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任务型教学法对高校外语教学改革的借鉴意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任务型教学法对高校外语教学改革的借鉴意义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任务教学法以学习者为中心,体现了“意义至上,使用至上”的原则,与传统的3P教学法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因此,在高校外语教学中引入和倡导任务型教学对改变我国外语教学“费时低效”的现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同时我们也要意识到任务型教学是在国外二语教学背景下发展起来的西方教学理论,我们对任务型教学的借鉴必须结合我国实际,合理取舍,而不应是形式上的盲目模仿。

任务型教学法 理论基础 高校外语教学 改革实践

随着外语教育改革的发展,各种教学法层出不穷。交际任务型教学法是继翻译法、情景教学法、听说法、交际法以后20世纪80年展出来的一种具有重要影响的教学模式。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任务型教学法一直备受国内教育研究者和教学工作者的关注。我国教育部在2000年修订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中规定“在教学中要开展以任务为中心的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2001年7月教育部制定的《英语课程标准》中也同样明确规定教师要“尽量采用任务型教学途径”,“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情感和策略调整,以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促进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提高”。因此,可以说把任务型教学模式应用于高校外语课堂教学,不仅是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新时期培养综合型外语人才的迫切需要。

那么何谓任务型教学?任务型教学的理论基础是什么?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具有那些优势和特点?任务型教学对高校外语教学改革有何借鉴意义?作为外语教育第一线的教师,只有准确把握和理解这些问题,才能灵活有效地运用各种教学模式,进而最大化地实现外语课堂教学目标。

一、任务型教学法的理论基础

所谓任务型教学,是一种以任务为核心单位计划、组织语言教学的途径,旨在让学习者通过完成各种各样的任务来达到对语言的学习和应用的教学方法。任务型教学不仅吸纳了建构主义理论,同时也接受了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更集中体现了当代语言学习理论的研究成果。

1.建构主义理论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是建构主义理论最有影响的代表人物。他认为个体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是通过“同化”和“顺化”不断建构对客观世界的理解。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是建构主义另一代表人物,他提出了“最近发展区”理论,强调个体的心理发展和语言发展是与他所生活的社会文化环境息息相关的。总之,建构主义理论强调学习过程的交互合作性和建构性,发挥学习者的主体性、创造性。即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和发展是社会和合作活动,这种活动是无法被教会的。知识是由学习者个人自己建构的,而不是由他人传递的。人的认知是与经验共同发展的,知识是经验的重组与重新构建,并且是一种连续不断的心理构建过程,也是体验、发现和创造的过程。而真实自然的教学任务正是为学习者提供了这种宝贵的体验过程。

2.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人本主义代表罗杰斯认为促进学习的最有效的方式之一是意义学习,即让学习者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即“做中学”。也就是在课堂教学中接触、面对社会实际问题,通过社会角色的扮演和体验,在寻求问题解决的教学活动中,让学习具有意义和价值。

罗杰斯的意义学习,将传统教育中教师作为知识拥有者和学术权威的角色转变为学习资源的供给者,创设积极的学习氛围设计者和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也就是说,只有弱化了教师权威的教学,才可能激发学生的教学活动参与意识,让学生积极投入到社会情境扮演和真实交际问题解决之中,而且会使学生乐于通过小组和同伴学习形式进行学习,维持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意义学习的效果。而任务型教学的任务的概念就是“用语言做事”,让学习者处于积极的心理状态,在解决真实交际问题的过程中,通过师生和生生合作的方式进行学习。

3.语言习得理论

语言习得即为一个人语言的学习和发展。母语或第一语言的习得称第一语言习得,第二语言或外语的学习称第二语言习得。通过对语言习得规律的研究,研究者们发现在语言的习得过程中,必须有大量的语言的输入才能使得学生掌握所学习的语言。20世纪80年代初,Krashen提出的输入理论在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中引起较大的反响。Krashen认为目的语的“内化”应以“输入”为前提,否则“内化”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除此之外他还提出了“可理解的语言输入”的概念。根据输入理论,只要第二语言习得者有足够的可理解的语言输入,就能成功地习得语言。1992年,Long又提出让语言输入变得可以理解的另一条途径――互动协商。即当学习者在学习中对输入的内容感到困惑和难以理解时,可以通过交际双方的语言或非语言的反馈进行相互调整、修饰和协商,从而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所输入的语言素材。根据此理论,掌握语言的最佳途径应该是让学生做事情,即完成各种任务,在做中学。

在输入理论之后,Swain又提出了著名的输出理论。Swain认为语言学了需要足够的语言输入以外,学习者还必须通过有意义的语言运用即目的语输出的机会,才能实现语言习得。因此,在任务型教学中,任务的设计要让输入的目的语应略高于学习者当前的水平,从而激活学习者的动机和参与意识,通过课堂的师生、生生的交际互动和意义协商对目的语输入进行简化和理解,内化到学习者的目的语系统之中。其次,任务的设计也要关注目的语的输出。在任务型教学的不同阶段,将学习者的注意力集中于真实的社会交际活动中的语言意义关注,或通过发现和归纳语法规则和语言结构的语言准确性和复杂性的关注而让语言形式得以兼顾。

