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培育积极的公民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培育积极的公民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现代社会的发展,对公民参与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的要求愈来愈高,但同时,公民意识淡漠、社会责任感不足以及参与技能较低等问题又普遍存在,亟须“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什么样的公民才能既主动对个体自身的发展负责,又能具有充分责任感,能积极参与国家建设,对社会制度的运行和社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支撑和良性的促进作用呢?显然,我们需要积极的公民。

所谓的“积极的公民”,是指可以全面地看待自己的公民身份,认同其所在的共同体,不仅按照法律规定履行义务,而且会主动地投入到承担社会和国家各种事务的使命中,推动社会民主制度的建构与良性运行,具有强烈的公民文化自觉意识和批判性思维,富有参与精神、公共关怀和公民品德的公民。

近年来,针对西方社会出现个人主义的膨胀和对个人权利过度的倚重,公民出现政治冷漠感和日益薄弱的社会参与意识,西方学界兴起了对培育积极公民身份(active citizenship)、有效公民身份(effective citizenship)、参与型公民身份(engaged-citizenship)的研究,以期促进公民个体更积极有效地参与到国家和社会事务中。比如,在新加坡和日本,积极公民的发展是由培育国家归属感以及积极地贡献于社会和建设国家未来的道德义务所支撑。这意味着积极参与,意味着对发展年轻一代的爱国主义情感、道德义务感和社会凝聚力的重视。① 英国在1997年工党政府上台后颁布了《克里克报告》,把培育积极的公民视为公民教育的主要目标,其中涉及三个相关的素质维度:社会参与、政治素养、社会和道德责任。②

作为社会中的公民,既然每一个人都是公共利益的享受者,那么每一个公民也应该积极地奉献于社会,回馈于公共利益的建设,这是一个国家和社会得以维持、公民个体得以存在和发展的保证。积极的公民把积极主动地参与国家政治生活而非消极被动地适应国家政治生活的要求视为公民身份的内在价值。对他们来说,公民身份就是一种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包含着对共同体及其成员的承诺,包含着对公共事务的积极参与,并且包含着将个人的利益置于更广泛的公共利益之下的意愿。也就是说,他们不仅是传统意义上的好国民,具有爱国、忠诚和服从国家的传统品质,还要勇于、善于评论现实政治生活;不仅具有质疑权威的能力和愿望、参与公共政策相关的公共讨论的能力和愿望,而且有兴趣并有能力对其进行改造,为社会公共生活的合理运行注入更多的合理性合法性因素。

在政治法律层面上,我国的公民身份已经得到了明确的规定与确认,但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我国公民并没有在意识层面和行为层面体现其作为中国公民应有的积极作为的一面,更多的是关注自己权益的维护和实现,忽略了公民责任和义务的主动履行。尤其是年轻一代包括学生群体,往往不了解我国制度的真正建构和运行,就对制度“猛开炮”进行谴责,他们对于国家的权力从何而来,权力机关的组织和运行都是一知半解,甚至一无所知。我们的教育目标不是培养一批“愤青”,而应该是培养深深相信更好的未来、且能积极主动地参与社会政治生活、有能力创造未来的积极公民新生力量。公民对其身份的意识和观念并不是生来就拥有的,也不是自发产生的,需要通过学校教育而获得。

学校是积极公民培育的主要场所,是个人走向社会之前集中接受社会规范的主要场所。在一定程度上,学校进行怎样的教育,未来就会有怎样的公民。倡导公民教育培养目标从“合格公民”到“积极公民”的递进,是公民对义务的被动履行到责任的主动承担的转变。积极公民可以更加全面地看待自己的公民身份,在争取保障自己权利的同时也应履行公民义务,即不仅要关心国家能够为我们做什么,更要关注我们能为国家做些什么,应该怎么做。

当前公民教育的困境主要由应试教育造成。应试教育只要求学生被动地记忆和机械地服从,而不是引起学生严肃的自我思考,更不是引导他们做出独立的选择。积极公民培育呼吁参与式的教育理念,教育学生确立现代公民意识,发展积极参与社会实践的公民能力。

