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润“德”细无声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润“德”细无声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绝非一日之功,也不能仅仅靠思想品德课、班会课去实现,它必须渗透于各类学科,特别是语文学科。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不能漫无边际地空洞说教,应该凭借语文教材,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营造宽松、民主的课堂氛围,促使课堂内外的有机融合,在学习文本的过程中逐步渗透。这样一来在学生语文能力得到提高的同时,思想上也能受到教育,感情上也能得到熏陶。笔者结合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从三个方面谈谈自己的一些意见。

一、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渗透德育

(一)讲述法渗透。依据教材的内容有意识地给学生讲解有关思想教育的内容,如时代背景的讲述,相关故事的讲述,人物内心世界与作者写作缘由的介绍等。例如教学《土地的誓言》时,笔者先介绍时代背景,再组织学生听故事《卢沟桥事变》。同学们都静静地听,好多学生眼含泪花,有的学生甚至泪流满面。同学们听了这些讲述,了解了抗日战争的艰辛,知道了关内的东北人无家可归的艰难处境,深感和平生活来之不易,进而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二)阅读理解法渗透。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指导学生朗读、讨论等形式对课文中重点段落、重点语句自主阅读,感悟,受到思想品德教育。例如教学《艰难的国运和雄健的国民》时,笔者指导学生阅读文中的重点语段,理解“雄健”一词,使他们明白了中国人一定要自立自强,否则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从而坚定了我们中国人经过努力,一定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决心,激发了爱国主义情感,增强了民族自尊心、自信心与自豪感。笔者让学生从文中找出有关语句,引导他们分析课文的思想内容,加强阅读理解,探究作者的思想感情,进而培养了热爱祖国的美好情感。

(三)比较对照法渗透。根据课文中反映的人物的不同性格特点及思想内容进行比较对照,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例如在教学《羚羊木雕》时,笔者引导学生将文中每个人对羚羊木雕的不同看法进行比较对照,使他们在比较中体会万芳仗义的品质,并下决心向万芳学习。

(四)联想法渗透。以教材为依托,引导学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去联系社会生活中的真人真事,从而受到思想教育。例如教学泰戈尔《诗两首》中的《金色花》一诗时,笔者启发学生想象自己长大后该如何回报母亲。在教学《荒岛余生》一文时,笔者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中的情况,假想自己就是鲁滨逊,如何在逆境中克服困难,做一个坚强的人。

(五)写作练习渗透。笔者认为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把文本中的德育思想渗透到学生的写作练习之中。例如教学了《济南的冬天》,笔者就指导学生写《我爱家乡的……》,以此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感情;教学了《藤野先生》,就指导学生写《我最尊敬的一个人》,以此来培养学生尊敬师长的良好品质;教学了《陈太丘与友期》,就指导学生写以“诚信”为话题的文章等等,以此来培养学生讲究诚信的美好品质。学生在这样的写作练习中就会很好地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

二、营造宽松、民主的课堂氛围渗透德育

笔者认为老师应该爱生如子,常把微笑带进课堂,积极捕捉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要把学生当作朋友,常和学生平等交流,这样才能创设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学生在这种氛围中才可以体验到师生平等、生生平等、人人平等,更能懂得互敬互爱的道理,并做出互敬互爱的表率。

例如在本学期,笔者所在班级转入一名家庭比较贫困的学生。刚开始时,她回家告诉母亲不想读书了。原因是觉得自己比班上的学生低一等。知道这一情况后,我不敢直接找她谈话怕她本就敏感的心灵受到伤害,于是就想运用课堂来温暖她。我将平时营造出的宽松民主的课堂氛围,更进一步深入到学生中间,并特意安排机会与她的心灵进行碰撞,让她产生自己的思想总是能与老师“不期而遇”的感觉。如在教学《心声》一文时,我特意安排她来回答“京京读课文的效果如何?”,这个问题,她很快找到答案:“京京充满真情的朗读深深地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包括他自己。”笔者因势利导:“李京京这样一个极不起眼的学生凭着他的真诚与勇敢感染了老师和同学们,所以我们每个人都要给自己机会,相信自己和别人一样很棒。”那时,笔者看到竟有泪珠从她的眼中缓缓流出。久而久之,她感到自己与老师息息相通,自己和班上的同学一样受到尊重与关爱。现在,她不但爱学习了,而且比以前更热爱集体,关心同学,尊敬师长。

笔者认为作为语文教师要民主平等地与学生交流思想、探讨问题,用自己真挚的感情热爱学生,用美好的道德情操影响学生,让德育借助语文教学如涓涓细流一般渗透到每一位学生的心灵之中。

三、在课堂内外的融合中渗透德育

陶行知先生说过“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笔者在语文教学中努力创设生活情境,缩短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之间的距离,统一学生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这样他们对复杂的社会生活才不会感到无法适应。如教学《斑羚飞渡》一文时,笔者课前请学生观察母亲为自己做了些什么,父母经常对自己说什么,由于学生在课前获得了感性材料,上课时便被文中老斑羚们自我牺牲的精神感动不已。后来,我班还开展了“在家如何做小孝星”的活动,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学生更深刻地认识了父母的辛劳。

课余时间,笔者还组织学生举行一些活动:①在重阳节、国庆节等重大节日来临之际举办作文比赛、演讲比赛等。②组织学生参加社会生活实践,如做家务,帮助邻居等。培养学生关心、理解别人的习惯。这样一来在实践活动中便逐步形成了良好的道德品质。在学习泰戈尔的《金色花》时,笔者不仅让学生懂得应该关心、体贴父母,还激励学生要落实到行动上,多讲让父母开心的话,多做让父母开心的事,并布置“为父母洗脚”的课外作业。在这些活动中,学生不但获得了知识,而且改正了不良行为,促进了良好品德的形成。

总之,只要我们坚持把语文教学与道德教育紧密结合,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进行德育渗透,就一定会对学生良好思想道德的形成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韩磊 江苏省沛县唐楼中学 221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