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农口”采访,重“蹲守”更要重“研判”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农口”采访,重“蹲守”更要重“研判”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宁夏地处西北腹地,全区有100余万贫困人口亟待脱贫致富。从1987年国家启动“三西”扶贫以来,各路记者对此已进行诸多关注,几乎所有角度部被老记者们尝试了个遍。一位女记者一年里过半时间“蹲”在农村,找到了自己的“跑农口”方向。

进村入户、蹲点采访甚至夜宿农家,一直都是农口记者的家常便饭。很多脍炙人口的“三农”报道都是在这样的采访中产生的。自我进入新华社宁夏分社后,便开始接触并从事扶贫、水利等涉农领域的报道。通过深入报道“三农”,由农口报道的“门外汉”成为这一领域的“业内人”,一直是我努力的方向。

“蹲守”出“真话”“苦功”展视野

与其他类型报道相比,由于农口关注度较低但又是经济基础领域的特点,决定了这一行业的报道要做到“从高处着眼、从低处着手”。

粮食生产与防汛抗旱是农口报道中的重头戏。近年来,我国气候条件异常多变,“南旱北涝”的农业生产条件正在逐渐取代以往“南涝北旱”的特点,连续发生的大范围、持续性旱情,已经成为全国粮食生产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在最初的采访中,我以为粮食、抗旱报道只要与水利部门进行充分沟通即可,但农业生产受制于“靠天吃饭”的现实,使我慢慢认识到:从气候学角度讲,多年平均降雨量和未来可能降水形势是影响农业生产的关键因素;受大气候影响,病虫害近年来呈大规模爆发之势;由于水利生产条件的相对落后,灌区和旱地的粮食产量也有着天壤之别,这就要求记者必须与气象、农牧等多部门进行联动,多地走访,及时了解不同区域的情况,稿件才能全面客观具有说服力。

有了“大农业”的眼光,还要重视“蹲守”,下得去“笨功夫”和“苦功夫”,并且及时跟进,才能真正了解农业、农村和农民。

关注贫困人口的生存状态是我“蹲守”的主要内容之一。宁夏地处西北腹地,全区有l∞余万贫困人口亟待脱贫致富,他们的生存环境有多艰苦?有哪些困难?我们能做什么?为了尽快对当地贫困现状有冲击性的认识,我在最初下乡时会选择最为贫困的地区,冬天零下十几度行车几个小时走泥路、沟道,有时候车过不去,步行到贫困农户家,坐在土炕上,看到了吃干馍馍、喝苦咸水、小孩辍学……难以想象的画面,这些直观的感受让我日后的稿件更加生动真实。

而且,长期和农民等采访对象在地里、家里的“蹲守”式采访,才能从农民口中得到“真话”,而这些“真话”往往是稿件中最为精华的部分。让我印象深刻的一次经历是,同样的问题、同样的地点,两次采访却得到了不同的答案。为了采访某一农口领域中农民真正存在的困难,由于路不熟悉,在地方官员的陪同下,我们采访了几家农户,但始终觉得农民欲言又止,几经询问还是无果。于是,回去后我决定又折回原地一探究竟,在和农民交流了一个多小时取得他们的信任后,采访才慢慢进入正题,所得到的采访内容与之前的简直是天壤之别。这也让我长舒了一口气,稿件写作的前提是真实,而真实与否就在于记者有无沉下心,这就显示出了“蹲守”的魅力。

素材“保鲜”有三招

直观的素材积累看似容易,却需要长期的坚持。优秀记者常年累月整理的采访笔记和采访稿件都是一笔不可多得的职业财富。所以,我在平时下乡采访时,会时时做好对采访场景、采访内容等的详细记录,有时在工作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及时写下采访日记,记录当时新鲜的感受、触碰情绪的感动,因为记者亲历的一幕幕大多数时候并不能完全出现在同一稿件当中,而这些往往成为日后采访的重要线索。

看似“无关”的素材有时最容易被像我一样的年轻记者所忽视。首先,应重视理论层面上的素材储备,《参考消息》等报刊其实是农业信息储备方面的一大帮手。随着我国经济与世界融合度的逐渐加强,我国农业的世界参与程度也逐步提升,其它国家农业生产形势、世界粮食价格走势等都可能成为影响我国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因此,为了不受地理局限而“就事论事、坐井观天”,经常阅读《参考消息》等刊物会让记者的感知力更加敏锐,而且学习外电报道也让自己对全国农业生产有了更全面客观的认识。

