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国际板推出时机众说纷纭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国际板推出时机众说纷纭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自从国际板可能于年内推出的消息传出之后,A股市场自5月下旬以来一度呈飞流直下之势,B股市场也经历了两跌。国际板导致市场雪崩引起了大家热议――国际板是否该推,什么时候推――前者貌似已“凝成共识”,但对于后者,大多表示应谨慎。以下选取4位著名专家的观点,为读者提供多角度视角。

@叶檀:

力挺国际板

国际板是否真的会让证券市场下行,存在因果关系?很多人本能地觉得,国际板推出来之后,B股就下行了,A股就下行了,这显然是缺乏逻辑的表现。怎么知道不是因为假账太多、上市公司的超募太多以及证券市场制度的不健全造成的?市场化进程不可阻挡。现在很多人反对国际板,是因为觉得A股已经这么差了。货币数量从来不是问题,我们真正要反对的是那些圈钱的制度,为什么不能达成这个共识,而认为国际板是大问题呢?

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与国际板之间并没有严格的前后关系。如果国际板不推出来,我们的人民币投资产品少,对人民币国际化非常不利。只有在推出来之后,才能在发展中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刘纪鹏;

国际板不宜操之过急

从总体上说,国际板对我国资本市场的补充和推进作用还是应当得到认可的。然而,良药虽好却需适时服用。如果不看准时机,在条件还未成熟时盲目地推出国际板,其效果只能是适得其反。从现实性、可行性、合理性的角度考量,我国推出国际板的时机还尚未成熟。

现实性:自身制度性缺陷还未解决

一年以来,美国的股市在次贷危机后复苏,其他新兴市场国家的股市也普遍上涨,只有中国的股市依然一蹶不振。这充分证明了我国资本市场自身的痼疾尚未根治。我国现行的发行制度名为核准制,实际上比审批制还要严格;而在创业板的推进过程中,也出现了三高超募、业绩变脸等一系列问题。这种种问题一方面使得我国资本市场本身的稳固性受到挑战,另一方面也大大影响了投资者的信心,导致市场承受力有限。如果这一系列的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我国的资本市场将难以承载国际板之重。盲目推出国际板,只会使我们在时间和步骤上犯下方法论的错误。

可行性:配套机制尚不完善决

货币政策与资本市场的协调问题尚未解决。很多学者认为,开通一个以人民币标价的国际板有助于助推人民币的国际化,但与此同时,我国的货币政策也将面临挑战。目前我国尚未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下的自由兑换,如果要通过国际板的开通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资本项目下可兑换的问题势必要得到解决。因此,要开通国际板,我国的货币政策就要进行适当调整,而从目前的状况来看,这样的调整显然尚未完成。

另一方面,我国金融监管机构协调性尚需提高。国际板的开通,将会牵涉到金融监管的方方面面,需要国内各个金融监管机构的通力合作。但严格来讲,我国现行的一行三会体制依然没有完全理顺。例如,公司债的发展需要证监会与银监会的协调与配合,而正是因为这样的协调机制不够健全,使得我国的公司债始终难有突破性进展。在我国监管部门间尚未建立稳定合作机制的背景下,国际板的推出势必要面对同样的难题。

合理性:应让位于新三板,不宜近期推出

在解决完股权分置的矛盾后,我们面临的首要问题便是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建立。在这个问题上,我们有效地推出了中小板,又推出了创业板;而如何处理国际板和新三板市场的关系,将是下一步资本市场发展的关键所在。

从资本市场架构的系统性来看,新三板应优先于国际板发展。资本市场就如同教育体系,必须要有完善的小学体制,高端的大学教育才能有稳固发展的根基。新三板市场好比资本市场中的小学,它的发展壮大是其他市场发展的基础;国际板必须要建立在新三板小学完善发展的基础之上,否则便是空中楼阁,缺乏根基。其次,新三板的推出技术难度更低,更能适应我国资本市场的现状。相较而言,新三板的推出更加简单,因为它没有IPO的直接融资,在某种意义上就能为更大量的中小企业挂牌转让服务,同时也能调动地方的积极性,发动大家共同打开中国资本市场的瓶颈。

@左晓蕾:

人民币交易规则仍需深入研究

对于国际板最基本的人民币交易规则,各方似乎还没有准确的理解。有种说法,认为人民币交易仅是定价的概念。国际板一级市场融资,以人民币挂牌定价,跨国公司上市融资后可换成美元投资除中国以外的公司项目和计划。照此理解,国际板二级市场的交易也该用美元或者其他外汇通过商业银行兑换成人民币后参与交易。

这种安排,可以在一定程度消化快速积累的外汇储备。但问题是,我们不该为减少储备而减少储备。跨国公司人民币融资兑换成外汇是减少了外汇储备,但是被兑换的外汇储备的回报是什么?人民币融资转变成相应规模的外汇,变成跨国公司的股权资本,不再是中国的外汇储备。只有融资的公司经营成功并持续分红,被兑换的外汇才能获取回报。无疑,这个回报过程是长期的,上市公司经营是有风险的,回报不是确定的,而且并非法定的必然得到回报。如果经营失败,那出口贸易挣回的外汇就会血本无归。

另一种对国际板人民币交易的理解,是人民币直接交易的概念。按这样的说法,融资和投资不以外汇作为媒介。一级市场融资人民币不兑换成美元,二级市场人民币直接交易而不是需把外汇换成人民币。这样的理解,与“建立与人民币国际化相适应的国际金融中心”的战略更契合,这有利于推动把人民币作为外汇储备国家和地区的增加,有利于推动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发展。还有,凡是以国际储备货币交易的市场都以市场所在国货币直接交易,如纽约的三大交易所和伦敦交易所。

值得注意的是以所在国货币直接交易与外汇兑换成本币交易的不同之处。后者的本币是通过外汇与本地央行兑换得到,不是资本完全可兑换的概念,更能防范资本流进流出的风险;而前者更多通过货币市场的货币买卖获取,是脱离贸易和服务的纯粹货币交易,因而需要庞大的货币作为衍生品的外汇交易市场,当然要求参与交易的货币须完全可兑换。

对于国际板人民币交易的理解,或许还可能有上述两个版本与一、二级市场交易方式交叉结合的思路。但不论哪一种制度安排,基本原则都应该是风险可控,渐进发展。为了国际板和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的相互匹配,各种设计安排仍需进一步更深入地研究。

@钟伟:

放上三两年考虑清楚再推也不迟

匆忙推出国际板未必是明智之举,目前国际板问世的天时、地利、人和并不具备。拿2007年上半年和2011年的上半年相比,4年过去了,中国的GDP、政府税收、企业盈利、存贷款余额等指标大多都已翻番,但是很不幸,A股市场4年来跌幅超过了25%。在市场预期非常不明朗的背景下,认为推出国际板的时机和条件已成熟,令人费解。直观来看,国际板更可以看成是在给了深圳一个创业板之后,再给上海一个国际板以达到利益平衡。这虽然能获得一些地方政府、外资和部分国际化券商的掌声,但却使中国资本市场的格局更为扑朔迷离。

与其现在强行推出国际板,不如先踏踏实实地把现有各板理顺做好,把A股市场现有的问题解决了。好事要做好,国际板推出必须要有周密的准备,创造必要条件,把“国内板”先搞好,如果仓促行事,不仅会对股市而且也将会对国际板本身带来不利的影响和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