这一理念来源于美国教育家杜威“做中学”的教育哲学,认为孩子通过参与地方社区的一些特殊事务,能够掌握作为一个负责任公民必备的技能和品质。根据杜威的理论,民主是一个习得的行动。要使青少年一代有效地参与到民主的进程中,就要让他们学习和掌握一定的公民知识、公民技能和公民价值,以便作为民主的公民参与社会生活。公民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只有在参与中才能获得发展。这种发展被视为“公民学习”③。在内容上,有效的公民教育要注重根据学生个体成长中的不同心理特点安排教学,引导学生自主判断选择,培养相关的认知和技能,厘清责任承担的明确准则,培育公民的社会情感和参与公共生活的能力;在方法上,要将参与式教育的理念渗入到教学中,采用探究、参与式活动方式,让学生关注公民生活发展,促进学生公民身份的认同,形成学生对其公民身份的积极态度。

中小学校的思想品德类课程是承担着公民意识教育的教学任务的主要平台,把学生培养成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国家事务的公民个体,既是学校此类课程的出发点,也是其目标。从根本上来说,一个积极主动进行社会参与的公民必定是一个具有批判性反思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公民。参与并非是一种鲁莽的行动,它要求公民个体要有一定的知识储备、能够深思熟虑,并且谋定而后动,能够在对问题进行理性思考后才作出决定并参与行动。因此,批判性思维是好公民参与社会的重要方面。④ 由此看来,这些课程就不仅仅是传授相关的公民知识、价值,更重要的是要训练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不是向学生灌输和说教,而是适度给予学生自由思考的空间,注重他们自我教育的能力和参与社会生活的技巧的培养。

以上海高中政治课堂为例,大多数中学在政治课中都设置了学生“时政报告时间”和“时政摘抄”作业,让学生在完成时政报告或作业时有所反思,以培养学生形成积极的公民主体意识。

时政报告,是指在老师正式上课前,由1~2位同学在5分钟内负责播报和评论最近两周国内国际发生的重大新闻,之后教师做简单的点评。在5分钟的报告中,强调学生对于事件的深入分析和个体观点的阐述。尽管由于学生的知识面和分析视野的限制,学生可能会重描述而轻思考和评价,但作为教师,应以包容、欣赏的心态和鼓励话语引导学生,使学生养成关注社会的良好习惯,敢于并乐于发表自己的见解,确立起积极的公民意识。

时政摘抄作业,是要求学生每周摘抄五条本周时政作为固定的政治课外作业。学生认为这个作业比较有趣,一方面能了解世界大事,另一方面能锻炼自己的思考和分辨能力,学会在众多观点中选择一家之说。这将为把学生培养成独立思考、理性的积极公民打下良好基础。

这种在课堂教学中融入锻炼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的时政教育举措,充分考虑了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中学生处于从幼稚向成熟、从依赖向独立过渡的时期,自我意识日益增强、逻辑思维能力得到加强,他们在对外界的认识中已有自己的独立见解,并产生与个性发展相应的专注点和兴趣点,尽管此间仍存在对独立性的追求与成长中的过渡性之间的矛盾和冲突。随着中学生社会交往范围不断扩大,他们的社会联系越来越广,自身社会化程度加深,“社会人”的特点愈发明显。通过时政报告与时政摘抄,可以有效地把学生的公民知识学习和国内外时政大事有效地融合起来,既锻炼了学生的思考能力,又提升了学生对社会的感悟度。

把批判性思维训练融入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并非是全部否定原先的课堂教学方式,另起炉灶。但是,如果运用类似的作业方式,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和课堂上的平等民主互动以及课外的有意识锻炼,那么思想政治课堂就不再只是传统意义上传授公民知识的课堂,更是学生锻炼公民能力的课堂,使学生在能力的提升中明晰自己肩上所承载着的公民责任。

公民完善其公民品德和实现其身份价值的重要途径就在于对公共事务的参与以及在参与的过程中推动和促进社会公共福祉的实现。采用一种既能体现公民品德又能养成公民行为,同时还有助于学习公民知识的方式,无疑是培育积极公民的不二选择,而这种方式即为公民服务。这里,可以借用西方盛行的服务学习理论,创设让学生锻炼社会参与能力的服务项目。

所谓的服务学习“是学生有组织地参与迎合社区需要的服务活动,通过反思获得学分的一种教育体验,借此,学生可以进一步理解课程内容,对学科正确评价和提高公民的责任感”⑤。这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将社区服务与知识学习结合起来的开放式的教育方式,学生在服务中运用所学知识,并反思服务过程,在反思中进一步识得未来生活所需要的知识,同时形成社会责任感。学校可以联合社区、社会团体、政府等部门和机构创设相应的服务项目,为学生创造一个履行公民责任与义务的环境,使学生有机会主动、积极地进行社会参与。在服务国家、社会或社区的活动中,学生更易于体验到自己作为公民所具有的不可推卸的、对社会与国家的责任。

