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平凉市林果产品物流供应链存在问题和对策探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平凉市林果产品物流供应链存在问题和对策探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甘肃省平凉市自然环境良好,林果业是当地优势产业。本文从生产物流的视角,主要针对林果产品的深加工现状,从民众观念、技术水平、交通条件、企业管理、营销渠道、品牌意识、经济政策等方面分析,找出造成农民丰产不丰收的原因,并结合当地社会经济和自然资源条件,提出解决平凉市林果产品物流供应链存在问题对策

关键词:林果产品;物流;供应链;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08)36-0096-02

Existing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Pingliang City Forest Fruit Logistics Supply Chain

Lu Yunpeng Lei Qingyong Yao Shun

(Military Supplie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stitute, Jilin University)

Abstract: The city of Pingliang of Gansu province is very rich in natural resources, where the local forest and fruitindustry is competitive. From production physical distribution angle of view,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status of the deepprocessing of the main advantage industry of the local industries (the fruit) , from the concept of the people, the levelof technology, the condition of transportation, enterprise management, marketing channels, brand awareness, and otheraspects of economic policy analysis, find out the causes of the farmers do not harvest from the high-yield, propose severalcountermeasures on the local economic and natural resource conditions.

Key Words: forest and fruit products; logistics; supply chain; problems; countermeasures

一、平凉市林果业现状

平凉市位于黄河中游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全市总面积1.1万平方公里,总人口224万人。海拔在890~2857米,年均气温7.4℃~10.1℃,年降水量420~600毫米,属半干旱、半湿润大陆性气候,自然生态状况良好。平凉市是农业部划定的全国苹果优势产区,全市以“平凉金果”为主的果树经济林158万亩,年产果品59万吨以上。“平凉金果”荣获2004年中国国际林业博览会金奖。

2007年平凉市新植果树经济林19.07万亩,果品总产量达到59.29万吨,综合收入达到12亿元,实际果品总产值达到13.9亿元,果品产值占到全市G D P的9.6%,全市果农人均果品收入4800元,全市农民人均果业收入达到625元。林果项目投资额度也明显增加,项目总投资达3.077亿元,比上年增加近1000万元,占全省林业总投资的13.1%,位居全省第一。平凉市林果业无论从当地政府投资力度还是资源情况来讲,都具有较强的优势,在平凉市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平凉市林果产品物流供应链存在的问题

1.群众观念尚未充分转变

当地农户普遍认为林果产品深加工本身不具有很高的科技含量,不用对其做出大量资金、人力投入。

2.未形成规模经营,产品效益尚未最大化

平凉市自然资源丰富,降水量充足,林果产品年产量高,但种植户位置分散,大都位于经济落后的山区。当地缺乏有效的组织使产业规模化,故而形成了单一的原始农户种、收、销的经营模式,林果产品无法有效快速地转化为经济来源,而且这种落后的经营模式成本高,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果子采摘后的后续加工销售过程成为果农沉重的负担。

3.产品物流供应链不顺畅,经济效益差

平凉市地处欧亚大陆桥的交通枢纽地区,交通十分便利。然而以林果种植业为主要经济来源的该市6县1区农村的果业种植农户,都在较为偏远,交通、通信不畅的地域,每年的果子收获后都是等待上门收购,或者交由当地小商贩贩卖。耗费时间长,又缺乏专业的冷藏保护措施,在产品转移过程中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

当地缺乏有规模的林果产品深加工企业,收购后的果子很少再有深加工,大都是以初级产品供应的方式供给到国内大中城市或向国外出口,或者精包装后出售。

4.深加工技术水平比较落后,产品市场竞争力差

先进的加工工艺,必须有先进的技术装备来保障。当地林果产品深加工企业无力引进水平先进的加工设备。原始的、落后的机器设备,只能进行简单的处理加工。

5.深加工企业经营模式单一,管理方式落后

平凉市目前拥有以静宁县常津公司、泾川县丝雨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旭康食品有限公司为代表的10多家林果产品深加工民营企业。2007年全市出口创汇750.9万美元,同比增长49.3%。

