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常见症状的辨治(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常见症状的辨治(三)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发热(三)

前文介绍了外感发热实证期的几种证候类型及其治法方药。外感发热的病理基础,是人体正气与外邪交争的反应。当正气未衰,邪气方盛时,正邪交争剧烈,所反应的证候便是实证;正邪交争的结果,无论邪气已退未退,只要正气衰弱,疾病便转入了虚证期,治疗就要以扶助正气为主。如果病邪已退,称为“邪正两衰”,此时治疗在于扶正;如邪气仍然嚣张,称为“邪盛正衰”,此时治疗在扶正的同时还需兼顾祛邪。虚证期包括阳虚、阴虚两类。

1.阳虚(包括亡阳)主要表现是怕冷,一般无发热,或原来发热而突然热退。这是因为阳气衰败,无力与外邪交争之故。同时还会出现四肢寒凉、出冷汗、气短促、面色苍白、神情淡漠、倦怠嗜睡,或心烦不宁,或呕吐腹泻、脉细而数、血压下降等症状。这种阳虚证候是在外感高热的过程中突然发生的,病情极为凶险,称之为“亡阳”,类似西医的休克,与杂病中的阳虚证大有不同。

亡阳属于中医所说的“脱症”,治疗以回阳固脱为大法,可选用参附汤(人参、附子)、四逆汤(附子、甘草、干姜)。在脱固阳回之后,如果还有邪气未除之症,仍应祛邪,如见有阴虚的症状,则应滋养阴液。

2.阴虚(包括亡阴)主要症状是舌绛无苔、干燥少津,甚至干枯而萎,口燥咽干,手足心热,心悸、耳聋,手指蠕蠕而动或手足抽搐,脉细数无力。治疗要以滋阴清热为主,可用三甲复脉汤(龟板、鳖甲、牡蛎、炙甘草、芍药、生地、麦冬、阿胶、麻仁)。若出现手足抽搐的症状,还要加入平肝熄风的药物,如天麻、钩藤、全蝎等。如果热邪未退,在滋阴的同时,也还要加入清热药物,如黄芩、黄连等。在热性病过程中,也有由于高热,汗出过多,阴液急剧耗伤而出现肌肤高热、汗出淋漓、心烦、口渴喜冷饮、舌干、呼吸短促、脉虚而数等症状的,则称为“亡阴”,也称“阴脱”。亡阴是阴液急剧耗伤形成,较之内科杂病逐渐形成的阴虚证要严重的多。治疗要大补元气,收敛阴液,可以用生脉散(人参、麦冬、五味子)加味。

阴虚与阳虚可以同时并见。亡阴严重可演变成亡阳。

这里还需强调的是:上面谈到亡阴者可能出现手足抽搐。在里热实证阶段,由于高热,也可能出现手足抽搐症状,称为肝风内动,或热极生风。二者虽然均有手足抽搐,但虚证者是阴虚所致,实证者是热盛造成,故前者以清热凉血为主,后者以滋阴为主,但两者均可加入熄风之药。

(二)内伤热病的证治:内伤发热也有虚实之别,但以虚证为多,病情较为复杂。一般说来,内伤热病很少有高热出现,或表现为低热,或体温不高而自感发热,大多起病缓慢。如久病体弱之后发热的,则属虚证,如阴虚、血虚、气虚等发热者;若在疾病过程中又有胃肠积滞,或气滞血瘀而发热的,为虚中夹实之候。虚者治以补益气血,实者则以祛邪为务,使邪去正安,则热可退。

1.气郁发热 五脏之气都有郁证,郁久则可发热。在原因上主要与情志损伤有关,在内脏方面则主要以肝胆两经为多。症状表现:每因情绪波动引起浑身发热,面部潮红、烦躁易怒、头涨耳鸣、睡眠多梦,妇女经前乳胀或月经失调。肝郁影响及脾胃,还常有纳呆、胸闷、嗳气、便秘等症状。治疗宜解郁清热法,代表方如丹栀逍遥散。