香港课程发展议会制定的《学校公民教育指引》曾提出,对于公民的学习者来说,掌握公民的价值观和发展相关的公民态度同等重要;它同时认为学生“需要有一个义务去培养关心民众、关心社会的态度,因为这是一个人成长为具有参与意识的公民所需的一个重要素质。要成为一个有参与意识的公民,学生还要持有积极的态度,能移情共感、尊重和欣赏不同的观点”⑥。许多研究表明,参加了社区服务或服务学习项目的学生,不仅增长了公民知识,培养了相应的公民技能,还提高了他们对公民生活的敏感度,逐渐深化了自身公民责任感与义务感。总体来看,开展此类活动可以使学生通过自身行动来影响社会,在帮助他人的同时,一改“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主动积极地维护和增进社会公益。

对积极公民的培育不能忽视校外成人社会的环境影响和正面引导。比校园生活更为广阔的成人社会的公共生活,也是学校教育应当鼓励学生去积极参与的。公民身份本身就意味着公民与社会之间的深层联系,公民不仅是学校或社区中的成员,更是社会、国家的成员。当代的学生是在新媒体下成长的一代,容易受网络等媒体信息的影响,成人社会应当做公民生活的表率,为学生积极公民意识的培养营造一种更为宽容和理性的氛围。

首先,家庭是公民出生之所,是个体最早接受公民教育的地方,家庭环境对个体公民教育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让个体学会了公民基本生活技能。父母的文化素质、政治素养和价值观对公民个体政治态度、政治效能感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家庭的熏陶感染是公民个体社会化和美德培养的重要途径。父母应在子女教育的方式上避免权威式的硬性灌输,转为开放、民主、平等、尊重的方式教育子女。同时,父母也要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和增强公民品德意识,富有责任感,能积极主动地关注和参与国家社会公共事务,做好榜样示范作用。

其次,社区环境是一个完整社会的缩影,社区内的成员往往对其有一定程度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强化社区公民参与氛围的营造对积极公民的培养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公民与社区之间存在密切的利益关系,营造和谐的社区环境,引导社区成员参与社区的公共事务管理,是扩大公民政治参与的重要途径,同样也是培育积极公民的方法之一。把学生的公民服务项目与社区服务结合起来,引导他们自觉参与社区建设,可以培育学生对本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最后,大众传媒所营造的舆论环境已经渗入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人们通过大众传媒获取社会信息,表达个体意见。同时,大众传媒还是一个政治宣传的渠道和表达民意的平台,是培养和增强公民意识的一个重要方式。大众传媒正以一种强大的力量影响着公民尤其是年轻一代的政治意识、行为习惯、思维方式。所以培育积极公民,应该充分发挥大众传媒的积极效应,充分利用新技术,传播有利于推进公民道德水平的新闻、信息和影视产品,提升公民各方面素质,努力塑造现代积极公民。

在所有价值教育领域,榜样示范教育都是极为重要的教育模式。尽管我们谈论公民教育时常常将重点放在未来公民的教育上,但是如果成人们都没有成为积极公民生活的榜样,我们是无法使得青少年真正相信学校公民教育所教导的一切的。换句话说,哪怕我们成功地在学校和课堂上进行了象牙塔里的公民教育,当未成年人接触社会的时候,所有接受过的教育反而会让他们产生落差,继而后退到比较保险的“臣民生活”、“私民生活”的惯性中去。⑦ 因此,成人社会中积极的公民意识的环境营造不可忽视。

注释:

① Nelson, J. and Kerr, D.(2006). Active Citizenship in INCA Countries:Definitions, Policies, Practice and Outcomes: Final Report. London:Qualification and Curriculum Authority,pp.15.

② Lee,Jerome (2012). Service learning and active citizenship education in England. Education, Citizenship and Social Justice,(7),pp.59.

③ Saltmarsh, John.(2005). The civic promise of service learning. Liberal Education,Spring.pp.50-55.

④ Ross, E.W.(2001)The social studies curriculum: Purposes, problems, and possibilities,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⑤ Bringle, R. G.& Hatcher, J. A. (1996). Implementing Service-learning in Higher Education. The Journal of Higher Education,67,221-239.

⑥ 香港课程发展议会. 学校公民教育指引[M].香港:香港教育署,1996:13.

⑦ 檀传宝.当前公民教育应当关切的三个重要命题[J].人民教育,2007.15-16.

(作者系华东师范大学政治学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