然而,目前市内大多数林果产品深加工企业仍是以向国外出口优质原始产品创汇方式盈利。虽然全市出口创汇率有所增长,但是这种经营方式其实仅仅是大量优质的林果原产品未经过任何加工就直接出口或者在国内低价销售,产品的潜力未经充分挖掘,产品效益难以实现最大化,这种原始的经营模式对于永续经营,品牌创立,提高当地经济、技术水平都是不利的。

三、解决平凉市林果产品物流供应链问题的对策

1.转变思想观念,扩大林果产品深加工的比较优势观念决定企业发展的方向和政府支持的力度,要改变群众根深蒂固的落后思想,大力发展林果产品深加工业,巩固和扩大林果产品深加工的比较优势。

2.开拓具有经济战略意义的交通路线,搭建经济动脉,盘活经济神经

西部大开发的良好机遇,使国家惠农政策的东风吹遍西部的广大农村。随着“平凉电力”、“平凉煤业”、“平凉金果”、“平凉红牛”、“平凉旅游”几大品牌形象的逐渐树立,平凉的知名度将有所提高。交通是地区经济与国际接轨的主动脉,加大西部交通路线的投资,建立快速、稳定、高效的道路,对于当地经济的发展,更是有直接的推动作用。

连霍、丹拉国道主干线甘肃境内路段的高等级化,极大地提高了甘肃公路网的整体水平,优化了全省路网布局,提高了区域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有力地推动了相关产业和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

黄金线路的铺设无疑是平凉发展的重大机遇,有效地利用交通路线,搭建经济动脉,盘活西北经济神经,能为当地林果产品的产前采购,产中加工,产后销售,节省大笔费用和大量资源。这对当地经济发展有着重大意义。

3.运用多种手段引导规模化生产,做好与省内兄弟地区之间的产业协调

甘肃省乡镇企业需把农副产品精深加工、储藏、保鲜和运销业作为发展的重点和主攻方向。截至目前,全省乡镇企业农产品加工企业已达到2.8万户,从业人员近20万人,完成年销售收入120.7亿元,出货值2.6亿元,一跃成为乡镇企业经济的主体力量。

以平凉金果集团等龙头企业为牵动力,建立平凉林果产品加工原料基地,将农业产业化的链条不断延伸,将辐射带动区域内大批相关产业的发展。不论是订单农业,还是工厂化生产,各龙头企业应该完成从收购农产品原料向建立农产品基地转变,把农户作为企业的第一生产车间,将更多分散的农户联合起来,通过契约加强服务,为农户提供种雏、种子和技术,实行保护价收购,从而实现小生产与大市场的有效衔接,减少林果产品价格的市场波动,解除农户的后顾之忧。

4.转变深加工企业经营管理方式,提高企业运作效率

改变当地落后的企业经营管理模式,提高创新能力,提升市场竞争力,创造有利于经济发展的良好环境。

5.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人才是一个企业蓬勃发展的动力源,是企业的脊梁和掌控企业发展方向的舵手,举足轻重。平凉市深加工企业多处县级地域,位置偏僻,企业对于人才的重视程度不足,投入资金量不够,无法吸引优秀人才。一些当地的学生学成之后,多会选择在沿海或南方发达地区就业,造成了当地优秀人才的流失。企业应该结合政府政策,引进技术人才,留住核心人才,同时加大对本土人才的培养,形成结构合理、战斗力强的技术人才和市场销售人才队伍。与此同时充分利用媒体、网络加大市场宣传力度,提高企业知名度,引导外地人才流入企业,为企业发展注入新鲜血 液。

6.强化产品优势,推行品牌战略

充分发挥产品优势,利用已拥有的几个国际品牌打开市场,闯出知名度,推出重点产品,创立知名品牌,维护市场信誉,增强外界对平凉市的认知程度,创出品牌效应的同时吸引外资投入,改变当地落后的生产状况;利用知名品牌铺开国内营销渠道,为本地其他产品走向外地市场做好铺垫,谋求共同发展。

作者单位:吉林大学军需科技学院

参考文献:

[1]魏益民.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J].国家食物与营养咨询,2006,(10):45-55.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06中国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100-123.

[3]魏益民.国外农产品加工与食品工业发展趋势[J].中国食物与营养,2004,(4):45-50.

[4]侯伟,杜雅正.国家农产品深加工专项工程成效显著[J].农产品加工,2007,(3):30-36.

[5]高万里,林艳辉.我国农产品深加工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商业现代化,2007,(11):3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