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安徽省县域融资环境分析及若干建议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安徽省县域融资环境分析及若干建议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本文首先分析了未来几年安徽省县域融资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然后提出需要在加强金融体系建设、积极拓宽融资渠道、规范发展政府融资平台、积极创新融资模式等方面进一步提高县域融资能力。

关键词 县域融资 BOT PPP

一、安徽省县域融资环境分析

1、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有利于扩大县域融资规模

“十二五”时期,我国仍然处于工业化、城镇化相互促进、加快发展的阶段。产业发展、园区扩张、交通、水利、能源、城市基础设施、社会保障、环境保护等重大项目投资规模将迅速扩大,工业化和城镇化对资金的需求十分旺盛,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国家预算内财政资金支持将进一步增大,国内信贷资金仍会保持持续稳定增长,融资环境将进一步改善,这有利于安徽各县继续争取国家和省财政资金支持,继续利用中长期信贷主渠道,并积极发展基础设施证券化、基础设施投资基金、政府债券、城镇化建设债券等多元化融资模式,促进融资规模持续扩大,为社会发展和经济增长提供有力保障。

2、国内资本市场快速发展,有利于拓宽县域融资渠道

“十一五”以来,我国资本市场发展迅速,股票、债券、期货、基金等市场规模不断扩张,融资结构和质量明显改善,沪深股市已经是全球第三大股票市场,我国是全球最大的商品期货市场,资本市场已成为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十二五”时期,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的逐渐好转,我国将迎来新一轮经济增长周期,股票、利率、汇率、债券、基金、信托等金融产品和服务发展潜力巨大,资本市场的发展空间十分广阔。在这一背景下,安徽各县有望在推动企业上市、发行政府债券和中小企业债券等方面有所作为,进一步丰富拓宽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融资渠道。

3、省内金融改革深入推进,有利于改善县域融资环境

“十一五”以来,我省金融业改革不断推进和深化,金融创新发展步伐加快,金融组织体系逐步完善,金融主体实力不断增强,地方金融运行的稳健性持续提高,金融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不断增强。 “十二五”时期,安徽省将在改善政府服务、加强政银企合作,发展地方金融、加强金融创新、建设信用安徽,完善担保体系建设等方面,继续深化金融改革,不断改善省内金融生态环境,县域融资的外部环境将不断改善,有利于进一步加强县内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拓宽融资渠道,创新融资模式,从而促进县域融资规模的不断扩大。

同时,县域融资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一是融资渠道较为单一。我省县域融资结构仍然以银行信贷为主,股票、债券等资本市场发展不足,融资渠道较为单一,多样化的融资方式尚未建立,不利于省内各县进一步扩大融资规模。二是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仍然突出。县域中小企业的银行贷款大部分是短期流动资金贷款,中长期固定资产贷款很少,严重影响着中小企做大做强。三是政府融资平台实力较弱。大部分县都先后成立了县城投资公司、开发区发展公司等政府融资平台,但是融资平台的整体实力仍然较弱,治理结构不规范,融资渠道以银行贷款为主,过于单一,资产负债率较高,偿债风险大。四是资金和项目竞争激烈。省内各县市都在大力招商引资,资金和项目争夺十分激烈,县域金融体系还不完善,利用资金能力有待提高。

二、提高安徽省县域融资能力的对策建议

1、加强金融体系建设,营造良好的融资环境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营造良好的融资环境,有利于产生“洼地”效应,吸引大量资金集聚,促进社会投资规模的不断扩大。一是各县政府、有关部门要积极建立银政企沟通机制,搭建银企合作交流平台,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银企对接洽谈、金融新业务和新产品推介活动,努力拓宽银企交流与合作的渠道,建立良好的政银、银企关系。二是积极推进信用体系建设,营造良好的信用环境。加快征信体系建设,完善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积极推进企业信用评级工作,引进、培育权威资信评级机构,科学评定企业信用等级建设。深入开展信用乡镇、村、户和信用社区创建活动。建立信用信息共享机制,积极为金融机构和社会各界提供信用信息服务。努力完善以信用道德为基础、信用网络为平台、信用制度为支撑的社会信用体系,全面提升政府、企业和个人三大主体信用水平。三是完善金融机构组织体系。积极引进各类金融组织特别是全国性和区域性的商业银行进驻县内,大力发展农村合作银行、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典当公司等新型金融机构。积极推动证券公司、保险公司、信托公司、租赁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多元化发展,与商业银行分工协作。加快完善信用担保体系,建立健全信用担保机构,切实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引进和培育一批有一定实力的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师事务所、资信评估公司和资产评估公司等中介服务机构,为企业融资和金融业的发展提供配套服务,提升中介机构的专业化服务水平和诚信水平。