二、任务型教学法的本质特征与基本原则

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任务型语言教学在教学目标、教学资源、教学方法与学习方式、教师角色、学生角色以及评价等各个方面都有自己的显著特点。

首先,任务型语言教学通过完成任务来学习语言,强调学习活动和学习材料的真实性,学习活动以表达意义为主,以学生为中心,而不是以教师为中心,鼓励学生创造性地使用语言,鼓励课堂教学活动之间的联系。在教学目标上强调学生应该掌握的不仅仅是单个的语法结构,而是综合的语段运用能力,以此达到交际的目的。任务型语言教学提倡开放的、参与式的学习方式,教师有责任提供丰富大量的材料输入,但事先并没有固定答案,学生自己寻求答案,呈现积极主动、合作而富有创造性的学习。任务型教学中教师仍担当着重要的角色,但与传统意义上的教师角色有所改变,身为学习任务的计划者和组织者,在开放式的学习氛围中,教师也应与学生一起学习或向学生学习。学生的角色也相应地发生变化,他们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要通过体验、交流、讨论、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发展他们的综合语言技能。在评价上任务型语言教学更加注重过程评价、学生各项技能的综合评价、以及以人为本的全面评价。

总之,任务型教学是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它尊重学习者个体差异,培养学习者用语言做事的能力,注重学习过程,促进学生认知能力、合作能力、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的全面提高和发展。

任务型语言教学所要遵循的原则是:互动交际原则,语言材料的真实性原则,学习过程性原则,重视学习者个人经验对学习的促进作用原则,课堂语言学习与课外语言使用相关性原则。上述各个原则之间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要注意它们之间的相互关联,从而推动学生的认知能力、语言能力、交际能力等的协调发展。

三、任务型教学法对高校外语教学改革的借鉴意义

任务型语言教学法以学习者为中心,体现了“意义至上,使用至上”的原则,与传统的3P教学法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

首先,任务型的语言教学有利于解决传统语言教学中难以解决的几个关键问题。传统语言教学过于注重语言的形式,而忽视语言的意义;强调语言的结构,而忽视语言的功能。任务型语言教学强调学生用语言做事情,这样学生不可避免地既要关注语言形式和语言结构,更要关注语言的意义和功能。因为只有实现了语言的意义和功能,学生才有可能完成任务。

任务型的语言教学有利于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任务型语言教学强调学生的参与、探究、归纳和合作等学习方式。学生在参与、探究、体验、归纳等学习过程中建构知识体系,发展能力,而不是单纯地从老师那里接受知识,有利于学生改变过去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使知识与技能的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从而从整体上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

任务型的语言教学有利于全面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由于任务型语言教学涉及多种学习活动、多种知识与技能、多种学习方式,因而它有利于全面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

任务型的语言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任务型语言教学强调把真实的语言材料引入学习环境,真实的语言材料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而且能够使学生学习和掌握具有时代色彩的真实语言。

另外,任务型语言教学强调学习的过程而不是结果,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学习内容,有利于实现个性化学习。

总之,任务型的语言教学在很多方面符合我国高校外语课程改革的方向和要求,同时有利于在切实发展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上,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因此,在高校外语教学中引入和倡导任务型教学对改变我国外语教学“费时低效”的现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教育部在2000年修订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中明确规定“在教学中要开展以任务为中心的、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这标志着我国高校外语教育进入了任务型教学的新阶段。

四、引进任务型教学法需要注意的问题

任何一种教学理念或手段都是一定文化的产物并受其制约。任务型教学是在国外二语教学背景下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教学途径,因此我们对任务型教学的借鉴应该是抓住其本质与合理内核,结合我国“国情、教情、生情”,合理取舍,而不应是形式上的盲目模仿。在引进和倡导任务型教学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法,任务型教学法得到了广泛的认同,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要完全摒弃其他教学方法,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学目的和要求,有针对性地选择相应的教学方法。

第二,结合我国外语教学实际,合理取舍任务型教学法的原则与步骤。在任务的选择上,适当降低难度系数,增加可操作性。在内容的真实性方面,教师要勇于对教材实施改革,使知识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在学习方式上,必须打破传统的做法,灵活使用教材,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大量地接触和使用语言,做到在交际中学会交际。在角色的选择上,教师要努力适应身份变化,争做出色的外语课堂教学的设计者、组织者和引导者。在对待学生的问题上,要注意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务必使任务向不同程度的学习者开放,使每一个学生在原有水平上都得到发展。在测试与评估上,应根据不同的课程和不同的学习阶段采取多种形式对学生的素质和能力进行全面的考核。

第三,教学模式的改变不仅是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变化,而且是教学理念的转变。因此外语教师要与时俱进,积极研究新的教学理论,合理借鉴国外语言教学的最新教学理念和先进的教学方法,探索和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外语教学法体系。

参考文献:

[1]殷勤.现代外语教学法[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

[2]叶琴法,陈小莺.外国语言教学与研究[M].浙江:浙江大学大学出版社,2009.

[3]刘润清,戴曼纯.中国高校外语教学改革现状与发展策略[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