米黄金梦变成了现实;另一方面,破解了卖粮难这道困扰我们十几年的难题,彻底扭转了过去丰收后粮食卖不了、储不下、调不出、补不起和增产不增收甚至增产减收的局面。

三是形成了农民多元就业增收新格局。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解决城乡就业275万人,占全省城乡就业人员的20%,形成了农村富余劳力就地就近省内为主的就业局面。目前,吉林省广大农民已经形成了多路进财、多元增收的格局。2013年是新世纪以来吉林省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量最多、增速最快、增幅最大的一年,达到了近万元,同比增长15%。

二、创新思路,强化措施,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业

吉林省农产品加工业能够在短时间内做大做强,关键在于解放思想,科学谋划,强化措施,合力推进。

(一)进一步明确指导思想

农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之后,随着农业和农村工作形势和任务的不断变化,客观上要求我们必须及时调整工作思路和指导思想。从多年实践探索中我们体会:统筹城乡、工农和整个“三农”工作,必须坚持用工业化思维谋划农业、坚持用效益理念运作农业,坚持提升产业层次发展农村经济。为此,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将农产品加工业打造成吉林省的支柱产业的重大战略决策。

近几年的实践证明,正是抓住了农产品加工业这个关键点,不仅解决了农户小生产与大市场对接的矛盾,而且通过农业产业化经营,拉长了农业产业链,实现多层次、多环节增值增效;不仅使农民分享到了农产品加工环节的增值收益,而且还推动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不仅促进了规模发展集约经营,而且还推进了标准化生产,实现农产品提质增效。

(二)大力培植龙头企业

龙头企业是上连市场,下连基地,辐射带动千家万户,在加工转化、多重增值、打造品牌、开拓市场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几年来,我们采取调整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等措施,新上较大规模农产品加工项目3600个,其中投资1亿元以上的就有100多个,形成了玉米、水稻、大豆、肉猪、肉牛、禽业、中药、特产、乳业、绿色食品等10大龙型加工企业群。全省较大规模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达到5000多个,国家级龙头企业达到47户,省级重点龙头企业494户,其中销售收入亿元以上的200多户。

(三)建设高标准生产基地

围绕基地建设,主要抓了三件事:一是推行标准化。从产地环境,种植养殖过程,到产品加工、包装销售,全程实行标准化,制(修)定和执行各类各项标准达1098项。二是技术集成化。吉林省连续八年通过财政补贴5亿多元,组装集成了一批绿色食品生产操作技术和高产高效优质的农业技术,提升了基地建设标准和水平。三是基地建设规模化。集中力量建设优势农产品产业带,中部粮食、东部特产品、西部杂粮杂豆和城郊肉蛋奶菜等四大优势农产品产业带。

(四)坚持发挥政府的推动作用

从吉林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进程看,既是市场选择的结果,也是政府推动的结果。各级政府不断加大对农产品加工业的组织领导力度,搭建了五个平台。

一是搭建政策平台。为促进吉林省农产品加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省委、省政府连续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促进乡镇企业快速高效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意见》、《关于进一步促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产品加工业平稳较快发展的意见》等政策措施,为农产品加工业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同时连续八年在全省开展了乡镇企业(农产品加工业)“创业杯”竞赛活动,全力推进吉林省以农产品加工业为主的农村第二产业平稳较快发展。

二是搭建融资平台。省政府连续八年设立农业产业化专项资金2亿元,采取贷款贴息、项目补助等形式,引导金融资本进入农产品加工业,拉动社会投入500多亿元。与此同时,省农委与省建设银行和省农村信用社签订了《全面合作框架协议》,组建农业担保机构,开展银企对接活动,仅去年就为农产品加工企业融资168亿元。

三是搭建利益连接平台。近几年省政府组织省级重点龙头企业与县市区开展了农产品产销对接,发展订单农业,大力推行“企业+合作组织+农户”产业发展模式。目前,全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到三万多个,带动农户278万户,实现了企业和农户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互利双赢、共同发展。

四是搭建市场开发平台。我们把培育品牌、推介名牌、开发市场作为重点,着力整合了吉林大米、长白山人参、通化葡萄酒等三大品牌。皓月分割牛肉等一些产品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和中国名牌产品。连续十二届长春农博会和50多次境内外展会,展示吉林省名优特新产品5000多个,打造了吉林农产品加工业优势品牌。

五是搭建项目建设平台。建设农产品加工项目库,储备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项目618个,同时建设了22个农产品加工业示范区,实行重点企业、骨干企业区域推进,大项目、重点项目集中摆放,有效地解决企业资金、用地、水电等一系列问题。与此同时,我们认真落实农业部财政部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项目,在项目实施县(市、区)两年共建贮藏设施3019座,增加马铃薯、果蔬贮藏能力12.4万吨,通过新设施建设使吉林省产后果蔬贮藏保鲜能力增加40%,实现“增加供给、均衡上市、稳定价格、提高质量、保证加工、促进增收”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