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区域经济高增长条件下稳中求进的可能性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区域经济高增长条件下稳中求进的可能性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2012年,在世界经济复苏明显放缓和国内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的严峻形势下,四川经济延续了近几年快速发展的好势头,呈现出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的良好局面。但受全球经济仍然低速增长态势,国内经济企稳回升的基础尚不牢固等影响,四川也还存在需求不足制约工业增长、成本增加降低企业盈利水平、投资增长难度加大等问题。2013年,四川要紧紧把握科学发展、加快发展的工作基调,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认真贯彻扩大内需战略,切实推进工业结构调整优化,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关键词]四川;财政;经济运行

[中图分类号]F127.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187—(2013)03—0101—05

一、现状及其特征

2012年,面对世界经济复苏明显放缓和国内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的严峻形势,四川牢牢把握“稳定增势、高位求进、加快发展”的工作基调,坚持把稳增长放在突出位置,着力推进“两化”互动,全省经济延续了近几年快速发展势头,呈现出经济继续保持较快发展、民生得到较大改善的良好局面。

(一)产业运行情况良好

一是农业生产稳定。2012年,四川农林牧渔业增加值3297.2亿元,比上年增长4.5%。其中:粮食产量增长0.7%,实现六连增;油料产量286.6万吨,增长2.9%;蔬菜增产4.9%;茶叶增产12.1%。二是工业生产平稳。2012年,四川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6.1%,增速比全国平均水平高6.1个百分点,比西部地区平均水平高3.5个百分点。轻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6.4%,重工业增加值增长16%。全年工业产销率98.2%,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三是服务业保持较快发展。在金融、旅游业增长较快的带动下,四川全年实现服务业增加值7964.8亿元,比上年增长11.2%。其中,批发零售业增加值增长11.3%,金融业增加值增长22.9%。

(二)“三驾马车”运行平稳

一是投资规模扩大。2012年,四川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8038.9亿元,比上年增长19.3%。第一产业投资462.8亿元,比上年增长65.1%;第二产业投资6562.6亿元,增长13.5%;第三产业投资11013.5亿元,增长21.6%。全年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3266.4亿元,比上年增长15.9%。商品房施工面积29865.5万平方米,增长10.1%。商品房销售面积6455.9万平方米,下降1.3%。二是消费稳定增长。2012年,四川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087.9亿元,比上年增长16%,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14.2%,比上年快1.3个百分点。乡村消费品零售额1771.7亿元,比上年增长14.4%;城镇消费品零售额7316.2亿元,增长16.3%。全年实现商品零售额7709.4亿元,比上年增长15.8%;餐饮收入1378.5亿元,增长17%。三是外贸进出口较快增长。2012年,四川外贸进出口总额591.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3.9%。其中,出口额384.6亿美元,增长32.5%;进口额206.6亿美元,增长10.5%。

(三)财政收支状况整体平稳

一是财政收入继续保持较快增长。2012年,四川全省地方公共财政收入近2500亿元。从收入增幅看,全省地方公共财政收入保持两位数增长。但受宏观经济增势放缓、物价水平回落、房地产调控持续、结构性减税等多种因素影响,全省地方公共财政收入增速比去年同期有所下降。二是财政支出增长较快,保证了各项重点支出的需要。2012年,尽管财政收入增幅回落,但全省公共财政支出在较高基数上,仍保持高位增长。财政支出结构进一步优化,全省继续加大了教育、就业等民生项目的资金保障力度,全年地方公共财政支出完成5400多亿元。

(四)全省经济运行环境良好

一是城乡居民持续增收。2012年,四川城镇居民人均总收入22329元。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307元,比上年增长13.5%。在城镇居民人均总收入中,人均工资性收入14249元,增长12.3%。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7001元,增长14.2%。二是物价继续保持平稳上涨。2012年,四川居民消费价格(CPI)上涨2.5%,涨幅比全国平均水平低0.1个百分点。全年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比上年下降1.4%;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IPI)与上年基本持平。三是就业形势总体稳定。2012年末,四川城乡就业人员4798.3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2.8万人。第一产业就业人员1991.3万人,占41.5%;第二产业就业人员1233.2万人,占25.7%;第三产业就业人员1573.8万人,占32.8%。

二、比较及其分析

(一)四川国民经济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2012年,四川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3849.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2.6%,增速比全国平均水平高4.8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297.2亿元,增长

4.5%,增速与全国平均水平持平;第二产业增加值12587.8亿元,增长15.4%,增速比全国平均水平高7.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7964.8亿元,增长11.2%,增速比全国平均水平高3.1个百分点。

(二)工业保持较快增长,规模以上工业利润继续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2012年,四川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6.1%,增速比全国平均水平高6.1个百分点,比西部地区平均水平高3.5个百分点。四川省规模以上工业利润盈亏相抵累计实现利润总额突破2000亿元大关,达到了2142.7亿元,同比增长22.7%,比全国平均水平(全国增长5.3%)高17.4个百分点。2012年,四川省规模以上工业利润总量、增速实现双双升位,总量居全国第7位,较2011年提升1位;增速居全国第2位,较2011年提升5位。

