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氧驱动雾化吸入沙丁胺醇治疗毛细支气管炎60例临床观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氧驱动雾化吸入沙丁胺醇治疗毛细支气管炎60例临床观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目的:观察氧驱动雾化吸入沙丁胺醇治疗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的效果。方法:将11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两组,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5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抗感染、抗病毒、支持、对症治疗,治疗组再用沙丁胺醇溶液加入生理盐水氧驱动雾化吸入,2次/日。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95.00%和75.00%,两组比较差异又高度显著性(P<0.01);治疗组咳嗽消失时间、喘憋消失时间、肺部哮鸣音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缩短,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均<0.01),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氧驱动雾化吸入沙丁胺醇治疗毛细支气管炎安全,有效、方便。

关键词 沙丁胺醇 投药 吸入 毛细支气管炎

毛细支气管炎是婴幼儿期常见的急性下呼吸道疾病。每年冬春为高发季节,仅见于2岁以下婴幼儿,多数是1~6个月的小婴儿、病情重。2008年10月~2010年10月应用氧驱动雾化吸入沙丁胺醇治疗毛细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性喘憋,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11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者均符合急性毛细支气管炎临床诊断标准,排除支气管异物及发生呼吸衰竭、心力衰竭、先天性心脏病等病发病的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50例。治疗组男32例,女28例,年龄1.1±0.32岁。对照组男28例,女22例,年龄1.0±0.34岁。两组患儿均为急性起病,有阵发性咳嗽、严重喘憋、气急、双肺可闻及大量喘鸣音及少至中量音,胸部X线表现为双肺纹理增粗或伴斑片状阴影,两组患儿年龄、性别、症状、体征、病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具有可比性。

治疗方法:两组患儿均予相同的常规综合治疗:抗感染、抗病毒、营养支持、对症治疗、重症患儿加用激素、改善通气后吸氧、补液、镇静等处理,治疗组在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硫酸沙丁胺醇,剂量0.01~0.03ml/(kg・次),用生理盐水2ml稀释经雾化器连接壁式氧驱动雾化吸入,早、晚各1次,严重者可于中间加用1次,雾化后给予拍背吸痰,用药72小时后进行疗效评估。

疗效评价标准:①治愈:治疗3天内咳嗽、气促、喘憋缓解,肺部哮鸣音和湿音减少或消失。②好转:治疗3~7天,咳嗽减轻,气促、喘憋缓解,肺部哮鸣音和湿音减少或消失。③无效:治疗7天后,咳嗽、气促、喘憋、肺部体征无变化。

统计学处理:技术资料用X 2检验。计量数据用(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结 果

两组症状改善和住院时间比较:治疗组咳嗽消失时间、喘憋消失时间、肺部哮鸣音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比对照组明显缩短(P均<0.01),见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见表2。

不良反应:两组在治疗过程中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

讨 论

毛细支气管炎的发病机制及病变特征:毛细支气管炎发病与婴幼儿时期呼吸系统解剖学特点有关。其呼吸道管腔狭小,平滑肌薄而少,毛细血管丰富,纤毛运动差,病毒侵入后,引起气管、支气管,尤其是毛细支气管的炎症,气道黏膜水肿,黏液腺分泌亢进,痰栓堵塞及气道平滑肌痉挛,导致气道狭窄,其临床症状类似支气管肺炎,且喘憋喉鸣更显著。临床上较难发现未累计肺泡与肺泡间壁的纯粹毛细支气管炎,故国内认为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肺炎,称之为喘憋性肺炎。毛细支气管炎可由不同的病毒所致。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是最常见的病原体。主要病理改变为:病变主要侵及直径75~300um的毛细支气管,上皮细胞坏死及周围淋巴细胞清润,黏膜下充血、水肿和腺体增生,黏液分泌增多。炎症波及肺泡、肺泡壁及肺间质,致肺不张或肺气肿,引起喘憋、发作性呼吸困难、肺部广泛哮鸣音,严重者发生呼吸衰竭、心力衰竭时危机生命。

近年来研究发现患儿气道分泌物中有大量类似哮喘所特有的炎性物,毛细支气管炎免疫学发病机制与支气管哮喘存在类似机制。患儿RSV感染后可诱导气道内嗜酸性粒细胞等炎性细胞清润和活化,通过促进上皮细胞表达趋化因子如RANTES(调节活化正常T细胞表达和分泌的趋化因子)及巨噬细胞炎症蛋白-la(MIP-la)增加,这些趋化因子对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等具有显著趋化和激活作用,促进气道炎症和气道高反应的发生。另RSV感染后引起Th1/Th2亚群功能失调,TH1细胞不被激活,T细胞和NK细胞活化受阻,对RSV清除能力降低,同时拮抗IL-4促B细胞合成IgE、IgG4的作用减弱,B细胞合成IgE、IgG4增多,大量IgE、IgG4与呼吸道黏膜肥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结合,使其释放组织胺、白三烯等炎性介质,发生Ⅰ型变态反应,临床上常在发病初期即出现明显的发作性喘憋。L25增多可趋化内皮细胞在肺部聚集,使之激活并释放炎症介质和毒性蛋白损伤气道黏膜上皮,诱导Ⅱ型变态反应。

表1 两组主要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单位:天,X±S)

表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注:与对照组比较a:X 217.50,P<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