2、加大财政资金投入,积极拓宽融资渠道

县域投融资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融资结构较为单一,过于依赖政府财政投入和银行信贷,严重地限制了固定资产投资的融资规模的扩大。随着我国金融市场体系的不断完善,融资市场化的程度越来越高,各县应该在继续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和银行贷款规模的基础上,大力发展以股票、债券、基金为主的资本市场融资渠道,进一步优化融资结构,提高融资能力。一是要继续加大财政资金投入,把财政支出的重点放在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及公益性项目上,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通过部分投资、贴息、信贷担保和减免税等多种方式来吸引社会投资。二是要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不断创新招商引资方式,完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优化招商引资环境,积极承接发达国家和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充分利用县外资金,扩大县内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三是充分利用资本市场,大力发展间接融资。积极扶持企业上市融资,制定鼓励和支持企业上市的优惠政策,大力推动县域主导产业中有实力的大企业上市融资,支持高新技术产业、现代农业、文化产业、生态环保产业等领域的中小企业利用创业板融资。大力发展债券融资,搭建地方投融资平台,引导符合条件的企业,通过发行企业债券、公司债券、中期票据和短期融资券筹集资金。积极探索和试点产业投资基金、风险投资基金、信托融资、融资租赁、资产证券化等新型融资方式,进一步扩大资金来源,拓展融资渠道。

3、规范发展政府融资平台,提高其融资能力

近年来,各县城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等县级政府融资平台,通过筹集大量资金,为县城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同时也存在了一些突出的问题,主要是部分融资平台实力较弱,融资能力不足,平台运作不规范,偿债机制不完善,自身造血能力差,偿债风险日益加大,为了有效防范财政金融风险,必须规范发展县域政府融资平台公司,切实提高其可持续的投融资能力,促进融资平台的健康发展。一是按照政企分开原则,建立政企分开、产权清晰、权责明确、管理科学的市场主体。健全内部组织管理机构,督促融资平台组建董事会和监事会,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加强公司的制度建设。通过引进独立董事制度,严格会计制度、强化内部审计制度等措施,健全融资平台的各项制度,规范融资平台的发展;建立专业的经营管理队伍。在融资平台公司的自身经营管理方面,加强管理层的专业化建设,形成有竞争力的经营管理队伍,有效防范投资经营风险。二是促进投资主体多元化,改善融资平台股权结构。加强资本市场建设,打通社会资金投资融资平台的途径,为社会资金投资政府融资平台提供渠道。探索通过整合政府资产、注入经营性资源等形式,多方充实平台公司资产,增强融资平台的“自身造血能力”,加强融资平台公司对社会资金的吸引力。通过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将政府融资平台公司打造成为吸引民间投资等社会资金的“洼地”,形成政府投入为引导,银行、社会资金、民间资本、外资广泛参与的多元化投资格局和多元化的股东结构。三是积极拓宽融资渠道。在将融资平台公司打造成为市场化的运作主体后,要通过拓宽融资渠道,来降低银行信贷的比重,分散融资风险,降低融资成本,探索多元化的融资方式。首先创造有利于推动政府融资平台融资方式多样化的融资环境,鼓励融资平台公司加大直接融资的力度;其次积极探索在银行间市场发行融资券、中期票据、企业债等市场化方式募集资金。最后将政府融资平台信用评级与金融市场融资工具相对接。根据信用评级的高低,对融资平台公司在资本市场融资的方式和范围进行限定,推动融资方式的多样化。

4、积极创新融资模式,推动融资方式多样化

未来五年,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加速发展,省内各县固定资产投资,特别是城市和园区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投资规模将不断增大,政府直接投资、银行贷款等融资方式已经不能满足新时期的投资需求,应该积极采用BT、BOT、TOT、PPP等融资模式,积极吸收和利用社会资金,解决建设资金缺口问题,进一步加快各县“十二五”基础设施建设。在工业园区道路、供电、供水、排水、绿化、亮化、房屋建筑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可以采用 “建设―移交”的BT方式融资,承建方以全额垫资方式建设项目,建成后移交给业主,业主分期付款偿还项目资金。对一些重点基础设施项目,如桥梁、水厂、污水处理厂、医院及学校后勤保障等,可以采用“建设―运营―移交”的BOT方式融资,引入社会资本投资建设,政府允许投资者享有一定时期内的专营权,并享受经营收益,专营期届满后,政府无偿收回经营权。积极推进“转让―运营―移交”TOT方式融资,通过转让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的经营权筹集资金。政府将已建成的某些重大基础设施项目作价后转让给社会资本,政府以收回的投资进行新的项目建设,受让方在一定时期内享有专营权,期满后无偿将经营权移交给政府。对于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也可采用“公共部门与私人企业合作”的PPP融资模式,政府通过政府采购的形式与特殊目标公司签订特许合同(特殊目标公司一般是由中标的建筑公司、服务经营公司或对项目进行投资的第三方组成的股份有限公司),由特殊目标公司负责筹资、建设及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