2.血瘀发热 这类发热可见于多种情况,如因跌扑、扭挫等损伤脉络;或内生痈疡(如肠痈等),气血瘀滞腐败;或气郁过久而致血瘀等,皆可形成血瘀发热。其症状特点除发热主症外,口干多不欲饮,患处疼痛,舌质紫黯,脉沉而数。其余兼症,则视原发疾病而异。治疗大法是活血行瘀,佐以清热。根据不同的病症选择方药。如因跌打损伤,瘀血留积所引起的胸胁疼痛、久而低热,可用复元活血汤(柴胡、当归、天花粉、桃仁、红花、炮山甲、酒大黄、甘草);肠痈(类似急性阑尾炎)所表现的小腹疼痛,按之更剧,不便转动,腿缩较舒,身发高热,初起可用大黄牡丹皮汤(大黄、桃仁、丹皮、冬瓜仁、芒硝)急下瘀血。

3.积滞发热 这类发热多由饮食不节或不洁所致。常见的如食积证,见有发热、脘腹饱满、恶心欲呕、嗳腐吞酸,或腹痛便泻,大便臭秽,往往身热骤升,舌苔黄腻。治用消食清热法,代表方如保和丸(神曲、山楂、莱菔子、半夏、陈皮、茯苓、麦芽、连翘)。若为大肠湿热积滞,而有身热、腹痛、大便脓血、里急后重等症者,则用消积导滞法,代表方如枳实导滞丸(大黄、枳实、黄芩、黄连、神曲、白术、茯苓、泽泻)。

4.阴虚发热 此类发热多因久病阴分损伤所致,如西医所说之结核病、肿瘤等,主要表现为午后身热、五心烦热、自觉热从肌骨间蒸发,两颧发红、盗汗失眠、形体消瘦,舌红少苔或无苔。脉细数。治疗予滋阴清热法,代表方如清骨散(银柴胡、胡黄连、地骨皮、青蒿、知母、鳖甲、秦艽、甘草)。又如肺劳(肺结核)骨蒸,咳嗽痰中带血,体弱自汗者,可选用秦艽扶赢汤(柴胡、秦艽、鳖甲、人参、当归、地骨皮、紫苑、半夏、甘草、生姜、大枣)。基本上不离滋阴清热的原则。

5.血虚发热 此类发热,多在失血之后,随之发热,或发热与失血同时存在。患者可见面色萎黄,神倦乏力,心悸气短,头晕目眩,舌淡苔白,脉细数。

血虚发热与阴虚发热有相近之处,因为血也属于阴的范畴。但阴虚发热以在下午为多,入夜逐渐减低;血虚发热则缺乏规律,稍有劳累即发热,轻者身不发热,但觉面部充血发烧,手足心热,体力疲乏异常。治法宜补血益气,佐以退热,可选用当归补血汤(黄芪、当归),或人参养荣汤(人参、白术、黄芪、肉桂、当归、熟地、五味子、白芍、远志、茯苓、甘草、姜、枣)去肉桂,加地骨皮、青蒿。

6.气虚发热 《内经》说:“劳者气耗。”故本类发热的特点,多因劳累或稍触寒凉即自觉发热。其热多在上午明显,午后即减轻或消退。伴有面色苍白、神疲体倦,畏恶风冷,饮食少思等症。舌体淡胖,脉大无力。治用甘温除热之法,代表方如补中益气汤(党参、黄芪、白术、陈皮、甘草、升麻、柴胡、秦当归、姜、枣)。方中重用参、芪以益气退热,佐以升麻、柴胡以升提中气,使清升浊降,气虚得复,则热势可退。此外,柴胡虽能升清,但也有退热作用,寓有标本同治之意。若气虚较甚而引致肾阳亦虚者,可兼见腰酸膝软、四肢不温等症,原方宜加巴戟天、白仙茅、淡苁蓉、鹿角片等温肾壮阳之品。

以上重点介绍了外感发热病,简要介绍了内伤发热病。李东垣《内外伤辨惑论》说:“外感则寒热齐作而无问,内伤则寒热间作而不齐;外感手背热、手心不热,内伤手心热、手背不热。”虽不尽然,但大抵如是,故而可供参考。