(三)固定资产投资继续保持较快增长,但增速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2012年,四川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8038.9亿元,比上年增长19.3%,比全国低1.3个百分点。第一产业投资462.8亿元,比上年增长65.1%,增速比全国水平高32.9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投资6562.6亿元,增长13.5%,增速比全国水平低6.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投资11013.5亿元,增长21.6%,增速比全国水平高1个百分点。全年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3266.4亿元,比上年增长15.9%,增速比全国水平低0.3个百分点。

(四)消费品市场保持稳定增长,增速继续领先全国平均水平

2012年,四川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087.9亿元,比上年增长16%,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14.2%,比上年快1.3个百分点,增速比全国平均水平高2.1个百分点。乡村消费品零售额1771.7亿元,比上年增长14.4%,增速比全国平均水平高0.1个百分点;城镇消费品零售额7316.2亿元,增长16.3%,增速比全国平均水平高2个百分点。全年实现商品零售额7709.4亿元,比上年增长15.8%,增速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4个百分点;餐饮收入1378.5亿元,增长17%,增速比全国平均水平高2.4个百分点。

(五)物价涨幅继续回落,但工业品出厂价格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2012年,四川居民消费价格(CPI)上涨2.5%,涨幅比全国平均水平低0.1个百分点。其中食品价格比上年上涨4.2%,比全国平均水平低0.6个百分点。全年工业品出厂价格(PPI)比上年下降1.4%,涨幅比全国平均水平高0.3个百分点。

(六)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同比全国差距继续扩大,但增速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2012年,四川城镇居民人均总收入22329元,比全国平均水平低4630元。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307元,同比全国低4258元,比上年增长13.5%,增幅比全国高0.9个百分点。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7001元,同比全国低916元,增长14.2%,增幅比全国高0.7个百分点。

三、前景及其展望

(一)国际经济形势

2013年,世界经济复苏基础依然十分脆弱,但美国“财政悬崖”问题的暂时解决,将进一步增强市场对美国经济复苏的信心。欧债危机在自救和外部援助双重努力下依然复苏乏力,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经济体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有助于缓解和遏制经济增速下行态势。根据IMF的最新预测,2013年全球经济平均增长率将达3.5%,高于2012年的3.2%。其中,IMF预计美国2013年将增长2%,2014年增长3%;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2013年将增长5.5%,中国2013年仍将维持8.2%的高速增长。

(二)国内经济形势

2012年,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自2012年9月份以来持续稳步小幅回升,12月为50.6%,连续三个月保持在临界点50%以上,显示国内经济温和回升态势基本确立。其中,新订单指数为51.2%,表明制造业市场需求继续回升。201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了“稳中求进”的工作基调,明确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我国经济增速有望实现小幅回升。但由于国内经济企稳的基础还不稳固,国内需求增长依然面临诸多困难。

一是工业企业经营困难。2012年以来,受劳动力成本和融资成本升高,环境保护压力加大,企业生产和经营成本上升等因素影响,工业企业效益出现较大幅度下滑。二是结构调整任务艰巨。目前,全国产业结构重型化的趋势仍未改变,重工业生产仍快于轻工业,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烧碱等“两高”产品增长较快。总体上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尚无法替代传统产业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三是物价上涨压力依然较大。受新一轮全球性宽松货币政策影响,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有所增高,全球食品供求总体处于紧平衡格局,这些因素都容易使物价上涨预期转化为上涨现实。四是企业投资增长面临较大压力。由于2013年全球经济增速仍可能持续低迷,这将直接影响我国出口增长,导致企业产能过剩,进而影响制造业投资增长。加之,2012年企业盈利水平普遍下降,众多企业出现亏损,自有资金不足,投资扩张动力受到限制。

(三)省内经济形势

2013年,国家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和扩大内需战略,成渝经济区和天府新区建设,以及国内外产业加快向西部转移,都将给四川带来巨大的发展机会和增长空间。但同时,四川经济运行中仍存在需求不足制约工业增长、成本增加降低企业盈利水平等值得重点关注的问题。

一是需求不足制约工业增长。四川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自2012年5月份以来连续8个月同比下跌,全年PPI累计下跌1.4%。工业生产受市场需求不足影响增速有所回落,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比上年回落6.2个百分点。二是成本增加影响企业盈利和农民增收。受工业贷款利率上调的影响,2012年1-11月四川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财务费用和利息支出同比分别增长29.3%和24.7%,加之市场需求不足导致停产半停产企业增多,工业利润增幅比上年同期降低20.2个百分点。同时,受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物流成本增加、国际市场农资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农民增收难度进一步加大。三是受全省加快投资结构调整步伐影响,四川投资增速可能有所放缓。2013年,为了引导全省进一步调整固定资产投资结构,确保投资的质量和效益,四川将减少对高能耗、低产出、高污染项目的投资,全省投资增速可能有所放缓。但通过加快推进“一枢纽、三中心”建设,加大对重大基础设施、特色优势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民生和社会事业、生态文明建设、自主创新等领域的建设和投入,四川投资增速有望继续保持较快增长。