二是抓住实际采访中的“无关”素材。农口采访也经常遇到“不是那么回事”的情况,那采访是无疾而终还是另寻线索?入职第三年,我对农口领域的采访在范围上有所拓宽,通过多种途径获得的线索慢慢增多,有些线索不禁让人兴奋。可是兴冲冲地跑到村子里,实地跟村干部、农民了解后,发现有时情况并不属实。不过,这时和农民、村干部旁枝末节地“聊天”,也许就有意外的收获。

三是,对同一事件,记者经常会听到自相矛盾的说法,这就需要具备“清理”素材的“慧眼”和反复核实的坚持。去年,宁夏马铃薯产业由于疫病减产严重,我和分社记者分工从产量较大的县区入手开始全方位采访,但是后来我们沟通采访内容时发现,有的县区说减产、有的说增产,原因也莫衷一是。于是我们又从厅局、市县一级找到主要负责干部,在一再核实、梳理之后,发现虽然宁夏地域不大,但是不同地区生产条件、种植水平、技术引进情况不一,所以不能一概而论。“清理”素材也正是对年轻记者高度概括和提炼能力的一种考验。

常跑常新求“研判

农口作为“老领域”,常跑常新是对记者最基本也是最高的要求。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水利、扶贫等是全国长期关注的民生问题,所以农口报道是重中之重,尤其体现在“农业是根本”的西部欠发达地区。所以,记者往往跑动常态化,一些观点、采访方法、写作方式容易固化。

比如,在宁夏,贫困问题始终是记者长期关注的报道重点。但自从1987年国家启动“三西”扶贫以来,各路记者对此已进行诸多关注,几乎所有的角度都已经被老记者们尝试了个遍,要常跑常新实非易事。

所以,除了对政府部门消息、基层反映困难在第一时间进行报道外,从调研角度来讲,如何形成新认识,取决于方法创新,即以创新分析方法来架构稿件,不仅把握住高度,还能将素材物尽其用。

2012年,我有幸参与到“三西”30周年扶贫调研中,和新华社甘肃分社记者一起全面接触扶贫,走访了宁夏、甘肃等贫困地区,试图以新方法解剖老问题——从生产要素的集聚角度重新认识“三西”三十年的成就、现状和问题。

有了方法指引,不愁稿件没有新的报道点。从30年跨度上看“三西”,我们初步形成了对其总体态势的把握,即“三西”扶贫处于一种什么状态,在全国总体扶贫工作中、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处于什么样的位置,前景如何,机遇在哪里;二是深入一些仍然极端贫困的地区找寻挟贫面临的棘手困难;三是结合总体宏观经济形势,分析总结未来新时期扶贫的思路和建议。最重要的是,三大部分都用资金、技术、资源、人才、市场等生产要素集聚的思路来统筹材料、观点和结论。

基于此,最终稿件采访、写作的落脚点自然而然保证了科学“研判”。可是,如何能形成正确的分析方法,从而得到科学研判结论?首先,对于自身不是研读经济领域的记者来说,恶补一些相关经济领域的基础知识是非常必要的。比如,刚入职时,一些老记者都会推荐阅读《经济学原理》《经济学》等。

另外,我在跑水利、扶贫等一段时间后发现,由于涉及专业知识,一时半会不可能恶补齐全,“捷径”就是在自己分口的领域里建立起涵盖部门、行业、科研、金融、政策等全方位的专家团队。

为了及时了解水利、扶贫的各方面情况,我逐步在宁夏水利厅、扶贫办、各县区基层负责单位、政府政策研究室、社科院农业经济研究所、水利科学研究所、银行、信用社等领域建立起“智囊团”。并且,通过经常接触这一领域的专业人士,从他们那里获知该领域中关注、评价较高的一些动态期刊等资源,了解当前一段时期关注的热点和难点,在工作闲暇之余学习积累。这样无论是报道事件还是深度调研,不仅能第一时间获知消息,而且就比较容易形成初步准确甚至科学判断。(作者是新华社宁夏分社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