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腰椎“交通拥堵”的背后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腰椎“交通拥堵”的背后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人体作为一台极端精密复杂的“仪器”,为协调各器官、组织与细胞的活动,需要发达的“交通系统”。脊柱作为“交通干道”, 椎管内神经和血管贯通上下,其重要性可想而知。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再加上久坐、长时间驾车、外伤等因素,脊柱也会遭遇“交通拥堵”——椎管狭窄,其中尤以腰椎为甚。

阵发性“跷脚”:腰椎管狭窄的典型症状

人到中年后,椎间盘等组织的含水量逐渐下降,弹性降低,维护脊柱稳定性的韧带也会增生肥厚。椎管内供神经和血管通过的空间本就狭小,硬化增生的椎间盘和韧带再来凑热闹,难免发生“交通堵塞”。下肢的感觉和运动要靠神经的支配,腰腿部营养物质的输送和代谢产物的排出要靠血管。腰椎管“拥堵”使神经和血管受压迫,腰腿疼痛接踵而来。

腰酸腿痛是中老年人常见的健康问题,很多人会将其归咎于“风湿”。其实风湿和腰椎管狭窄的症状有明显区别。风湿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由于关节软骨、韧带等结缔组织受损,患者会在早晨起床时关节僵硬、运动受限,经过简单活动后,不适症状即可缓解。而腰椎管狭窄恰恰相反,经过一夜的睡眠,椎间盘和韧带得到充分放松,对神经和血管的“压制”也有所改善,所以,刚起床时症状是最轻的。活动一段时间后,因缺血的神经无法自如地支配下肢运动,老人就会感到两条腿没有力气,走路困难,甚至一瘸一拐,稍事休息后,神经和血管受到的压力有所减轻,症状就会改善。所以,阵发性的“跷脚”是腰椎管狭窄的典型症状,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腰椎管狭窄还有一个典型症状,即当人体处于直立状态时不适加重,弯腰后有所缓解。X光无法显示软组织的影像,不能准确提示腰椎管狭窄。磁共振对软组织的显像特别清晰,堪称腰椎管狭窄诊断的“金标准”。

微创减压:安全有效驱除痼疾

腰椎管发生了“拥堵”,早期局部症状轻微时,通过服药和物理治疗,可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改善;牵引、热疗等物理治疗,也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再进一步,还可采用硬膜外注射糖皮质激素,减轻局部的炎症反应。但这些保守疗法只能短期缓解症状,无法彻底斩断病根。当症状影响日常的工作和生活时,就要考虑外科手术了。

长期以来,全椎板切除一直是治疗椎管狭窄症的标准手术方法。但这种方法需要在脊柱的后面开一个12~15厘米的口子,对肌肉损伤很重,同时又切除了整个椎管的后壁,术后容易引起脊柱不稳,而且手术出血比较多。如今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可以采用微创的方法治疗椎管狭窄症。方法是借助内窥镜或者显微镜,在背上开一个2~3厘米小口插入导管,通过肌肉间隙到达椎管后壁,然后在椎管后壁开一个“窗口”,对椎管后壁和前方进行潜行的扩大。这种手术方法切口小,对肌肉损伤小,对椎管后壁切除范围也很小,出血也很少,患者很快就可康复。

对号入座:

哪些患者需要接受微创手术

经系统的保守治疗后,仍有腰腿疼痛,而且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者。

行走距离较短或者短时间站立而出现间歇性跛行和双下肢麻木者。

CT或MRI检查发现椎管狭窄很严重,而且神经压迫明显,出现下肢疼痛、麻木或者周围麻木者。

椎管狭窄合并有腰椎间盘突出的症状比较严重者。

CT或者MRI上发现整个椎管的中央和两侧都十分狭窄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