综合分析国内外各种因素,只要紧紧把握科学发展、加快发展的工作基调,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认真贯彻扩大内需战略,切实推进工业结构调整优化,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四川经济在2013年继续保持10%以上两位数的增长还是很有希望的,而且整个走势有可能呈现出高位运行,稳中有升的态势。

四、政策及其建议

(一)认真贯彻扩大内需战略,促进全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一是把握投资重点,保持投资持续稳定增长。充分发挥政府投资对结构调整的引导作用,优先保证“十二五”规划重大项目建设和重点在建、续建项目的资金需求。进一步优化投资结构,重点支持交通、水利、城市新区等重点基础设施和民生工程建设。保持合理政府投资规模,继续争取财政部发行四川地方政府债券,落实好鼓励引导民间投资的财税优惠政策。进一步放宽民间投资准入领域,引导民间资金投向,增强投资内生动力。二是着力加大重大项目推进力度。加快西部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完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加快建设一批大中型水利工程和以水电为重点的能源项目、一批投资上百亿的重大产业项目、一批重大民生和社会事业项目。同时,结合国家支持西部大开发等政策,筛选和储备更多的重点项目。三是进一步扩大消费需求,提高城乡居民消费能力。积极扩大消费需求,落实促进就业的各项财政政策,落实各项强农惠农补贴、稳定物价政策,支持商贸流通服务体系建设。努力消除制约消费的体制障碍,培育一批拉动力强的消费增长点,构建促进消费增长长效机制。

(二)切实推进工业结构调整优化,提升全省工业经济整体实力

一是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产业布局调整。推进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把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主攻方向,加快推进四川由工业大省向工业强省跨越。深入实施“一园一主业,园区有特色”产业布局调整,实施成长性特色产业园区工程,加快建设一批国家级、省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二是优化布局、突出特色,选准和做强适合四川发展的优势产业。要结合四川工业“十二五”规划实施,以“7+3”产业和6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整合发展为重点,梳理相关优势产业链的重点项目,主动对接国家规划,着力推动特色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全产业链整体升级。三是推进产业链整合延伸,提高产业发展的集中度。结合四川优势产业链整合发展实际,梳理完善各条产业链的龙头重点企业、重点产品、关键技术和弥补发展环节,通过技术改造、招商引资等方式不断完善和延伸产业链条,提升产业竞争力。同时,狠抓园区这个产业发展平台,依托产业园区做强优势产业。

(三)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促进全省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一是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和规模结构。要以城市群为主要形态,以特大城市为中心、大城市为骨干、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为基础,形成布局合理、层级清晰、功能完善的全省城镇体系。围绕构建多点多极支撑,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和规模结构,以城市群为主要形态,按照“四大城市群”发展规划,优先支持成都平原城市群和川南城市群,积极培育川东北和攀西城市群的发展壮大。二是更加注重提高城镇化质量,坚持以工业化带动城镇化,依托产业发展城市,发展城市促进产业,推进产城融合,强化产业支撑,增强城镇吸纳就业能力。坚持把“宜居”放在首位,把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城镇建设全过程,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着力完善社会服务及居住服务功能。三是支持新型城镇化建设。围绕增强城镇综合承载能力、提高城镇化质量,探索构建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制度。完善财政政策,统筹解决农业人口进城落户、住房、就业、子女教育、社会保障等问题。探索建立城乡生产要素自由流动机制。

(四)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积极推进四川经济转型升级

一是完善全省服务业发展规划。要把特大城市和区域性中心城市作为服务业发展的主要载体,发展一批物流、商贸、金融、科技、文化、信息等区域中心。推进成都市服务业核心城市建设,加快发展高端服务业。二是大力发展生活业。抓住加快城市化进程的机遇,全面加快四川商贸、餐饮等生活业的发展。积极发展旅游、家庭服务、老年服务等高端和特色服务业,满足居民多层次和多样化的消费需求。三是积极发展生产业。以信息化管理、专业化分工和社会化协作为方向,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以基础设施建设和软件开发为重点,大力发展信息服务业。以科技研发、技术推广、工业设计和节能服务为重点,大力发展科技服务业。以工程咨询、认证认可、信用评估、会计审计和广告会展为重点,大力发展商务服务业。

(五)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一是支持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落实和完善扶持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的财税政策。实施省内就业与劳务输出并举,大力发展服务业、中小企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千方百计增加就业机会。进一步加大促进就业的资金投入,完善财政政策措施,健全就业服务体系,增加就业服务设施,扩大创业企业小额贷款担保贴息规模,努力促进充分就业。二是多措并举增加群众收入。不断完善促进居民收入增加的财政保障机制,着力提高中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生活质量。充分发挥财政调节收入分配的作用,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健全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推动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进一步提高居民收入水平促进职工工资合理增长,努力增加居民的财产性收入,逐步扩大中等收入人群,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三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巩固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稳步推进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工作试点。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财政补助标准,拓展现有项目服务内容和覆盖人群。继续支持实施重大疾病防控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扩大城乡医疗救助范围,尤其是扩大对特殊困难人员的医疗救助,不断夯实和谐稳定的社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